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帶娃路子有多野?比爸爸帶娃還無語,看完小心「笑岔氣」

2020-09-16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常言道,「爸爸帶娃,活著就行。」這可能是母嬰界大部分媽媽的標準,畢竟我們看到過許多孩子被爸爸坑害的案例,著實有了心理陰影。

但是,爺爺奶奶帶娃,媽媽們有什麼標準呢?

對此,我們的媽媽代表小喬說道:

「只要娃別亂模仿就行了!」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不妨往下看!

爺爺奶奶帶娃火了,孩子被迫提前「老年化」:熱衷模仿也有錯?

1.走路篇

爺爺奶奶帶娃的第一天,孩子非常興奮,逃離父母的魔爪後,他們走路的姿勢是這樣的:

大家看看,孩子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恍如比過年都高興,這心情簡直就像是吃了蜜一樣甜。

可是,孩子被爺爺奶奶帶了一個月後,他們的走路走勢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小手一背,世界與我無關!每一步都透露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氣質,宛如剛剛下崗的老幹部,令人生畏!

這位孩子,你究竟經歷了什麼遭遇呢?

2.穿衣篇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在冷的面前,時尚並不重要!

前段時間,婉兒把孩子寄送到婆婆家生活,她和老公都要出差。

孩子臨走前,穿著童裝「燕尾服」,看起來就像個小紳士,彬彬有禮十分可愛。

可是一個月後,婉兒去鄉下接孩子時,她看到了自己兒子的另一面。

媽,你這是給孩子穿的啥啊?好難看啊!

所以,爺爺奶奶帶娃,穿搭不重要,只要保暖就夠了!

3.坐姿篇

正常來說,大部分孩子都坐不住,他們的屁股底下像長刺一樣,坐不住!

面對這種情況,聰明父母的解決方法就是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沒過一個月,他們的坐姿就會變成這樣:

看看這位小男孩,穿著背心坐在小板凳上面,手中拿著搖扇,不知疲倦地揮舞著,光看這背影,就是標準的「大爺」啊!

當然,如果一個例子不能令家長信服的話,兜媽就要請出「豪橫寶寶」了!

前些天,網上有一位「豪橫寶寶」火了,雙臂抱肩模仿爺爺坐姿,還企圖用自己的「小短腿」學爺爺翹二郎腿,簡直自帶「大佬」氣場!

網友看到這位「豪橫寶寶」後,也是笑道:

惹不起,惹不起啊!

4.才藝篇

大家還記得廣場舞大媽帶來的恐懼嗎?試想一下,連廣場舞大媽都有如此才藝,更何況是老人?

若是把孩子寄養到爺爺奶奶家,他們可能也會學到各種各樣的才藝哦!

他們可能會學到民間傳統藝術……

他們也可能會學習到抽陀螺、寫字等高超技藝:

鋼琴?舞蹈?廣場舞?在這些老人的傳統才藝面前,簡直抬不起頭!

不得不說,這屆爺爺奶奶帶娃路子太野,不過誰叫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呢?他們跟著老人生活,難免會模仿老人的一舉一動,被迫「老年化」也算正常現象吧!

孩子學會模仿,家長要注意什麼?

①家長給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模仿環境,只有在正確的環境下,他們才會盡情地模仿外界的行為,才能充分地認識世界。

②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也最喜歡模仿家長。如果家長總是示範錯誤的行為,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他們就會模仿不正當的行為。

③引導孩子提升判斷力!孩子不知道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所以他們看到感興趣的東西就會模仿。

家長要引導孩子提升判斷力,學會自己判斷哪個可以模仿、哪個不可以模仿。

硬核老人帶娃火了,拾回童心太可愛:感覺變成了「老頑童」

1.陪孫子玩雪

去年冬天,山東煙臺市。

一位爺爺站在幼兒園門口接孫子放學,他身上的背包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因為裡面放了好幾把小鏟子。

原來,當地剛下完雪,這位爺爺跟孫子約好:

乖孫子,等你放學,咱倆一起玩雪去啊!

