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階段】黑道社會學—有機知識分子的成長之路

2021-02-13 哥跟漲停有一腿

本文來自「人文與社會」網站。 轉自:左眼的世界

1990年我回到(臺灣地區)美濃,從事環境保護、文化保存、青年培訓、農村調查及音樂創作等地方運動。十年後,我進入南臺灣的縣級"政府"工作,陸續在高雄縣、臺南縣及嘉義縣擔任"水利局長"、"縣長機要秘書"及"文化局長"。在這些地方工作,不管在野在朝,都得跟兩種人發生密切關係。對這兩種人的理解,對我來說非常關鍵。

這兩種人,一個是黑道,另一個是臺大人,這兩種人也是目前對全臺灣影響最深的兩種人。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當"總統"的,一定是臺大畢業的,當"部長"的也大都非他們不可。但離開臺北,幾乎每個地方"議會"的"議長"都有黑道背景。

我坐在裡面,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坐在"議長"席上的"議長"不是黑道出身,他該怎麼辦?答案是,永遠擺不平,因為黑道或非知識分子思考模式的人,是非臺北地區的社會主流。

重新理解所謂的黑道

我曾經碰過一次鎮長選舉,兩個主要候選人,一個是地方上的黑道大哥,一個是驕傲的臺大人,他們都來爭取我們的支持。那時我們的選擇對後面的地方運動發展,將有關鍵性的影響。

我沒有選擇臺大人,為什麼?在多年的工作關係裡,我觀察農村地區出身的臺大人,尤其出身一般的小農家庭、小康家庭或貧農家庭的臺大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特質:在他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裡,都是以他們為家庭、家族甚至村子的中心,也就是說整個社會繞著他們轉。因此,他們看待事情,特別沒有辦法用同理心,或設身處地地站在他者角度。這不是因為念了臺大就會變成自我中心主義,而是源於臺灣社會對升學主義的集體崇拜。

那麼我們為什麼重新理解黑道?1997年,當局宣布一年內動工興建美濃水庫。那時我透過一些朋友得知,臺南、嘉義一帶的黑道,也就是臺灣所謂的縱貫線黑道,已經要準備進入美濃了。進到美濃做什麼?當然是著眼於水庫工程的龐大砂石利益。

我們開始想,萬一黑道進來怎麼辦?那就已經不是運動成敗的問題,而是身家性命的問題了。我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縱貫線的黑道跟地方上的黑道結合,這在南部的砂石業裡,是經常發生的事。那時我開始覺得必須要團結地方黑道,把黑道拉到我們這一邊,讓黑道不跟當權者結合,不跟外面更大的黑道結合,才有辦法把地方工作穩住。

這是一次很關鍵的拜會:我打電話給鎮民代表會主席,想拜訪他。據聞他在南臺灣黑道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問,你要來幹什麼?我跟他說,主席,我們回來這麼久,一直都還沒有拜會你,沒有別的事情。去到那邊,才發現他對我們這種讀書人很客氣,聊了天才發現我們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第一,我們有親戚關係,反正在那種鄉下小地方,關係怎麼拉都會有,所以其實也不意外;第二,我們同一個國小;第三,他僅僅大我三歲。他講了很多自己的故事,他說他當年國中打架沒有畢業,後來被家人強迫去念士官學校,第一次從外面回家時,從公車站下來,不敢走馬路回家,而是走田埂路回家,多走了四五倍的距離。

我問,為什麼好好的馬路不走,要走田埂路?他說,沒有面子回家。他說他不喜歡念書,那種士官學校是大家看不起的,所以怕在路上被人看到。那時候我心裏面被重重打了一拳。我發現當年他們是在升學制度裡,被我們踩下去的人;他們的淪落跟我們的攀升有關係,我們不是絕緣的兩種個體。

