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間收入超20%的年複合增速,上半年淨利同比增290%,雲計算...

2021-01-08 和訊股票

  投稿、線索、爆料郵箱:gongsi@staff.hexun.com

  在已經過去的半年,上市公司迎來了收穫的時候,從披露的各家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披露上看,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實現了資產淨收益,但其中也出現了很多業績亮眼的公司,一個特別亮眼的應該屬於用友網絡(600588,股吧)--這個專業做雲計算的戰鬥機。

  從該公司披露的半年報上看,整個淨利潤相比去年增長290%,我們都知道今年是科技年,科技股的漲幅以5G和晶片為代表,但是從科技股的業務增速上來看,能夠淨利潤翻3倍的這樣的科技公司真的很少。

  根據2019年中報,用友網絡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33.13億元、5.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22%、290.10%;兩項數據均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可謂相當亮眼。但是,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為2.18億元,因此扣非歸屬淨利潤為2.64億元,不過增速也還是很高,有155.10%。


  30年歷史積澱,專注於企業服務的ERP龍頭

  用友公司成立於1988年,是中國最早的企業管理軟體提供商之一,200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專注服務企業軟體領域已31年。

  公司從用友1.0的財務軟體提供商起家,普及了財務軟體應用,推動了中國企業的會計電算化進程;發展到2.0時代,用友開始進入ERP企業管理軟體領域,並成為了亞太領先的ERP企業管理軟體提供商;目前公司已進入到3.0新時期,形成了以用友云為核心,以「軟體、雲服務、金融」三大業務做為支撐的新戰略布局,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服務提供商。


  年複合增速超過20%,看20年間與軟體業的配速

  公司早期(1.0階段)是專注財務領域的軟體廠商,我們重點關注2.0和3.0階段,公司作為企業管理軟體龍頭的發展分析。以2001年到2018年近20年的尺度觀察,公司年度收入從3億增長到77億,翻了23倍,年複合增速超過20%。淨利潤從不到約7,000萬增長到6億,翻了9倍,年複合增速約14%。


  同期的中國軟體(600536,股吧)產業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將軟體產業數據提取後和公司進行比較,結果如圖所示,可以發現中國軟體市場規模從2001年的750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55,103億元。


  再將用友的收入增速與整個行業比較,如圖所示,發現除了2012~2015年外兩者增速水平基本上保持一致。另外,整體上軟體行業17年規模增長了72倍,超過同期用友的19倍,這與用友成立時間早,成熟期遠早於中國軟體行業有關


  各項財務指標穩健發展,雲業務高速增長利潤大超預期

  從收入上看,公司近幾年總體收入實現平穩增長,金融服務和雲服務快速發展。2018年全年,用友網絡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其中雲服務實現收入8.51億元,同比增長108%;金融服務收入12.43億元,同比增長54.8%。2019年上半年,雲服務收入4.72億元,同比增長114.5%,增速繼續維持在高位;軟體業務收入22.5億元,同比增長4.2%;金融業務5.7億元,同比下降9.5%。從組成結構來看,隨著近幾年雲業務的金融服務業務的快速增長,公司的雲業務和金融業務的收入佔比已經從2016年的7%增長至2018年的27%,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


  毛利率處於上升趨勢,費用率下降,雙重影響帶來淨利率提升。從最近幾年的趨勢來看,隨著雲業務佔比的增加,由於雲業務的毛利率相對傳統本地部署業務的毛利率更高,公司的毛利率上升趨勢也比較明顯。



  研發費用佔比處於高位,研發支出位於A股計算機行業前列

  2018年用友網絡研發支出為14.86億元,此研發投入在A股申萬計算機行業208家計算機公司中位列第5位;從研發支出佔比來看,公司近年來一直處於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狀態,研發支出佔比保持在20%左右,2018年研發支出佔比總收入比例為19.3%。其中,大部分的研發支出用於加大對雲服務和金融服務的投入,2016年10.7億的研發投入中,其中有10.1億元是屬於雲服務業務和金融服務業務的投入。


  公司ROE吸引力較強,分紅融資比例適中

  以同花順(300033,股吧)對A股174家計算機應用類上市公司的排名來看,用友網絡股利支付率為78.12%,在行業中排名第9;分紅融資比也高達146.56%,在行業中排名第7。由此可見,這家上市公司絕非「瓷公雞鐵仙鶴」,反而有較足回饋股東的責任心。


