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 新聞學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

2021-03-01 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

培養方向:全媒體傳播、新聞實務

主幹課程: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學概論、新聞攝影、傳播學、攝像技術與非線性編輯、中外新聞事業史、全媒體包裝實務、新聞編輯、新聞評論、非虛構寫作、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廣告實務、新媒體實務、出鏡報導與新聞主持、音視頻創作等。

職業前景:畢業生可以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新媒體內容公司、電子商務公司、公關公司、調查諮詢公司等機構從事宣傳、新聞採編、新媒體內容生產、廣告、公關及新媒體運營等相關工作。

師資力量:

南長森教授,武漢大學傳播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系學科帶頭人。高等學校出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輿情傳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委。從事編輯工作16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4篇,出版《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新聞傳播與國家認同研究》等專著3部。曾獲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教學科研獎勵。

張羽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系學科帶頭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分會理事,陝西省報刊評論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政府新聞發布工作專家組成員。從事新聞教育30餘年,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多項,在《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1部。曾獲陝西新聞獎新聞論文一等獎、陝西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三等獎等科研獎勵。

劉山河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陝西省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新聞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委員,西安外事學院教學名師。曾兩次獲得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主編出版教材1部,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8篇。

龐萬紅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系主任,主講新聞業務、新聞學概論等課程。媒體從業10餘年,多次獲得「陝西新聞獎」、「西安新聞獎」。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參編教材1部,出版專著1部,公開發表論文18篇,其中CSSCI論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5篇。

劉毅菲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傳播系。任教15年來承擔新聞傳播專業課程,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實踐能力。2017年入選陝西省高等學校與新聞傳播單位從業人員互換「千人計劃」。近年來主持省、市、校級項目4項;發表SCI國際期刊論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5篇,省級普通學術期刊論文10餘篇。

周駿,中共黨員,馬來西亞科技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新媒體傳播及教育傳播。2014年赴中國傳媒大學交流學習,參與統計調查研究所培訓並獲得傳媒數據分析師證。參與陝西省課題項目1項,發表中、英文論文10餘篇,CPCI一篇。

培養方向:微傳媒企業傳媒

主幹課程: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新聞學概論、新聞心理學、傳播學、攝影攝像與非線性編輯、中外新聞史、新媒體運營、網絡編輯、電視節目製作、出鏡報導與新聞主持、企業網絡運營。

職業前景:新媒體運營、企業網絡運營、音視頻製作、企業宣傳與公關、全媒體內容生產與策劃等相關工作。

師資力量:

南長森教授,武漢大學傳播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系學科帶頭人。高等學校出版專業教學指導委員,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輿情傳播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通訊評委。從事編輯工作16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4篇,出版《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新聞傳播與國家認同研究》等專著3部。曾獲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教學科研獎勵。

劉山河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陝西省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新聞傳播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數字創意專業委員會委員,西安外事學院教學名師。曾兩次獲得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7項,主編出版教材1部,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核心8篇。

龐萬紅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現為西安外事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新聞傳播系主任,主講新聞業務、新聞學概論等課程。媒體從業10餘年,多次獲得「陝西新聞獎」、「西安新聞獎」。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參編教材1部,出版專著1部,公開發表論文18篇,其中CSSCI論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5篇。

周駿,中共黨員,馬來西亞科技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新媒體傳播及教育傳播。2014年赴中國傳媒大學交流學習,參與統計調查研究所培訓並獲得傳媒數據分析師證。參與陝西省課題項目1項,發表中、英文論文10餘篇,CPCI一篇。

陳志鵬,武漢大學新聞學博士。媒體從業十年,歷任《武漢晨報》《長江商報》記者、深度部記者、經濟新聞中心副主任。脫產攻讀碩博士學位期間,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國家社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並在《新華文摘》網絡版、《中國出版》等期刊發表論文。智媒時代,致力於財經新聞數據可視化、跨文化傳播的教學與實踐。張瑩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北大核心3篇,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主持及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3項。一直從事傳媒專業的教學工作,主講廣告學、網絡廣告、受眾行為分析等課程。 