接著,我開始想我所成長的美濃,到底是怎樣的社會,為什麼會讓一個不喜歡念書的年輕人,有這麼大的羞愧、羞恥和自我否定?我當時把這個黑道跟我連在一起看,以社會學的方式,把黑道和我這兩種原來沒有社會關係的人,還原到很具體的社會過程和脈絡裡。

那一刻我開始體會到,其實也沒有黑道,不過就是人嘛!不過就是在同一個社會動能裡,因為不一樣的順服程度,導致他們社會角色和身份不同而已。還原到社會脈絡中,我們的關係是非常深厚的;聽他講如何變成黑道的過程,其實也理解到自己了。

黑道的三個階段

那次之後,我開始對黑道產生興趣,不是因為他們作為黑道,而是他們的故事其實是有我的故事和社會的故事在裡面。

綜合臺灣現代黑道的歷程,他們有幾個階段:首先是他們必須要好勇鬥狠,讓各路人馬騰出存在的空間;

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兄弟,同時要與勢力更強的黑道形成一定的侍從關係,學習排解或處理地盤和利益衝突,還有訓練跟白道打交道的手法,才有辦法變成一個角頭大哥;這也是社會學修煉的一種。因此,熬過第二階段的黑道,在社會上大概都能生存下來,在黑道裡有一定地位,跟警察、政治人物都有一定的共生關係,知道什麼事情幹到什麼地步,才是警察所容許的範圍,若侵犯界線,又應該用什麼方式處理等等。黑道在第二個階段,就技術面和道義面,業已整建好他們的生存方法論。

黑道其實不是在社會生存的邊緣人,也從來不是。我剛就任"文化局長"時,去"議會"報到,"議員"根本不鳥我,因為我對他們無利也無害,但當有一個人進到"議會",一定會立刻產生波動,這個人就是"警察局長"。"警察局長"去"議會"報到的第一天,首先要把"議會"裡面的勢力摸清一遍,"議長"通常是這個縣市裡面的黑道大哥,所以最重要的是把"議長"穩住。

同時,地方這些小黑道,也一定要來跟"警察局長"打招呼,通常是透過代理他們的"議員",兩邊的關係很快就合諧了。

黑道在第二個階段之後,他們有時會想進入社會主流。有兩種舉動,一是開公司,把自己的事業合法化,二就是參與政治,就是報紙上寫的"黑道漂白"。

但當他們一入政治圈,與主流價值、輿論及品位打交道,卻發現不安、自卑和恐懼無所不在。有些黑道意識到知識分子的作用,就進入質變的第三階段。

那次回鄉和夥伴討論鎮長選舉,我覺得這個地方的黑道,已經到了第三個階段,開始渴望跟知識分子合作了。我的觀點是,臺大人若當選,他即世界,不需要任何人參與討論。但是另一個候選人,已經懂得要跟地方知識分子合作了,將來的可能性最大。後來,我們決定支持這個黑道,後續發展也證明沒錯。

我念了兩年社會學研究所之後,回鄉擔任美濃愛鄉協進會的組織幹部,第一個發現是,"社會"不是一個限於某時某地的東西。如果在一個固定的工作關係中,社會了不起只是一些片面。

我們透過報紙、電視、書本或網絡去想像社會,但我們自己在社會中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怎麼樣的存在,通常很模糊。想像的社會和真實的社會不見得有關係,並非否定社會學裡討論的社會;真正的社會,是在人與人的串連過程中,包括跨地域、跨階級、跨性別、跨年齡,展現動態的立體,這跟我們以靜態觀察出的社會,其實並不相同。

如何成為一個有機知識分子

1990-1994年我待在美濃時,最興味盎然的一件事,就是到處聽人講話。語言表現一個人的知識面、精神面和人際關係。從一個人的語言,我們讀到社會關係的交會,讀到他的認同、社會關係中的位置,還有讀到他在社會關係裡的理解,以及對自身的評價和詮釋。比如一個老婦人、一個樁腳、一個地方代表、一個地方士紳階級、一個地方剛回去的年輕人、一個老農民,他會去怎麼看事情,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分析,用什麼觀點來講,都是很精彩的社會劇本閱讀。那幾年的社會調查或串門子,語言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延伸到我後來的文學與音樂創作。

