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何苦呢!高通、臺積電等接連發聲,禁令的反噬也接踵而至

2020-12-10 懶熊極客

文 | MaxProTech

本圖文原創,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都知道,為了阻攔華為公司在5G和智能機行業發展的迅猛勢頭,美國於2019年將華為公司納入實體名單,嚴禁華為公司應用例如美國晶片等零部件和技術。

這一現行禁令執行後,許多美國公司及其應用美國技術的企業,都向美國明確提出了許可申請,期待能獲得向華為公司繼續供貨的許可。

據悉,在2019年,高通、谷歌和微軟等企業均早已向美國政府部門遞交了許可申請。在2020年以後,美國的禁令力度不但沒有減輕,而是變本加厲,在5、8月月突然兩度修改禁令。

其結果造成臺積電、MTK等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也必須美國批准才可以向華為公司繼續供貨。

需要清楚的是,不論是高通,或是臺積電、MTK等公司,一旦終止與華為公司的合作都將遭遇巨大的的損害,因而競相向美國Z府部門提交申請。

伴隨著美國限制期限的臨近,愈來愈多的公司向美國提交申請,不只高通、臺積電,三星等海外科技巨頭也開始出手,為華為公司發聲。

近日,SK海力士和三星等海外科技巨頭又都不約而同地向美國商W部提交的申請,希望可以獲得在9月14日後再次向華為供貨的許可。

顯然,這很可能是因為受美國現行禁令的影響,以至全世界半導體晶片產業鏈遭到比較嚴重損害,臺積電、高通、SK海力士及三星等海外科技巨頭才不得不為華為發聲,希望可以獲得美國的許可

要知道,高通早已數次遞交許可申請,並且曾經向美國Z府發出嚴厲警告,稱禁止向華為公司供應,這將造成高通失去80億美元的銷售市場。而且據了解,2020年一季度,高通的純利潤就開始環比下降了29%。

而華為公司是臺積電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顧客,喪失它,代表著臺積電每一年將損害超出360億的收益;MTK也因此丟了來自華為的晶片訂單,其數量高達1.2億顆,錯失進入高端晶片市場的大好機會。

即便是SK海力士、三星、美光等晶片公司,也與華為公司還有其他普遍的業務洽談,但是晶片訂單才是主要業務,一旦失去免不了嚴重的損失,僅美光科技一家就將損失20億美金。

換句話說,高通、臺積電、三星等科技巨頭競相採取一樣的行動,依次向美國提交許可申請,這樣的結果就是美國禁令的反噬所致。

實際上,除開臺積電、高通、三星等海外科技巨頭不約而同地為華為公司發聲,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和國際半導體協會也同樣都在為華為公司發聲,這也是美國禁令的反噬所致。

其中,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在匯報講到,她們對Z府部門的行動感到驚訝和擔憂,這將會不利於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並產生嚴重後果。

要知道向華為公司等中國晶片生產商供應商用晶片,這不但促進了美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也促進了公司的自主創新。

而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還建議美國一定程度地延長現行政策,這顯然也是在為華為發聲。他們認為對現行的政策限期適增加120天,可以進一步降低對全世界半導體產業的衝擊性,並將半導體材料晶片公司的損害降至最少。

最後,因美國禁令等諸多因素造成的本土經濟損失,也是美國禁令的反噬所致。

據報導,美國三次改動現行禁令,都給美國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的損失。這是因為華為公司的減產令造成美國晶片公司的積壓貨大增,就算先前美國有計劃向半導體產業進行228億美金的補貼,但這也不足以彌補空缺,最少必須500億美金。

