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中式漢唐風格的遊客服務中心方案的草圖大師模型,該建築設計方案簡潔實用又不乏中式大氣,非常適合景區、公園使用。
關注我文章下方評論即可獲得模型哦!
遊客中心是景區形象展示和對外管理的主要窗口,具有引導、服務、解說、集散及遊憩五大傳統功能。但隨著規劃設計的不斷深入,遊客中心所承擔的功能也不斷深化和延展。
1、營銷與導入 遊客中心為遊客提供本景區或區域合作營銷範圍內其他景區的旅遊基本信息,包括資源、特色、交通、食宿等,使遊客系統掌握景區基本情況,對景區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以形成"暈輪效應",提升景區形象。
2、信息與教育 有準備的遊覽是一次成功旅遊的必備條件。遊客通過遊客中心所提供的信息了解景區的背景和資源特色,從而在後續的遊覽過程中獲得更高的體驗值。於是,遊客中心成為遊客遊前教育培訓基地。
3、控制與引導 遊客中心通過科學選址可以有效分散和聚集遊客,調控遊客在景區內各個區域之間的分布,使遊客活動遠離景區生態脆弱區,避免遊客對景區生態的破壞;另外,遊客中心通過各種環保宣傳知識的提供,使遊客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引導遊客文明旅遊、生態旅遊。
4、虛擬與替代某些景區的旅遊資源極具獨特性,但由於其生態環境脆弱、景點分散、可進入性極差等原因,導致遊客不能前往遊覽。此時,遊客中心便成為此類旅遊資源的替代性遊覽場所。通過動態解說和靜態展示系統,遊客可以在遊客中心了解到諸如文化遺產、荒野、航海、沙漠、南北極等旅遊資源信息。
5、情感醞釀此項功能承接教育功能而來。成功的遊客中心應充分展示景區旅遊資源特色、營造濃鬱的本土氛圍,遊客受其文化氛圍的薰陶便會產生對旅遊資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強對景區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將醞釀出來的這種情感帶入後續的遊覽過程中,增加旅遊活動的體驗值。
遊客中心規劃設計的要素應根據其所需滿足的功能而定。通過以上功能概述,遊客中心在規劃設計中應主要考慮以下要素:1. 位址遊客中心布局和選址至關重要,需綜合考慮多方因素。首先,要與景區的規劃布局相一致。遊客中心建設的布局選址會對景區總體規劃的實施產生直接影響。根據景區規模大小及資源分布情況,遊客中心可以單獨設置,也可分級布置。如四川省九寨溝景區除在主入口設置遊客中心外,還設置了次級遊客中心——諾日朗遊客服務中心。 其次,受景區遊客容量布局影響。遊客中心按容量布局可以使遊客量相對分散或集中,使遊客合理地分布在景區內,實現遊客中心控制和引導的功能。遊客相對集中的地點一般在景區主入口處和內部交通換乘處及重要節點處,所以遊客中心一般會設於旅遊景區前端或重要節點。這也便於遊客購票、諮詢和換乘車輛等活動。再次,還應考慮水、電、能源、環保、抗災等基礎工程條件,以及位址的自然環境、交通情況及地勢等。
2. 功能性設施遊客中心的建設應以最小的環境影響為代價,功能性設施的建設符合景區實際需求即可,避免重複、多餘建設。遊客中心的功能設施可分為服務設施、管理設施、交通設施及基礎設施四大類,其中服務設施最為重要,包括接待、信息、餐飲、住宿、購物、娛樂、醫療衛生和其他輔助設施。當然,根據不同景區的實際情況,服務設施可以有所取捨,如餐飲、住宿設施等應根據景區實際情況來設置。
3. 建築外觀
遊客中心建築外觀除須具備醒目標識外,還應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邊際建築理論認為,遊客中心具有典型的邊際特徵,其建築色彩、體量、風格等應巧妙地融入到自然環境中,保持與自然景觀的協調一致性。同時,建築形式要充分體現本土人文特色,與地域文化氛圍相融合。
4. 遊客活動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遊客中心內部功能的多樣化及遊客活動模式的靈活性能幫助遊客保持持久的興趣。因此交互式和靜態展示都是遊客中心青睞的展示方式。另外,休息區、教育區、兒童區、意見反饋區都能為遊客提供多樣、靈活的活動方式。
5. 當地信息通過宣傳冊、光碟及友好而專業的員工為遊客提供當地旅遊信息,包括地方天氣預報信息等。
6. 遊客疲勞通過增加座位、減少過度刺激、提供安靜空間、引入多樣化的遊覽方式、添加有效而富有創新性的交流方式等手段,儘量降低遊客疲勞度。
7. 社區參與要使遊客中心所提供的信息全面、真實、可傳承,那麼當地社區的參與必不可少。遊客中心在設計之初及後階段的完善過程中,都應從社區吸取各類意見。
8. 安全、保險及可進入性遊客中心是遊客集散的重要區域,因此必須考慮遊客安全和可進入性,要保證遊客進得來、散得開、出得去。
關注我~分享優質設計素材,為您的設計增添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