通過語言,慢慢聯繫社會學和文學,對於我的運動方法與寫作,影響在於:社會學的知識如何變成社會的語言,又如何從社會的語言提煉文學與社會學。因此,進行社會學論述與文學寫作時,會有多元和多層的對話想像:寫一個公共政策的文字給農人時要怎麼寫,給一般市民要怎麼寫,要說服記者、政治人物又該怎麼寫?只有把社會學觀察和對社會公義的堅持,通過有對話想像的語言傳達出去,才會產生社會對話。

社會運動如果沒有對話,是不可能產生的,只能變成一種專制,真正的運動要能產生,便來自對話的有效性。

換句話說,要下鄉成為社會運動的組織工作者,不只是把自己知識分子化而已,還必須把自己有機化。所謂有機化,就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不是服務於某一個社群,某一個階級,而是為了促進社會整體的進步。因此,知識分子必須讓自己有機化,讓自己自由,知道不同的利益之間要怎麼對話、串連。

在運動過程中,要能有機化,首先必須看到自己本身或社會組織內部的問題,這牽涉到組織和領導的關係。簡單說,作為一個有機知識分子,他在組織裡面的領導工作,不是努力影響運動決策來領導運動,而是透過自己作為有機知識分子的媒介,讓一個好的領導體制能夠出來;並透過這個領導體制,讓社會力量形成,對話能夠擴散,對抗能夠有效。

我覺得這是知識分子在社會運動場域裡面非常關鍵的角色:知識分子的有機化與公共化,才能抑制形式民主的弊病,實現更好的有機民主。

總結我的下鄉經驗,最重要的,是讓我努力成為一個有機知識分子,能把自我客觀化,不以本質論看待社會中任何角色。我們通常喜歡強調主體,強調個性,強調情緒不能被忽視。但是當你越堅持己見,不斷強調自己主體性,其實是把自己權利化,不再與人有對話性,自我不斷萎縮和空洞,沒有辦法形成更大的自我。對一個知識分子而言,唯有把自我客觀化、有機化,才有可能把自己當作變化生成的媒介和工具。

——————————————————————

守在公平貿易店裡,看到此文,有感於最後一段,特別推薦。

最近常常渴望的兩件事:一是大智慧,能讓我看破迷霧,去除浮躁,堅信之前確定的意義;第二還是大智慧,能讓我走出自我,如本文最後那一段話所言。

---

如有問題諮詢討論或建議,歡迎批評和指導,可直接聯繫僧哥,個人新微信號:liufch666;

也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中國金融共濟會(FMC)微信公眾號:mason-free ,致謝!