值得一提的是,禁止現行政策造成美國晶片股一夜之間揮發千億元總市值,高通、英偉達以及英特爾等個股競相下跌。

除此之外,美國針對華為公司的禁令也本土經濟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引發美國科技股暴跌,三天內揮發了萬億美元的總市值。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說,美國,何苦呢!高通、臺積電等接連發聲,禁令的反噬也接踵而至。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忽然發聲!美科技界猝不及防,華為樂壞了,網友:高通再見
    自從美國打擊和制裁華為以後,有關於華為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不少人的關注 正是因為華為研發出了5G,讓華為受到了國外的抵制,而且美國還發布了「晶片禁令」,如今距離美國打壓華為公司的發展已經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了,但在這段時間裡,華為不僅沒有倒下,反而還發展的越來越強
  • 臺積電傳來消息,美國在前日本在後,都是禁令「惹的禍」!
    而也正是因為臺積電技術優先,所以全球曾經有很多國家邀請臺積電到其國家去建廠,美國就是其中之一,作為全球晶片技術最先進的國家,臺積電以及三星等等很多的晶片企業採用的都是美國的技術,就算是光刻機之國的荷蘭也不得不向美國低頭,畢竟其國內阿斯麥旗下所研發的光刻技術也非常依賴於美國的技術進口,尤其是在晶片只生產製造方面。
  • 亡羊補牢,臺積電就華為正式發聲,劉德音這次說錯了
    只要是手機廠商,似乎都與一家企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合作關係,這家企業就是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了。眾所周知,臺積電在美國禁令下終止了與華為長達20多年的互惠互利合作。除了華為之外,臺積電也失去了一些來自高通的訂單。
  • 華為怒砸126億宣布和高通合作,臺積電悔之晚矣!
    但是由於川普的今年5月份的一舉一動,徹底限制住了臺積電以及其他半導體公司,不少半導體代工廠都宣稱自己和華為合作必須要得到美國的同意才行。臺積電在這種威逼利誘下做了錯誤的決定,並且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黑。 奔赴美國建立自己的工廠的行動,也讓臺積電與中國市場漸行漸遠。
  • 專利戰再次升級,高通在美國申請iPhone進口禁令
    前些日子,小七還報導了高通與蘋果在中國的。沒想到才過了短短幾日,高通與蘋果又在美國槓上了。 高通在美國發起申請禁止進口iPhone 據外媒消息,高通正說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考慮對使用英特爾晶片的iPhone施加進口禁令,然而ITC似乎希望採取妥協措施,保護美國公司在下一代手機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
  • 臺積電正式表態,美國始料未及,餘承東果然沒說錯
    雖然魏哲家表示臺積電第四季度的訂單沒有減少,蘋果還有高通等美國科技企業的訂單加碼補上了華為缺失的產能,但據資料顯示,臺積電營收增長比卻出現了下滑。其根本原因就是美企訂單扎堆,壓低了臺積電的代工費用。臺積電正式表態近日,臺積電宣布了新消息,這讓美國始料未及。據悉,臺積電取消了此前對外8英寸晶圓製造3%的優惠政策,將調整至原來的價格。
  • 突如其來的好消息,這是臺積電最想要的結果!
    9月15日,美國晶片出口新規正式生效,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響。比如,像臺積電、聯發科、三星、索尼、鎧俠、美光、高通等,在9月15日後無法在供應華為晶片的這些企業,正在面臨著一些經濟的損失。
  • 臺積電,好樣的!敢為華為與美國據理力爭
    從美國開始對華為進行無端打壓和限制,臺積電方面就預測到,美國可能會對其出手。果不其然,美國在2019年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華為使用美國相關技術等,高通、谷歌等美國企業紛紛斷供。而在臺積電也在限制之中,使用美國技術佔比超過30%,就不能與華為合作、代工生產華為晶片。
  • 高通打的什麼小算盤?讓三星代工驍龍888,有意制衡臺積電?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高通的驍龍888晶片交給了三星獨家代工,那麼問題來了,臺積電作為全球最有實力的晶片代工商,為什麼高通選擇了三星,而不是臺積電呢?這是不是高通有意疏遠臺積電?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分析一下!高通打的小算盤?
  • 三星突襲臺積電,美國人在背後推波助瀾,餘承東:早料到有這一天
    說白了,美國人的自由市場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們都可以公平競爭,但美國必須是老大,威脅到老大地位的,那就不好意思了。三星突襲臺積電,美國人在背後推波助瀾,餘承東:早料到有這一天。當美國把向華為展示獠牙時,我們立刻感受到了什麼叫窒息。