  軟體行業面臨雲化與國產化雙重機遇疊加,國產管理軟體有望彎道超車

  近年來中美科技競爭加劇,安全可控已上升到我國戰略程度,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以用友ERP為代表的管理軟體有望受益於國產化浪潮,實現對國外ERP的彎道超車。

  而中國軟體業正處於兩個歷史良機疊加期:雲和國產化。前者是全球軟體行業的重大趨勢,從國外興起驗證,到國內開花落地。後者打開國內企業獨享窗口--遑論基礎軟體,即便在高端ERP領域,仍有六成份額被海外產品佔據,在化工、生命科學等細分領域國產化率更是不及一成。華為產業鏈國產化的開啟標誌著天花板被掀開。

  雲轉型拐點全面兌現,下一輪中長期高增長在望

  到2016年進入雲收入爆發階段:2016~2018年雲服務收入分別增長34%、250%和108%,19H1雲收入佔整體比例約14%,處於S曲線爆發拐點。根據估算,以CAGR為20%的標準預計公司高增長階段可再續6~7年以上。

  估值與盈利預測

  優秀的公司是什麼?一個是公司本質的質地,另一個是公司股價的走勢。這家公司的股價一直再波段式的上漲,今年從年初2月份以來,股價從15漲到30已經翻倍,市值上已經從300多億漲到近800億的規模。


  中銀國際預計公司2019~2020年淨利潤為8.7億、11.0億和15.1億,對應EPS為0.35元、0.44元和0.61元(基於雲收入高增上修10%)。分部估值框架下仍存市值彈性空間,維持買入評級。

  國盛證券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8億元、11.6億元、15.8億元,CAGR為37.2%。採用分部估值法:給予軟體業務2020年55倍P/E估值,對應目標市值424億;給予雲服務20年給予12倍P/S估值,對應518億元;給予金融服務10倍P/E估值,對應41億元。綜上,給予公司2020年目標價為39.54元(對應公司2020年85倍PE),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更多精彩內容,可訪問和訊網或關注和訊A檔案欄目微信公眾號(istocknews)

(責任編輯:邵曉慧 )

