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因紅軍而聞名。毛澤東那首氣勢如虹的《清平樂·六盤山》,充滿對前路的自信,對來日縛住蒼龍的自信。故而我滿懷憧憬地來了。
旅遊實際始於規划行程之初,渴望匯聚於大腦朦朧地組構著各式想像的圖像。渴望的過程是旅遊的一部分,可能遠遠超過在實地的時間和空間。也正因此,無窮盡想像被不斷積累成為美好豐富的景象,而這景象事實上卻總難在實地被完全對應。所以有人說:看景不如聽景。那是忽略了規劃階段,無意間使旅遊行程縮短到實地那一小段。
有了如此感悟,到了景區實地,一草一木、一水一石,一人一物……便都能以愉快平和的心態賞玩,徜徉其中,眼中便比其他人多窺見許多美景,耳目鼻心都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得到休養。快哉!快哉!
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似乎和紅軍並未有任何的關聯,進大門沿著公路順河道蜿蜒前行,不遠便來到一個喚作小南川的地方。岔路口導遊圖板前站著一位姑娘,熱情地為遊客指示道路。攀談中得知她是山下機關的幹部,逢節假日被安排上山來引導遊客。
小南川景區遊覽線路是從水路進去,再從陸路轉出來。
小南川的秋天是多情的,你看,懸崖峭壁上剛勁有力的華山松、白樺挺拔的身軀、紅樺鮮豔的外表以及眾多的天然樹種,雖然還沒到深秋,但這裡,整個山體五顏六色,就像一幅水彩畫。
落葉松的金黃,華山松的翠綠,樺樹的白裡透紅,遼東櫟葉子的顏色簡直就是一幅水彩畫,鮮豔誘人。置身於此,會讓人浮想聯翩,盡情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循著水路逆流而上,水勢不是很大,但河水很清,遇到橫亙的石頭或者躍動的落差,便很具活力地婉轉吟唱,與山間的鳥鵲和鳴著,讓人很難與涇河下遊的寬闊相關聯。這的確是一條河流的源頭!誰能想像當初翻越六盤山的數千紅軍,他日匯成奔流中華的大軍。感慨!感慨!
小南川的美不僅僅是變化多樣的森林景觀,更讓人迷戀往返的就是清澈見底、跌宕起伏的流泉瀑布。溯流而上,定會讓你進一步感受到六盤山的清涼之美。
這裡的秋天是溫柔的,因為她是一位母親,她孕育成熟了每一粒種子;她撫養成熟了每一片綠葉!盈盈秋水,溫柔明淨的似母親的眼睛,最是一泓濃情,溪水從隙石間奔竄出來,跳動著明快活潑的音符,流淌著秋天的身影和神韻。
一處水勢稍緩的地方,被命名為「相思水」,透過錯雜的樹叢,一對戀人坐在靜靜河道中的一塊巨石上,河水將反光將二人照的鮮亮,那女子火紅的上衣一下點燃了畫面,人間美景莫過於此。《詩》云: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他們肯定是在說著甜蜜的私語,恰如此地其名。
若論起名者的浪漫,還不止於此,遊覽的終點是一處不大的瀑布,河水由東向北轉個彎,被收窄在石縫間,和瀑頂的陽光一起直洩下來,溼潤的水汽迎面撫來,卻又不乏人世溫暖的感覺,你知道這裡起了個什麼地名?龍女出浴。只不知是不是每個遊客都有一雙慧眼,能幻化出仙女的浴姿。
我不曾想像,在大西北腹地有這樣一大片綠色的生命源頭。南北走向的六盤山,對東南季風的阻擋形成降水條件,真是大自然的妙筆神斧。往遠說,孕育了下遊流域的千百萬生命,往近看,滋潤著遊客疲憊的身心。
循著水路逆流而上,引人注目的還有滿山滿谷的林木。六盤山因地處東亞季風區邊緣,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故植被多為溫性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竹類灌叢、落葉闊葉灌叢等,時下早晚氣溫還很低,可能是植物為保護自己吧,葉子並不豐富。所以放眼望去,並不像秦嶺山中翠綠,更似北方骨感的少年。
特別令遊客嘆嘖的是一片片紅樺林,泛起的樹皮在逆光透射下,把整片林子裝扮地金黃透亮,似乎把太陽的精靈吸附到了身上。而那些高聳的松柏林,則顯得持重肅目,細看之下,靠路邊的松柏只有外側著著綠色,而林中的樹木,只有頂端才看得見綠色,爭取陽光的欲望造就了他們頎長的軀體。
至於散布於河道水邊的各色雜樹,又是千像百態,或橫或縱,或恣或收,或豐或瘦,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一株巨樹,或者是因為修路被又推倒的原因,側臥於路基邊,將身體伸展向水面上的空間,枝條豐碩,胸懷寬廣,我不禁攀上他的軀幹,擺出一個佯裝強大的pose。
循著水路逆流而上,小心地跨過圓木搭成的小橋,嗅著隨風送來的花香,恐怕也只有這清純的靜謐幽遠中,才得以品味出花朵真正的味道。越往前走,反倒腳步更輕盈,眼睛更明亮,大致是體內積累的惰性氣體被置換的一乾二淨的緣故吧。也許只有如此環境,才有真正放鬆的愉悅,才有對幸福的靜思。且與大自然共呼吸吧。
從陸路返回,那姑娘還站在那裡第N遍重複著簡單的介紹語,依然充滿活力和面帶笑容。人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和著大自然遵循著相同的法則吧。下一站將赴崆峒山,那裡是黃帝問道之處,我仍將繼續求索……
當然,執筆寫成此文的過程,回味與思考,亦是旅遊行程的延續,但也並非終點。未來某時獨處或與朋友海闊天空地聊起,依然會再次從記憶中翻找出過眼的景致。
花同樣的錢,我的旅遊是不是更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