  • 美國突然升級禁令,華為挺住!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為的制裁政策升級,從此前使用25%以上技術的企業不準向華為出口,改變為只要用美國技術和軟體設計晶片,都必須獲得審批後,才能向華為出口。 簡單講,就一句話:誰都不準向華為出口晶片,甚至華為自己用美國軟體設計晶片,也不被允許。
  • 讓外媒臉紅,中國5nm蝕刻機被臺積電採購,或成反制美國利器!
    而就在前不久,好消息傳來,國產5nm蝕刻機是被臺積電認可,進入臺積電晶片代工線。,禁止全球範圍內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跟華為開展合作,如果該禁令得到落實,將對華為形成致命打擊。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隨著中徽半導體生產的5nm蝕刻機進入臺積電代工線,中國將擁有新的反制美國的利器。不少人應該知道,臺積電目前正在試量產5nm晶片,而5nm晶片的生產,除了需要依賴荷蘭ASML公司的EUV光刻機外,還需要中國提供的5nm蝕刻機。
  • 我國臺灣省的臺積電扛不住了,向美申請繼續和華為合作
    華為這個消息釋放的信號很明確:不管你美國的技術封鎖,還是臺積電赴美建廠,對華為影響不大。其實,臺積電早在14nm工藝時代,就跟華為海思展開了深度合作,不過當時的工藝水平不太成熟,但是海思麒麟依然不離不棄,支持臺積電發展。
  • 是什麼原因促使臺積電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
    YYgednc而就在臺積電於5月15日宣布美國晶圓廠的消息之後不久,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其第二大客戶──華為(Huawei)旗下的中國IC設計業者海思(HiSilicon)祭出新禁令;業界人士認為,這兩樁事件都與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有關。
  • 傳AMD提前下5納米,臺積電補上海思缺口
    由於美國的華為禁令,目前臺積電已經無法再接海思的訂單,市場預期臺積電後續營運會受到衝擊,不過目前消息指出,包括蘋果、高通、聯發科、超威等大客戶已向臺積電追單。基本上,臺積電原本第四季留給海思的產能將開放給其它客戶,且可幸的是需求仍相當踴躍,目前來看,臺積電第四季營運仍有望與第三季持平,7納米產能將可望繼續維持滿載。
  • 只為報效祖國 臺積電100多名工程師前往大陸就職 日媒搬弄是非
    那麼,同是島內企業,為何臺積電無法幫華為生產晶片,而聯發科卻可以賣晶片給華為呢?眾所周知,臺積電是晶片代工廠,其能夠自行完成晶片的製造,但是沒有設計能力。而聯發科則是沒有晶片生產能力,但是有晶片設計能力。去年美國的晶片禁令,管的是美國的晶片企業,未經允許不能向華為提供晶片。而今年的晶片禁令則升級,管制的是所有晶片製造商。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他會恐慌麼?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國內企業2倍年薪挖臺積電工程師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無非就是這幾個理由,一個是受美技術限制,只能聽從。第二個就是覺得無人可以替代臺積電的位置,只有臺積電才有這個人才和技術;第三個就是以為蘋果和高通會補上,特別是蘋果下了8000萬訂單後。結果高通和蘋果並沒有給臺積電帶來多大的產能,臺積電七月份的數據更是顯示臺積電營收環比下降了12%。
  • 臺積電正式宣布:全體員工漲薪20%
    今年對於華為來說,是最艱難的一年,生存成為最大的問題,原因很簡單,由於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華為在今年遭遇四面楚歌的困境,其賴以生存的各項業務都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晶片供應,而晶片領域掌握在美國手中,如今美國對華為實行晶片禁令,讓華為的業務遭遇致命影響。
  • 德國兩次發聲明確表態,就連臺積電也挑明了
    9月15日晶片精靈正禁令施,禁令實施之後,所有與華為有過合作的晶片供應商都不得在於華為繼續合作。可以說為了打壓華為,美國方面真的是煞費苦心,就差直接告訴全世界,我就是要打壓華為,我就是要幹倒華為了。
  • 半導體行業大震蕩:臺積電被告,危及蘋果 Google 等 20 家企業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在 2019 年 6 月中旬發布的排行榜,全球晶片代工企業的前五名分別是臺積電、三星、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簡稱 GF,是一家來自美國的晶片代工企業)、聯電、中芯國際;其中臺積電的市場份額為 49.2%,第二名三星的份額為 18%,而第三名 GF 的市場份額為 8.7%。不過,最近,GF 卻把臺積電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