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作出部署,即所謂「新基建」,主要包括: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等七大領域。充電樁作為新能源車的重要基礎設施,不僅能夠為新能源汽車補充能源,也是車聯網信息流的重要接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據悉,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417萬輛,2019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1.9萬臺,車樁比為3.4:1,其中公共樁52萬個,私人樁70萬個。預計未來三年我國公共類充電樁將保持80%左右的增速。
一、多功能智慧燈杆充電樁受益新基建浪潮
智慧燈杆作為包含5G基站、視頻監控、無線WIFI、環保監測、燈杆屏等多種模塊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也可作為充電樁最為便捷的載體而存在。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大,多功能智慧杆充電樁兼具一體化設計和小型直流快充特點,可通過與智慧燈杆「共杆、共電、共管網」來實現對新能源車充電樁的布局,從而為市民提供更為快捷方便的快充體驗,實現城市管理智慧升級。
二、汽車充電樁現狀和機遇
我國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發展並不協調。《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0萬個,私人充電樁43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目前,公共充電樁已經提前達成規劃要求,但私人充電樁數量仍遠遠不足。依照規劃,車樁比約為1∶1,但目前車樁比為3.5∶1,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未來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對充電樁的需求將大幅上升,市場空間將在千億元級別,預計對應的充電設備市場空間約2800億元,充電和服務市場約400億元。因此,借力新基建「風口」,新能源充電樁在迎來千億元市場機遇的同時,也將會成為智慧燈杆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新助力。
當前路燈充電樁被業界普遍看好。由於土地資源有限、停車位緊缺、投資成本高等現實問題,使得城市公共充電樁的大規模普及遇到瓶頸,而將有現成電源和停車位的路燈改造為充電樁,則不用再新開公共資源建充電樁,減去了鋪設管線的工程,大大降低了建設綜合成本。因此,路燈充電樁有望成為解決充電難題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兼具充電樁、視頻監控、WiFi網絡、環境監測等功能,綜合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智慧路燈杆已在多個地方試點使用。
三、華體科技5G智慧燈杆解決方案提供商
隨著傳統的路燈升級為多功能智慧路燈,充電樁和路燈的結合,就碰撞出了電動汽車充電的城市服務新場景。
成都高新區錦尚西二路多功能智慧燈杆充電樁示範段
成都雙流棠湖西路多功能智慧燈杆充電樁示範段
自2016年在成都市高新區和雙流區試點運用以來,華體科技(603679)已經在全國眾多城市示範項目中將電動汽車充電樁為與多功能智慧燈杆相結合,在佔道停車場,為市民提供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該新型智慧路燈充電樁是華體科技探索「智慧燈杆+充電樁」建設的創新舉措,在規劃布局上除了佔據城市交通的核心區域,新能源車主用戶不用到專門場所蓄電,只需將車輛停在路邊就能方便車主充電、補電,儘量帶給電動汽車用戶新穎的充電體驗。
5G多功能智慧燈杆新應用場景——智慧充電
目前,華體科技5G智慧燈杆+充電樁的場景服務正在成都雙流區推進並逐步推廣,計劃2年內將投建超過1000套。
四、市場前景
5G多功能智慧燈杆充電樁不僅滿足了道路上一桿多用的目的,還可以避免因充電樁等的建設而導致的額外開挖問題,使市政資源集約利用,體現低碳環保的城市發展理念,充分體現共建、共享、共電、共管網的發展優勢。未來,基於「智慧燈杆+」新場景應用必將成為智慧城市的一道風景線,拓寬智慧生活的外延。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