相關焦點

  • 鍾永豐:黑道社會學——有機知識分子的成長之路
    接著,我開始想我所成長的美濃,到底是怎樣的社會,為什麼會讓一個不喜歡念書的年輕人,有這麼大的羞愧、羞恥和自我否定?我當時把這個黑道跟我連在一起看,以社會學的方式,把黑道和我這兩種原來沒有社會關係的人,還原到很具體的社會過程和脈絡裡。那一刻我開始體會到,其實也沒有黑道,不過就是人嘛!不過就是在同一個社會動能裡,因為不一樣的順服程度,導致他們社會角色和身份不同而已。
  • 一個病態、殘酷的黑道故事-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二十年
    《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20年》是一部由樂視製作,李炎執導,張鈞涵、宋汶霏、張經偉等主演的網絡電視劇,改編自孔二狗的同名小說,講述了1986年起20餘年來,北方某市黑道組織觸目驚心的發展歷程。電視劇講述了一個病態、殘酷的黑道故事,更是一部反映20餘年社會變遷的厚重長篇史詩。1986年之後20餘年來,東北某市黑道組織觸目驚心的發展歷程。這是對改革開放30年的一次不同尋常的紀念和追憶,沉重地反思在過去幾十年中所得到的和所失去的。
  • 《黑社會的超能力女兒》:善良的黑道老爹遇上社會暴力女兒
    善良的黑道老爹遇上社會暴力女兒,這個女兒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樣的結合會發生什麼樣有趣的故事呢?動漫《超能力女兒》講述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原本沒有什麼大追求,每天只沉迷於買古董的黑道新田。黑道新田也慢慢習慣了超能力少女的存在。漸漸的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女兒,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照顧她。那個少女也幫助新田解決了非常多的麻煩。因為具有很強的超能力。在幫助新田打架方面,少女是沒有敵手的。而少女本身也還是一個孩子的心性。所以事實上也已經把新田當成了自己的父親。這部動漫的設定十分有趣。首先本來在我們的印象中,黑社會老大應該是兇殘暴力的。
  • 黑道男主去看牙遇到超美牙醫妹子,誰知道牙醫也是黑道,還是男的
    宣布將要轉成長篇漫畫,正式開始連載,我去查了下這部漫畫的劇情,我去,真是腦洞大到沒邊啊!簡單概括一下劇情,那就是:「黑道男主去看牙遇到超美牙醫妹子,誰知道妹子也是黑道,還是男的」。這個腦洞,我是服氣的,看看原作漫畫的畫風,嗯還挺好看的,決定到時候追了!
  • 黃道吉日和黑道兇日
    黑道兇日若是天刑、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陳六神值日,則為兇日,諸事不利,不宜舉行任何重大活動,稱為「黑道兇日」、「黑道日」。黑道,原是日月運行軌道之一。古人認為日月運行有九條軌道,即黃道一,青道二、赤道二、白道二,黑道二。此外,古代陰陽學家也把黑道視為兇神,是不吉利的象徵,如明朝謝肇淛《五雜俎.天部二》上載:「一日之中,則有白虎、黑殺、刀砧、天火、重喪、天賊、地賊、血支、血忌、歸忌、黑道……等兇神。」
  • 孔二狗稱自己有黑道免疫能力
    2007年,孔二狗開始在網上貼自己的小說《黑道風雲20年》,寫小說前他用了一個晚上,構建起了一套他理解的「黑道」發展體系,「就是運用自己平常寫研究報告的方式,拿一套分析模型、分析方法,甚至是西方經濟學的東西,來分析整個『黑道』的形成、構架和發展」。這也是他認為自己的小說最不同於市面上其他打打殺殺文學的地方。
  • 黑道小說前十名 你看過幾本?