雖然這位爺爺年齡大了,但是跟孫子在一起,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時候的樣子,仿佛變成了「老頑童」。

2.陪孫女跳格子

我們再看下面出場的爺爺,左手拎著一個大袋子,應該是剛去市場買完菜。

走在路上時,孫女看到地下的方格磚很有意思,就玩起了跳格子的遊戲。

這位爺爺想討孫女的歡心,竟然也跟著孫女跳了起來,最後跳得比孫女都歡騰。

別看老人歲數大了,可是他們跟孫子、孫女待在一起的時候,身體裡沉睡的細胞也會覺醒,仿佛會年輕好幾十歲呢!

3.《櫻桃小丸子

日本漫畫家櫻桃子雖然去世了,但是她創作的《櫻桃小丸子》卻永遠不會被世人淡忘。

看過《櫻桃小丸子》的家長應該會明白,小丸子的爺爺跟小丸子在一起時,就會變得精力十足,他會陪伴小丸子一起玩耍。

由此可見,老人帶娃,不僅孩子會模仿老人的日常行為,就連老人都會受到孩子的影響而變得更加年輕哦!

老人帶娃對自身有什麼好處?

在網上,我們總是看到老人帶娃對孩子、對父母有什麼好處,可是很少看到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其實,好處也不小哦!

①老人帶娃會變得更年輕,他們會跟孩子一起玩耍,重拾童年;

②老人帶娃有利於身體健康,他們會經常帶娃散步、運動,同時照顧孩子也是一個體力活,這可以加快他們身體的新陳代謝哦;