相關焦點

  • 公告匯總:集泰股份上半年淨利3129萬 同比增271%
    淨利潤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參股的曹妃甸港股份公司利潤下降,導致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的影響。武進不鏽:上半年淨利1.5億元 同比增64%武進不鏽(603878)8月14日晚間披露半年報,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49億元,同比增長20.56%;淨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63.55%。
  • 公告匯總:宏達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410%
    宏達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410%宏達股份(600331)8月23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12.7億元,同比下降47.12%;淨利為6599萬元,同比增長410.47%。每股收益0.03元。申能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41.96%申能股份(600642)8月23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195.82億元,同比增長8.83%;淨利為12.96億元,同比增長41.96%。每股收益0.29元。
  • 公告匯總:三湘印象上半年淨利3.83億元 同比增逾9倍
    三江購物業績快報:上半年淨利同比增97%三江購物(601116)7月29日晚發布業績快報,上半年實現營收20.95億元,同比增長0.87%;淨利為1.12億元,同比增長97%,主要系:轉讓公司全資孫公司杭州浙海華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確認投資收益1698萬元;收取前期「杭州盒馬市場」拓展和儲備費用1233萬元,其餘主要為利息收入的增加。
  • 公告匯總:平煤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91.86%
    寧夏建材:上半年淨利同比增89.28%寧夏建材(600449)8月21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營收為19.87億元,同比增長13.47%;淨利為2.73億元,同比增長89.28%。每股收益0.57元。報告期,公司產品銷量增加,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上升;公司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相關費用下降。
  • 晚間利好利空公告匯總:沃華醫藥上半年淨利同比增190%
    【半年報】 沃華醫藥:上半年淨利9073萬元 同比增190% 沃華醫藥(002107)晚間披露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4億元,同比增長15.77%;淨利潤9073.29萬元,同比增長190.14%;每股收益0.23
  • ...淨利潤同比增長29.8%;溫氏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50.76%,擬10派3
    郵儲銀行:上半年淨利潤373.8億元 同比增15%e公司訊,郵儲銀行20日晚間披露中報,公司上半年淨利潤373.8億元,同比增14.94%。溫氏股份: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0.76% 擬10派3e公司訊,溫氏股份(300498)8月20日晚披露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304.35億元,同比增長20.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3億元,同比增長50.76%。
  • 公告匯總:龍蟒佰利上半年淨利預增逾17倍
    江南高纖: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50%左右江南高纖(600527)7月11日晚間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500萬元左右,比上年同期707.99萬元增長250%左右。公司表示,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為本期投資收益虧損同比上年同期減少所致,複合短纖維產品結構得到優化,本期複合短纖維毛利比上年同期增加。
  • 公告匯總:新集能源年淨利2.52億元 同比增逾10倍
    ST長油:2018年淨利預降10%-20%ST長油公告,預計2018年實現的淨利潤為3.3億元到3.7億元,同比將減少9.87%-19.61%。公司重新上市申請書預測2018年年度業績為2.90億元,同比減少29.29%。
  • 2020三季度財報排名出爐:我樂家居奪淨利增速第七冠
    2020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增長7.97%至9.99億元,淨利潤增長24.15%至1.2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4868.45%。值得注意的是,從已發布三季報的9家定製家居上市企業來看,我樂家居淨利潤增速再次雄冠同行,並連續第7個季度成為淨利增速冠軍。
  • 鄂股新洋豐上半年淨利2.8億元
    鄂股新洋豐上半年淨利2.8億元 2014-08-04
  • 公告匯總:金種子酒上半年預虧3000萬至3600萬元
    上海天洋:上半年淨利預降35%-45%上海天洋(603330)7月16日晚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淨利為1050萬元到1240萬元,同比下降約35%-45%。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仍保持增長態勢,同比增長13%左右, 其中EVA膠膜、熱熔牆布產品的銷售收入增長較快。
  • 廣州南沙2019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9.4% 增速領跑廣州
    廣州南沙區近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成績單,南沙區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3.05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與天河區並列全市首位。在具體經濟指標上,南沙區共有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國地稅稅收總額等8項指標同比增速排名位列廣州市前三。
  • 妙可藍多前三季淨利增長348.5% 奶酪棒貢獻近半收入
    為5284.47萬元,同比增長348.5%。妙可藍多的奶酪、液態奶、貿易三大主營業務收入其中,主打品類奶酪棒收入達8.66億元,佔奶酪業務營收的64.5%,佔公司總營收的46.2%。分地域看,北區、中區、南區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8.87億元、6.83億元、3.05億元。
  • 拆解A股快遞公司三季報:順豐增速放緩、圓通增速被韻達反超、雙11...
    其中,申通和韻達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7.83%和99.53%。而僅僅在三季度,申通快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547.36萬元,同比降幅達123.96%。即便如此,通達系之間的競爭依然在加劇,其中,圓通速遞三季度業務量增速被韻達反超,但是在業務量領先的同時,韻達三季度營收、淨利等數據卻低於圓通。
  • 匯中股份:超聲水錶銷售量增加 預計上半年淨利同比增30%至60%
    原標題:匯中股份:超聲水錶銷售量增加 預計上半年淨利同比增30%至60%   匯中股份
  • 豐樂種業:預計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149%-232%
    原標題:豐樂種業:預計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149%-232% 摘要 【豐樂種業:預計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149%-232%】豐樂種業(000713)10月13日晚披露業績預告
  • 十月超四千億元,同比增百分之零點八 餐飲收入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餐飲業是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領域,也是經濟復甦的「晴雨表」。「餐飲收入由負轉正說明國內餐飲消費信心逐步恢復,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各項防控措施成效明顯,從中央到地方的消費促進政策持續發力,對餐飲消費帶動作用成效顯著。
  • 2018年上半年廣東用電量比增9.28%
    原標題:上半年廣東用電量比增9.28%   記者近日從廣東省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獲悉,2018年上半年,全省全社會累計用電量達到2930.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28%,比去年同期(4.59%)提高4.69個百分點,增速創下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
  • 公告精選:多家公司中標第三批國家藥品集中採購;碩世生物上半年...
    2019年醫藥工業收入1%。 恆潤股份:上半年淨利同比增179% 擬10派2元 恆潤股份(603985)8月20日晚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收為10.5億元,同比增長65.17%;淨利為1.78億元,同比增長179.21%。公司擬每10股派現2元。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9.4億元,同比增長71.60%。
  • 17日公司新聞聚焦:格力電器首次回購股份 臺積電二季度淨利大增八成
    20家蘋果產業鏈公司發布中期業績預告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6日晚,20家蘋果產業鏈公司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上半年業績預喜公司達15家,部分公司上半年業績超預期增長。有券商分析稱,蘋果多產品線預期向好,引領行業上行,產業鏈龍頭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