    黑道小說前十名 你看過幾本?黑幫文,火拼激烈,場面宏大,情節血腥,黑暗情節嚴重,但也不乏一些蘊含人生道理的好書,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黑道小說前十名,看看你看過幾本?該小說講述了主人公謝文東由原本文弱、本分、聽話、成績優秀但被人欺負的好學生「成長」為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老大的故事。《黑道風雲二十年》作者孔二狗《黑道風雲二十年》,起初是在天涯社區中連載的一部長篇小說,2007-12-26開始連載,2009年6月前四部連載完畢。後來該小說經由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經出版五部。
  • 趙曉輝:淺談臺灣電影的黑道情結與青春記憶
    這類影片表現了空虛惶惑的生存狀態,隱含了青春為黑道所裹挾的憂思。2010年春節賀歲檔期間,由鈕承澤執導的電影《艋舺》在臺灣大熱。除了創下頗為可觀的票房業績,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議。本片以偽紀錄片的方式,真實呈現了生命中諸多情非得以的掙扎,加之對臺灣當代社會諸多社會政治怪現狀的幽默嘲諷,給人坦誠真實之感,頗值得一看。當然,細心的觀眾會注意到,在這部文藝氣質濃鬱的電影中有一個竹聯幫老大赫然出場,豆導本人也聲稱混過黑道,在其演藝生涯中更是數度出演黑道中人,這淵源已久的黑道情結與文藝氣質算是在《艋舺》中得到了雙重釋放。
  • 黑道小甜文:他,黑道人見人怕的冷血大佬,卻對妖孽小偵探上了心!
    《惹上黑大佬》作者:幽幽月簡介:黑道小甜文,金小羽是一個女偵探,喜歡自由自在賺錢。鬥出軌渣男,抓害人小三,卻不想在一次行動中失誤,一不小心惹上了赫赫有名的黑道大亨木林森,開啟了她的悲催之路。他,黑道人見人怕的冷血大佬,卻對妖孽小偵探上了心!「哈哈哈哈……你說你是個偵探,怎麼會有那麼蠢的偵探。」金小羽憤怒面對某人的嘲諷,這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憤恨的扔掉手中的槍。片段賞析:「磨蹭什麼呢?」歐陽詢不耐煩的催促道。汪婷婷撇了撇嘴說:「你催什麼催,我這不正在戴嘛!」正在汪婷婷快戴好的時候,門外傳來韓東的聲音:「啊詢!
  • 黑道甜文:聽聞寡慾28年的冰山大佬被雙胞胎找上門,全黑道都沸騰了
    只要你想看,小昝就來給你推薦~所以你們也要告訴小昝你們喜歡什麼類型的小說,在下方的評論裡留言哦,如果小昝推薦的小說你喜歡的話,記得順便點個讚啊~那麼今天小昝給大家推薦的是黑道甜文:聽聞寡慾28年的冰山大佬被雙胞胎找上門,全黑道都沸騰了!
  • 《初三的六一兒童節》:超具畫面感的香港黑道文,超精彩超歡樂
    80年代的香港,小夥伴們,先不要被簡介嚇退了,內容是真好看,愛情是真愛情,熱血也是真熱血,黑道洗白也是註定的結局。題目源自於兩位主角的名字,黑道大佬夏六一,金融精英何初三,兩個人的愛情還是蠻粗糙的,就是整個文風,沒有那種細枝末節的細膩感,就是直來直往,配合著黑道的背景,就非常的契合,有看《古惑仔》和香港警匪片時的那種畫面感,純粹當成警匪片拍起來應該也很好看,因為劇情是非常的跌宕起伏。
  • 黑道中人談《艋?》 臺灣黑幫的隱秘史
    我們找到跟鈕承澤素有交情,在臺灣影劇圈浸淫多年的劉序浩來解畫,曾是散打冠軍的他,在成長歲月裡也混過黑幫,在他眼中,《艋舺》與臺灣黑幫的確有些「隱秘」關聯,又有些出入。 《艋舺》劇照  為了拍《艋舺》,鈕承澤閱讀了幾乎所有古今中外跟幫會、幫派有關的書籍,搜集很多當時的社會事件,甚至找以前的朋友協助安排與當地人士進行大量訪問,聽到很多第一手的故事,他承認
  • 黑道的墮落,是從大哥賣速凍水餃開始的
    而在日本,黑道一直和菜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沒錯,菜市場。這種魚龍混雜之地,本來就是黑道發跡的地方。根據估計,日本的市面上有45%的鮑魚就是黑幫盜獵來的,是他們很重要的收入來源。因為捕魚不要求任何工作經歷或學術背景,也不用登記身份證、或是提供銀行帳戶,所以就成了黑幫施展身手撈魚的舞臺。