③老人帶娃會緊跟時代潮流,他們跟孩子在一起也會接觸許多新事物,譬如掃健康碼等問題就可以輕易解決。

兜媽寄語

老年人帶娃路子有多野?比爸爸帶娃還無語,看完小心「笑岔氣」

當然,老人帶娃也有一些缺點,但是我們不能只看到缺點而忽略優點哦!要知道,老人對孫子孫女的愛,可不比父母少!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喜歡讓老人幫忙帶娃嘛?為什麼呢?快來探討一下吧!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組圖帶你感受,讓娃聞臭腳丫子都不算啥
    都說爸爸帶娃不靠譜,那是因為還沒見到舅舅帶娃,要說「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組圖帶你感受一下!」路子有多野?讓娃聞臭腳丫子都不算啥▶這位舅舅的麻將癮似乎有些大,召集了一幫朋友在打麻將,雖然在帶娃,但並不影響舅舅的發揮,直接將外甥女放進了背簍裡,路子夠野的!
  • 舅舅「野路子」帶娃,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寶寶:臉上笑嘻嘻
    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顯得特別的呆萌,然而這樣的場景直接讓剛剛進門的小劉氣笑了,看著自己閨女還一臉親切的看著自己的小舅舅,小劉還是氣不打一處來,直接跟弟弟吐槽:你這帶孩子還挺輕鬆啊,你就這麼對待你外甥女?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一般情況下,當孩子的媽媽讓小姨和小舅舅帶孩子,多數都是小姨和小舅舅自身還沒有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沒有成年,所以這個時候的小姨和小舅舅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帶娃經驗,也不知道在帶娃的時候都需要注意些什麼,所以帶娃的時候會更加的隨心所欲,充滿了「野路子」。
  • 舅舅「野路子」帶娃火了,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媽媽哭笑不得
    現在的父母在照顧孩子這個問題上,都是非常糾結的,平日裡父母都要忙於工作,即便是在家照顧孩子,經常也是分身乏術,難免需要有人幫助自己,如果是家裡有經驗的老人,倒還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可一旦是身邊沒有經驗的親戚朋友在照看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現讓人哭笑不得事情。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
  • 家長為完成娃的手工作業,路子有多野?看到作品老師都笑了
    導讀:家長為完成娃的手工作業,路子有多野?看到作品老師都笑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為完成娃的手工作業,路子有多野?看到作品老師都笑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竟敢讓孩子爸帶娃?你可能對他們的「野路子」不太了解...
    養娃的漫長道路,媽媽們單打獨鬥可抗不下來,總要配備一個神(豬)隊友,孩子爸!作為養娃界的「泥石流」他們的路子到底有多野?看完只想說:娃還活著就行...原來,他們是這樣操作的:「爸爸,我還不會走路,你得抱我!」「不會走路?我來教你!走起!」
  • 爸爸花式帶娃,腦洞有多大,帶娃方式就有多少種,媽媽看了氣笑
    導讀:爸爸花式帶娃,腦洞有多大,帶娃方式就有多少種,媽媽看了氣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花式帶娃,腦洞有多大,帶娃方式就有多少種,媽媽看了氣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舅舅帶娃路子有多野?為打遊戲「封印」外甥女,寶媽好氣又好笑
    帶娃是件辛苦的事情,尤其是照顧年齡略小的孩子,因為這代表著,家長不僅要顧及孩子的飲食、睡眠,平時也要時刻保持警惕,畢竟小寶寶還沒有太多的危險意識,也許父母的一個不留神,小傢伙就會受傷。但有些父母平日裡忙於工作,或者做家務,難免有需要別人分擔的時候。
  • 奶奶帶娃的路子有多野?孩子從「露西」變「翠花」,只要一個月
    孩子從「露西」變「翠花」,只要一個月網上有些寶媽曬出了自家娃的對比照片火了,兩張不同照片分別詮釋了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的區別,從孩子們的穿著和頭髮、皮膚等方面看出肉眼可見的差距。論奶奶帶娃的路子有多野?雖然老人讓娃的穿著打扮變得槽點滿滿,但是孩子跟著老人生活也是有好處的,畢竟老人還是具有豐富的育兒經驗,帶娃方面會很得心應手
  • 有種帶娃叫「小姨帶」,各種「野路子」讓人噴飯,網友:心疼孩子
    ,奶奶帶娃,爸爸帶娃,媽媽帶娃,而現如今又衍生出了一個新的群體帶娃,那就是「小姨帶娃」。,有很多小姨在帶娃這件事情上都是秉承著「你我都是小孩,我憑什麼讓著你!」的理念,這種帶娃的方式更加果斷直接,雖然看起來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是在某些場合對教育孩子還真的是很有一套。
  • 老年人帶的娃逐漸"爺化",看完笑出打鳴聲
