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在即,受疫情影響高三學子面臨嚴峻考驗:如何了解及時有效的高考政策變化?複習備考中如何保持高效學習?志願填報又有哪些新的變化?怎樣選到自己喜愛的高校和專業?這些都是目前考生和家長迫切關注的問題。
為助力廣大學子圓夢高考,騰訊視頻推出《衝刺吧-2020高考》欄目,邀請高考專家、知名高校招辦主任、志願填報專家、輔導名師、家庭教育專家等為考生和家長提供答疑服務,聚焦2020年高考熱點,涵蓋政策解讀、志願填報、複習備考、選大學挑專業4大板塊內容,為高考學子提供權威、及時全面的高考信息,助力高三學子進入理想院校。本次邀請到的是中國礦業大學招生辦公室孫婷,以下為採訪精華實錄。
中國礦業大學招生辦公室孫婷
問:疫情時期,線下交流的機會很少。能否介紹下今年將會有哪些新的高考政策及走向?學生家長該從哪些途徑獲取權威政策信息?
答: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大家好!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各高校「走出去、請進來」交流的形式目前已不能實現。按照國家改革規劃,今年四個省份(山東、海南、北京、天津)實施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採取必考科目加選考科目的3+3模式,各省各校的具體政策會有所不同,建議考生及家長通過以下途徑去了解權威招生政策信息:
一是通過教育部官網,特別是陽關高考平臺了解相關政策,像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類等相關政策和報名事項也會在陽光高考平臺發布;
二是本省(市、自治區)高考招生官方網站,如天津市上周四公布了2020年高校招生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取實施方案解讀,對於考生來講是最核心的,志願怎麼填,有哪些注意事項,都有專業而又全面的解讀;
三是通過各省(市、自治區)官方編制的高考指南,能夠更加高效地查詢各高校的招生計劃與錄取信息,通過數據對比分析來填報志願,增加被錄取的概率;
四是參加所在地區、中學舉辦的現場諮詢會,通過與高校專門人員的深入交流來了解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再進行志願填報;
五是通過各高校本科招生官方網站、官方微信等平臺來掌握學校的招生與錄取政策。不同高校、同一高校不同專業的錄取政策會有區別,要做到準確填報,方能提高被錄取的機率與滿意度。
問:高考面臨人生的選擇。高三考生在進行志願填報的時候,您有什麼建議?
答:我們通常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對考生來說,高考志願填報可能就會決定自己的命運,確實要慎重填報,我有三點建議:
(1)每個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願望來選擇專業和高校,同時要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專業和人才的需求,在這方面可以多聽聽家長、老師和專業人員的合理建議;
(2)關鍵要看學校的層次,比如是不是985、211、雙一流,不同層次的學校,在辦學水平、師資力量、資源投入、發展前景等都有較大的差距。不要簡單地從學校名稱、辦學所在地等因素來主觀填報志願,而要從辦學歷史、辦學實力和人才培養質量來選擇高校。比如,有些考生以為中國礦業大學培養的都是與礦業、煤炭相關的人才,因缺少對學校的深入了解而放棄。實際上,中國礦大是一所已經擁有111年辦學歷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3)建議把專業志願放在第一位,儘量遵從自己的內心來選擇專業,填報時需要對比分析往年的錄取情況,做足功課才有可能被所選專業錄取。
來中國礦業大學,只要你足夠努力,60餘個專業任你選擇!
問:考生高考前夕,家長們該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陪伴者?
答:高考會改變甚至決定孩子一生的發展走向,導致在高考前夕,許多家長會抑制不住內心的焦慮,對此提四點建議:
(1)不要過度對孩子進行管控,不能把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限定在學習上,要給孩子適當的空間來安排和處理自己的事情,否則只會增加孩子的精神壓力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可能事倍功半;
(2)在做好孩子生活服務保障的同時,應儘可能營造溫馨、輕鬆的家庭氛圍,減少生活鎖事尤其父母矛盾對孩子的影響和幹擾,心情好才會學習好;
(3)對孩子可以背後多關注,當面少表露,只要孩子表現正常,就需給出空間來讓他們自我調適,千萬不要把家長的緊張和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
特別是前幾日教育部公布了高考延期的通知,考生和家長真的是喜憂參半,衝刺備考階段考生的精神壓力會更加巨大,這對考生、家長、教師和學校都是一大考驗。高溫炎熱的天氣、鬥志渙散或是疲於應戰等「情緒病」都有可能是延期高考考生面對的最大敵人,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和考生主動調整心態,合理安排複習時間、內容和難度,保證休息時間,緩解備考焦慮情緒。中國礦業大學招生微信公眾號、礦大招生抖音號和B站,於4月1日下午同時推出了段鑫星老師「如何面對高考焦慮」微課堂,各位考生和家長可以關注以上平臺觀看。
問:新高考實施以來,特別強調「專業+院校」 ,咱們學校有哪些優勢王牌專業呢?
答:中國礦業大學現有60餘個本科專業,類型比較豐富,很契合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其中優勢專業分類如下:一是有1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專業,即「雙萬計劃」專業,分別是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地質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化學工程與工藝、會計學;二是有1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分別是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安全工程、地質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測繪工程、土木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卓越工程師計劃主要是培養國家高層次應用人才;三是有3個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分別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四是有16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認證或行業評估,分別是土木工程、採礦工程、建築學、礦物加工工程、工程管理、測繪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安全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等。五是8個新工科專業,如機器人工程、自動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還有今年3月份剛獲教育部批准的人工智慧、職業衛生工程、智能製造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