  • 黑道甜文:他,黑道聞風喪膽的嗜血大佬,偏偏對個妖孽小混混上了心
    《龍少的金絲雀》作者:梁檀雅簡介:黑道甜文,S市令人聞風喪膽的大佬龍冠霖,看上了娛樂新星周忻露,不擇手段的讓渾身帶刺的小野貓掉入他的陷阱籤下了「賣身契」,如願成為他圈養的「金絲雀」。 為了馴服這隻野貓似的「金絲雀」,他樂此不疲的實行不服從就撲倒撲倒再撲倒的原則。
  • 臺灣「立委」要求對黑道錄像帶製造者TVBS撤照
    TVBS電視臺受邀拍攝黑道持槍恐嚇錄像  與黑道共舞 記者竟導演 「臺灣版拉登」  劍嘯  大片:《黑道持槍恐嚇錄像》  導演:TVBS電視臺記者史鎮康  演員:黑道分子周政保  道具:M-16步槍和各式手槍、防彈背心  臺灣TVBS電視臺近日坦承,日前以獨家新聞方式播出的黑道分子持槍恐嚇錄像並非歹徒拍攝後寄給電視臺的,而是由該臺記者自導自拍。
  • 黑道中人談《艋舺》 臺灣黑幫的隱秘史(圖)
    第1頁:灰狼就是竹聯幫大佬 第2頁:《艋舺》之黑幫符號 重拾那段義氣的歲月  我們找到跟鈕承澤素有交情,在臺灣影劇圈浸淫多年的劉序浩來解畫,曾是散打冠軍的他,在成長歲月裡也混過黑幫  為了拍《艋舺》,鈕承澤閱讀了幾乎所有古今中外跟幫會、幫派有關的書籍,搜集很多當時的社會事件,甚至找以前的朋友協助安排與當地人士進行大量訪問,聽到很多第一手的故事,他承認,電影確實受到不少真實事件啟發。我們找到跟鈕承澤素有交情,在臺灣影劇圈浸淫多年的劉序浩來解畫,曾是散打冠軍的他,在成長歲月裡也混過黑幫,在他眼中,《艋舺》與臺灣黑幫的確有些「隱秘」關聯,又有些出入。
  • 屁孩黑道收人!超兇條件讓網友傻眼:門檻太高
    臉書上常常會看到一些很好笑的發文,日前就有網友貼文,貼出的照片可以看到一名屁孩大膽說黑道徵人,還要夠兇才能加入,但仔細一看照片中要求的條件,讓網友們都傻眼。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名小屁孩發文詢問有沒有人要加入黑道,女生條件是「國英數、社會、生活與科技平均分數低於60」;男生則只要「上課都晚10分鐘進教室」就是夠兇符合入會門檻。▼有小朋友在臉書發文黑道徵人,條件讓人都傻眼。超兇條件讓網友看到笑翻,紛紛留言直回「我都不寫功課夠不夠兇?」
  • 我的英雄學院78集:敵聯合又失一人,黑道篇沒有贏家
    我的英雄學院78集相當於黑道篇的「後日談」,講述了死穢八齋會之戰後各勢力和角色的情況,並承上啟下引出後續故事。本集對敵聯合、職業英雄以及雄英A班等人的情況都做了一些交代,其中不乏一些重要信息,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78集的內容。
  • 黑道聖徒4聯機方法 多人聯機遊戲教程
    但是大多數玩家不清楚黑道聖徒4聯機方法,今天小編就參考黑道聖徒3給大家帶來多人聯機教程,方便玩家們一起遊戲。   ------------------ 黑道聖徒4精華資料索引 ------------------
  • 你以為你混的是黑道,其實你混的是友情,淺談臺灣黑幫片《艋舺》
    《艋舺》是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是以角頭黑道包裝的青春成長血淚史,煽情刻意有如鄉土劇,華麗直白有如偶像劇。但是電影仍具備吸引其他年齡層的元素。或許又可以說,黑道根本只是電影的一個引子,而本片活脫和《九陣風》一樣,是部苦澀的青春成長電影。這種傳統黑幫電影裡反英雄的宿命,一如《艋舺》裡的蚊子說的,不是亡命天涯,就是不得好死。這個傳承久遠的類型慣例,《艋舺》表面上奉行不渝,但也玩了點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