相關焦點

  • 河北專接本專業分析——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學
    1.專業介紹新聞學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新聞學、傳播學、文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方面的技能訓練,了解新聞工作的現狀、趨勢、政策和法規等,進行新聞的採編和傳播等。
  • 遼寧大學明年擬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10月10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對沈城高校新聞學專業進行了調查,發現目前省內高校本科暫無「新媒體」專業,不過,遼寧大學計劃明年新增網絡與新媒體本科專業,目前正在接受教育部門的審批。調查省內高校暫無新媒體專業目前,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瀋陽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等省內高校均有新聞學專業,但本科階段均沒有開設新媒體專業方向,也暫時沒有涉及新媒體專業的課程。遼寧大學介紹,雖然沒有新媒體方向的專業,但今年秋季新學期遼大研究生已開設了《網絡傳播研究》課程,本科生下學期也將開設《網絡傳播學概論》。
  • 讀「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不是,學的是網絡與新聞媒體。」(那我們換種說法)—「學新聞的?哎呀,這個專業好呀!」—「女孩子學新聞穩定,以後好找工作。」—「……」(繼續乖巧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科龐大,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而我心有所屬自然比較注重它關於新聞的一方面,小夥伴們千萬不要被我誤導了,關於這個專業的介紹,我們繼續往下看!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解析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也帶熱了一些相關的大學專業,其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便成為了受熱捧專業之一。然而,很多人對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認知尚淺,認為它就是單純的拍拍視頻,寫寫文章,畢業後的等工作機會單一,很多學生因為一時的熱情報了這個自己並不了解的專業。
  • 新聞學 專業-貴州大學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新聞業務的基本訓練,具有社會活動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當網際網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大部分網絡新聞人員不再由技術人員充當,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背景或從業經驗的人員去從事。做一名網絡編輯,首先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聞的相關知識,對網絡上出現的新聞、信息、趨勢要有足夠的敏感度;還要能熟練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網頁製作軟體和一些編輯發布軟體等等。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湖南城市學院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傳統媒體機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司等團體組織急需的寬口徑、複合型信息傳播人才。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既能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信息傳播工作,同時也能在新聞傳播技術方面從事設計、製作、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傳播技術類工作的能力。
  • 新聞學專業就業方向和待遇分析
    :負責《新聞學概論》《新聞攝影》《電視攝影攝像》《新聞採寫編寫》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任職要求:1、傳統媒體或新媒體編輯1年以上工作經驗;2、具備對網際網路文化高度敏感性, 能準確把握讀者心態,新聞熱點的判斷和標題的把控能力,能參與選題策劃,並獨立完成選題稿件;3、新聞學,漢語言文學等相關專業
  • 新聞學(停止報名)專業-安徽師範大學
    本專業2018年停止報名培養目標 新聞學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進一步系統地掌握本科水平的新聞學學科領域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掌握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業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傳播手段與操作技能,掌握新聞傳播知識與豐富的實踐專業技能,掌握我國各項新聞管理法規
  • 上海建橋學院新增專業介紹:新聞學專業
    新聞學專業(4年制本科)   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新聞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以及攝影攝像等實踐技能
  • 多彩人文 | 我心目中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張晨輝,陝西省銅川市,中共預備黨員,現任人文藝術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1801班團支書、人文藝術學院「我和你」藝術團媒體創意部部長。由於受家庭環境的薰陶,我從小就對新聞傳播擁有非常濃厚的興趣,所以在2018年選擇報考了西安外事學院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通過新媒體概論、媒介發展史、網頁設計與製作、全媒體採訪與寫作、數字攝影、數字攝像與非線性編輯、網絡編輯、新媒體運營實務、媒介經營管理等專業課程,讓我系統的、全面的學習到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 新聞學_專業解讀_陽光高考
    什麼是新聞學? 一般認為,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一門學科。一般來說,新聞學專業培養的是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
  • 新聞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多元化改革及其效果
    (二)適應傳媒行業領域多樣性的需求 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西京學院將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於:服務於國家大戰略,服務於西部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與行業有效對接,著眼媒介融合,為企業和基層媒體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素質、實踐能力強,下得去、幹得好、留得住的行業應用型人才。新聞學專業的畢業生可在傳統媒體、網絡新媒體和文化傳播領域、企事業單位的宣傳策劃部門就業。
  • 河北專接本廣播電視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考試內容及招生計劃
    1、專業介紹廣播電視學:本專業培養具有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採訪、節日主持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網絡與新媒體:本專業要求學生能夠把握傳統媒介和新媒體與信息網絡領域的變革趨勢;理解信息網絡交叉融合的發 展方向、新媒體與信息網絡業態的多樣性;掌握和運用新媒體內容策劃與製作、新媒體與信息網絡的傳播戰略、現代互動營銷理論和媒體經營模式、新互動廣告類型 策劃與創意、新媒介數據監測系統分析應用等知識結構體系
  • 專業介紹 -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新聞學【新聞採編與製作、網絡新聞傳播、財經新聞方向】  專業代碼:050301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1、新聞學【新聞採編與製作方向】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新聞傳播理論知識和技能,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功底和寬厚的人文修養,富有社會責任感,熟悉我國新聞和宣傳政策法規,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 專接本新聞學專業:招生人數蹭蹭漲!提筆能寫,對鏡能講,扛機能拍!
    今天杉杉學姐就給學弟學妹們介紹一下這個「讓有思考和溫度的文字走得更遠,讓新聞產品的形式更豐富」的專業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學專業。 1、專業介紹 新聞學 新聞英文單詞是NEWS,其實它的四個字母北(North)、東(East)、西(West)、南(South)就解釋了新聞的涵義,新聞是來自於四面八方的消息。
  • 「考研王牌」鄭州大學考研王牌專業——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
    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鄭州大學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新華通訊社—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中原傳媒研究院、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鄭州大學傳媒發展研究中心和新媒體研究中心6個開放式研究機構。開設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4個本科專業,以及人才培養特色實驗班——穆青新聞實驗班;學院擁有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與傳播、藝術學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新聞傳播學科是河南省重點學科,並獲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建設資助;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新聞傳播學科被評為「B類學科」。
  •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介紹
    下設六個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與媒體管理;新媒體傳播;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廣告與品牌傳播;媒體話語與傳播   序號 專業方向 所屬單位 專業方向介紹 1 廣播電視新聞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致力於培養具有現代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深刻了解中國國情,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 2013-07-05 11:2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及就業解讀
    新聞傳播學類下設的7個專業分別是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傳播學、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數字出版。這幾個專業乍一看沒什麼區別,其實不管是從學習課程還是就業角度來說,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一.專業介紹1.新聞學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研究內容是新聞新聞理論、新聞史和新聞業務。主幹課程: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新聞採訪與寫作、戲文編輯與評論、新聞攝影等。
  • 新聞傳播類專業是什麼?
    新聞傳播專業類代碼0503,下設七個本科專業:新聞學(050301)、廣播電視學(050302)、廣告學(050303)、傳播學(050304)、編輯出版學(050305)、網絡與新媒體(050306T)、數字出版(050307T)。基本學制4年,符合學力者頒發文學學士學位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