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做化妝品的歷史有40多年,如今,白雲區的化妝品生產企業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5月4日,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廣州市白雲區化妝品促進會主任陳國津介紹說。
如陳國津所言,白雲區,一個廣州市市轄區,經過多年發展,其化妝品產業在國內的地位舉足輕重。
但是,對於白雲區1300多家註冊在案的化妝品企業來說,頭上始終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假貨。
雲南打假,發現假貨源頭在廣州白雲
2019年1月9日清晨,雲南省瑞麗市,捷安物流中心大門前的郭逢剛一臉焦急。
郭逢剛是外貿商人,在中緬邊境的瑞麗口岸做化妝品出口業務。同時,他還是廣州絲露傑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下稱「絲露傑」)在雲南的獨家代理商,按照合同約定,凡絲露傑的產品,要在雲南銷售或經雲南過關出口,必須經他之手。
前一天,郭逢剛一位物流行業的朋友悄悄告訴他一個消息:近萬件打著「絲露傑」商標的化妝品已運抵瑞麗,目前放在捷安物流中心倉庫,暫未有人接貨。
在瑞麗打拼了10多年,郭逢剛處理這種事情已有足夠的經驗:如果這些貨是真貨,那是絲露傑違背合同約定私自供貨給他人,他可以要求賠償;如果這些貨是假貨,若放任其流入雲南,甚至出口國外,則會對自己此前經營的市場產生巨大的衝擊。
物流中心一開門,郭逢剛就衝進倉庫。看到這些化妝品的外包裝並未印有絲露傑的商標後,郭逢剛基本確定這是一批假貨。
郭逢剛趕緊聯繫在廣州的絲露傑董事長黃勝珠,雙方共同向瑞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報案。很快,瑞麗方面確認,這批總計9600件的化妝品假冒絲露傑品牌,宣布對此進行扣押,郭逢剛舒了一口氣。
扣押了這批市場價值達40多萬元的假貨後,黃勝珠沒能像郭逢剛一樣感到輕鬆。
「我私下與捷安物流公司進行過溝通,看了他們的發貨單。」黃勝珠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捷安物流公司以保護客戶隱私為由,拒絕透露發貨人信息。發貨人也沒有遵循物流規定,在發貨單上填寫自己的聯繫方式。」因此,黃勝珠沒能找到制假的源頭。
但發貨地點卻不能隱藏。根據發貨單上的信息,這批貨物正是從廣州市白雲區發往瑞麗的,而絲露傑同在白雲區,「很可能假貨的製造地點就在我們自己工廠的旁邊,這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黃勝珠說。
完備的產業鏈反給制假提供土壤?
黃勝珠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在業內,白雲區是全國的化妝品假貨重要來源地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假貨』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由地下工廠生產,所謂明目張胆的假貨,而另一種情況似乎還不能完全叫造假。」對白雲區化妝品行業情況很熟悉的陳國津介紹說,「如果一家企業出了爆款產品,多家企業就會一擁而上,從名字到包裝到配方,幾乎直接抄襲。」
黃勝珠也遇到過第二種情況,據他介紹,絲露傑兩年前推出某款護髮精油產品,市場反響不錯,但不到一個月,市場上各個品牌都推出類似產品,「大部分連包裝上的設計都沒變,我們這款產品直接就做死了。」
黃勝珠承認,包括自己的企業在內,化妝品製造企業一般很難有獨特的技術優勢。「造假的其實都是業內人,懂技術,以前我的一個員工離職後,就因為造假被抓了。」黃勝珠說,對於自己的企業來說,仿製和造假就是最大的敵人。
如果說仿製抄襲還屬於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假貨則更讓這些正規的廠家感到膽寒。「只看包裝,所有細節幾乎一模一樣。」黃勝珠拿此前在瑞麗扣押的假貨舉例說,「兩個包裝放在面前,我自己都分不出真假。」
仿製絲露傑產品的假貨足以以假亂真。(左為真貨)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賀詩 | 攝)
陳國津說,目前白雲區註冊在案的化妝品企業有1300多家,佔了全國化妝品企業的三分之一,但對於白雲區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沒有註冊的更多,有些還好,只是幫忙代工一些產品,有些就直接造假。」
陳國津認為,之所以白雲區形成了這麼大的市場規模,最大的原因是在歷史積澱之下,上下遊產業鏈非常完善。「從原材料到包材到物流,白雲區整個產業鏈完全閉合,在這裡做化妝品的成本為全國最低,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給假貨製造者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他們的利潤可以得到最大化。」
黃勝珠也認為,白雲區化妝品假貨屢禁不絕,首先在於利益的驅使,「類似我們這樣的企業,毛利只有10%左右,造假則可以達到50%。」
2018年,絲露傑總銷售額超7000萬元,淨利潤反而虧損300多萬元。「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假貨或仿貨搶佔市場,一款產品只要市場反響稍好,假貨和仿製品很快就出來了;二是原材料大漲價,成本太高。」黃勝珠說。
打假難在哪裡?
在瑞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扣押了假貨後,黃勝珠也將情況反映到了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黃勝珠認為,捷安物流方面肯定與發貨人有聯繫,白雲區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物流找到制假源頭。
「我們沒有對物流進行調查的權限,這需要協同辦案。」對此,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科科長蔣鋒回應說。
蔣鋒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坦陳,白雲區執法上的客觀困難確實存在,這些非法工廠一般都位於居民樓或廢棄廠房內,平時大門緊閉,若事先不能得知內部消息,外人根本看不出端倪。「若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算公安機關也不能私闖民宅,更何況我們這種單位。」
蔣鋒也承認,白雲區化妝品假貨製造猖獗,已經是一個亟須解決的難題。「平時企業有所反映,外地執法機關也找上門來,說發現白雲區製造的假貨,請我們協助調查。」
白雲區方面已經在著手解決假貨問題。蔣鋒透露,由區領導牽頭,白雲區正在制定一個多部門協同的大型打假方案,「方案正式出臺後,公安、市場監管局、鄉鎮一級的執法人員等將會協同作戰,同時有統一的指揮小組,跨部門協作不再成為問題。」
蔣鋒介紹說,這個打假方案涉及8個行業,化妝品行業是其中的重點,預計將於今年5月中旬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發布。
黃勝珠坦言,白雲區內的化妝品企業,普遍不注重品牌,同時技術含量不高,也給造假者變相提供了便利。「現在外面提到『白雲製造』,都不算什麼好詞,因為假貨太多。」
去年8月,白雲區政府推出《白雲區化妝品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也打算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計劃指出白雲區化妝品行業發展無序、大而不強、高端經濟要素缺乏等問題,提出堅持高端、高效發展,力爭企業創新能力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以樹立行業領先地位。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