    有人說,想要知道一個娃是爸爸媽媽帶,還是爺爺奶奶帶,看看孩子的穿著、言行,立馬一目了然。前不久,有人網上曬了一段視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娃是爺爺帶大的,這端起杯子就要講話的風範咋看咋像個&34;啊。不過,影響這事一定是相互的,別看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兒們日漸&34;,為了把孩子們帶好,爺爺奶奶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 爸爸帶娃「活著」就好,寶寶內心:給您添麻煩了,您老人家辛苦
    到了爸爸手裡,待遇一落千丈,能「活著」就是最好的狀態了。媽媽帶孩子,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爸爸帶寶寶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孩子只是輔助工具。有個同事吐槽自己老公:孩子聽話的時候,寶貝長寶貝短,左一口,右一口,可親了,拿著孩子當工具,擺拍發抖音。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爸爸帶娃又翻車啦
    當孩子他爹突然表示自己要帶娃時,大家是什麼心情?我想,大部分媽媽都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隊友帶娃,我們終於可以獲得短暫的自由、小憩一下。憂的是,隊友帶娃,路子總是野的讓人頭皮發麻。事實上,總是忘記自己在帶娃的爸爸還真的不少。上網搜索「爸爸帶娃」這幾個字,大家就會發現:全國各地,都不缺喝多了「忘崽牛奶」的老爸。
  • 90後帶娃路子太野!媽媽用健身器材給寶寶做鞦韆,網友:很有創意
    自從90後當上寶爸寶媽之後,他們帶娃的套路就越來越野了。有時候,與其說他們是在帶孩子,莫不如說是孩子在帶不省心的家長。因為這些不省心的父母,大多都奉行一個準則,那就是「如果生娃不是用來玩的,那麼將毫無意義。」
  • 公獅獨自帶娃,手法卻看得人大跌眼鏡: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媽媽帶娃的方式和爸爸帶娃的方式可謂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爸爸帶娃通常遵循著一個原則,那就是活著就好。那麼動物界是否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呢?獸醫小明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隻公獅子帶娃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國外的一間動物園內,這隻母獅生了兩隻小獅子,但是因為和園內的另一隻獅子發生了衝突,不小心受傷了。於是工作人員便將它送去了醫院休養幾個星期,但是這兩隻小獅子該由誰照顧呢?他們想到了小獅子的爸爸,於是便把兩隻小獅子交託給了公獅,讓它獨自帶娃。然而公獅帶娃的手法卻看得人大跌眼鏡。
  • 組圖體驗:媽媽不在家,爸爸帶娃路子有多野,寶媽:是親生的嗎
    這位爸爸有絕招,一顆草莓寶寶就能跟著跑,省心省力又省油,路子也太狂野了吧。2、爸爸帶娃無聊了怎麼辦?娃要是亂跑可能會被媳婦罵死,算了,拿根繩子拴住,「你爬任你爬,我刷我的網。」看到這裡,估計媽媽肺要氣炸,還是自己親生的嗎?3、帶娃忍不住想打籃球了怎麼辦?
  • 老爸帶娃腦洞有多大?10張圖,帶你看爸爸如何「花式」帶娃
    導讀:老爸帶娃腦洞有多大?10張圖,帶你看爸爸如何「花式」帶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爸帶娃腦洞有多大?10張圖,帶你看爸爸如何「花式」帶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薦讀】老人帶娃的路子有多野?看完我服了哈哈哈!
    抵不過老人帶娃三天無論多萌多酷的娃都會被帶跑偏不管平時多安靜的娃只要呆在老人身邊超過一天她就能成為村裡最瘋的崽兒!不管平時多帥多高冷的娃只要呆在老人身邊超過一天他就能成為屯裡最歡脫的崽兒!爸爸帶娃活著就好那老人帶玩呢?
  • 爸爸帶娃能有多野?看看這些截圖就知道了
    洗馬君經常在後臺看到一些寶媽留言,大意是說丈夫在帶娃這方面,是個「zhu隊友」。自從有了娃娃,爸爸很愛去廁所「度假」,沒有半個小時出不來。俗話說,「爸爸帶娃,撐不過三十分鐘」;江湖上還流傳著這樣的話,「媽媽帶娃,精緻就行,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媽媽們是不是代入感太強,已經開始生氣了?
  • 10張圖帶你感受什麼叫「爸爸帶娃」,各種不靠譜,寶媽看完直搖頭
    你娃還在車上呢,孩子不用管了?」這個恍然大悟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解釋:「過去都是媽媽帶他。」這委屈理由,不知道媽媽是該哭還是該笑呢?但凡有關孩子的糟心事,媽媽衝鋒陷陣即可,爸爸更擅長的是在身後孜孜不倦的鼓勵,或者嘲諷。其實爸爸也不是不能帶娃,就是媽媽們都不太放心......2020年的父親節即將到來,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爸爸帶娃的一些有趣瞬間。
  • 爸爸帶娃粗心大意?可你沒看到娃有多開心,爸爸給的愛不一樣
    爸爸由於粗枝大葉,往往能和孩子玩兒到一起,不會計較那麼多,哪怕是有些危險的,但爸爸也會盡力保護孩子。爸爸帶娃更注重和孩子相處時的感受。與其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不如說爸爸帶娃「開心就好」,更何況,前面說到的錘哥這個情況,為了讓娃開心,差點把娃的命豁出去。主要是大多數爸爸看不得孩子哭,加上自己不會考慮那麼多,所以有時候就會儘量帶娃瘋玩,只不過偶爾玩過頭,孩子會哭,也會埋怨爸爸,但是事後跟爸爸還可以玩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