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2月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解說】此次評選自11月1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投票產生。
【同期】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我們當時在舉辦這個活動的時候,也考慮到觀眾喜愛程度,還有權威性兩個關,所以我們當時提出的方法是,各佔百分之五十,我可以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的是,這次投票的結果,是觀眾的投票和專家的投票,結果是完全吻合。
【解說】揭曉儀式現場,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高睿澤分享了自己與「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的故事。他認為,參與「鎮館之寶」評選,拉近了博物館與普通公眾的距離。
【同期】中南民族大學學生 高睿澤
本次投票活動其實是,拉近了博物館和公眾之間的一個距離,也同時可以吸引,公眾更多地去博物館,去了解文物認識文物,然後認識燦爛的中華文化。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介紹,隨著省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即將竣工,「鎮館之寶」隨之擴容,以更好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同期】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方勤
我們將以此次評選活動為起點,向社會展示湖北省博物館,全新面貌,為湖北省博物館事業發展,譜寫新的篇章,為推動長江文化,和長江文明的弘揚和傳播,發揮積極作用。
【解說】湖北省博物館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達16件(套),是展現荊楚文化、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記者鄒浩湖北武漢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