「我們小區門前這條路就像停車場,從馬路到綠化帶都是車,嚴重時四車道就只剩下一車道了。」近日,家住上海青浦區白鶴鎮的張先生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從2016年底至今,其居住的時代名邸小區門口的馬路上,亂停車、亂設攤層出不窮,交通事故屢屢發生,「之前交警部門整治過,可拿著罰單去繳罰款卻被告知這條路不存在。」
現實中明明已通車的道路,為什麼「不存在」?7月12日一早,本報記者前往實地進行調查。
公交站指示牌攝像頭齊全
市民張先生所說的這條路,在地圖上顯示為「白虯江路」,東西走向,位於時代名邸小區南側。由於地處上海和江蘇交界處,地圖錯誤地顯示這條路目前屬江蘇崑山。這條白虯江路,東端在小區一期附近往北拐了個彎,匯入外青松公路。不少公交站點都集中在交會處。
早上7時30分,記者坐公交「青安線」在外青松公路濱江支路站下車。拐彎進入白虯江路,這段路的路況很差,沒有綠化帶和車道區分,像一條農村公路。向前步行100米後至小區正門附近,「白虯江路」的指示牌才出現。
此處白虯江路是一條四車道寬闊馬路,左右兩側由綠化帶隔出非機動車道。道路南側是吳淞江,北側依次是時代名邸一、二、三期。三個小區的門口均有以小區名字命名的公交車站。當時正值早高峰,公交站臺有不少居民在等車。他們說,小區建成後不久就開通了公交,目前有白鶴6路、青安線(區間)等線路通到小區門口,出行挺方便。記者注意到,道路上斑馬線、路標、指示牌、節能路燈一應俱全,儼然一條正常的公共道路。
乘公交只能從車輛間穿過
但令人詫異的是,這條路上不見車來車往,更像一個巨大的停車場。兩側裡三層外三層停滿機動車,不怕被貼罰單嗎?
從白虯江路拐彎處開始,有不少私家車沿著綠化帶停靠在機動車道上。進入白虯江路後,自東向西一路走,在1.3公裡長的馬路兩邊,滬、蘇、皖的牌照車輛一字排開。這些車至少佔據2根車道,部分路段甚至佔據3根車道。綠化帶也停滿橫七豎八的車輛,地上泥濘的車轍清晰可見。記者粗略統計,在白虯江路上停放的車輛超過200輛,其中還包括一些卡車。
在時代名邸二期公交站前,施阿姨正準備帶孫子去幼兒園。她指著公交站前車輛間僅容一人通過的狹縫說:「公交是通了,但要上公交車得從車縫裡穿過去,很危險。」在時代名邸一期、三期公交站前也是同樣情形,停放的車輛佔據公交車輛原本停靠的位置,乘客上車只能從車的縫隙中穿過。
無證攤販佔路經營藏險情
在時代名邸二期和三期間是曹浦路,與白虯江路交匯成T字路口。該路口未裝紅綠燈,路口拐角兩側擠滿車輛,司機的視線被遮擋,轉彎或直行極易發生危險。上午8時04分,記者看到一輛從白虯江路右轉進曹浦路的白色車險些撞上對向而來左轉的電動車。其他車輛經過時也格外小心,有居民抱怨,路口常發生剮蹭。
路口另一邊,數十個做生意的攤位沿非機動車道一字排開:有的商販推著三輪車,有的直接將蔬果鋪在路面上,有的甚至佔據路口人行橫道。當有路人問價或看商品,後方來車便堵在一起。
時代名邸的物業公司上海永綠置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說,時代名邸一二三期路面及地下停車位包括機械車位共約2400個,但二期地下停車庫因與規劃圖紙不符沒通過驗收,部分居民只能將車停在外面道路上。居委會吳書記稱,原先擺攤的商販大多把攤設在靠居民樓一側,為了不破壞小區整體環境,他們曾聯合物業對商販進行驅趕,可這些商販又跑到馬路對面繼續擺攤。
小區居民稱,道路一片混亂,疏於管理,原因就在於建成至今未完成驗收。白鶴鎮2019年2月1日公開的信訪處理事項顯示,這條路目前「還未驗收及移交」。
考慮降低標準按農村公路驗收
早在2016年,本報就曾就同一條「白虯江路」刊發報導,曝光當時這條路建成兩年沒有命名。原來,這條路由開發商代為建造,但由於在建造時未及時立項備案,導致定名手續一拖再拖。如今三年多過去了,名字是有了,可為何驗收依然沒有完成呢?
白鶴鎮政府規保辦楊主任介紹,時代名邸在建時,作為開發商的綠地集團並未向有關部門報批道路立項,為了配套,小區才自行修建了這條路,因此,該路一直屬於違規建設。兩年前,才加緊補了「白虯江路」這一路名,但想要過道路驗收這關卻沒那麼容易。
楊主任解釋,最重要的是要符合道路驗收標準。最初,白虯江路是想按城市道路標準進行驗收的;但幾次檢查發現路燈、綠化、排汙、管道鋪設等都不符合城市道路驗收規範。提出幾次整改意見,開發商也不斷予以改進,但直到現在,整條道路依然無法達到城市道路標準。「未通過驗收的道路,相關部門就沒執法權,只能靠城管部門和居委會進行規勸。」由於未完成驗收,白虯江路一直游離在城市管理之外,出現「罰款沒法繳」情況便不足為奇。
據悉,白鶴鎮目前已有解決方案:考慮降低標準,對其按農村公路驗收,驗收協議目前在協商中。
原標題:這條路無人管,建成三年多未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