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2 10:46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董露露
楊相宰在手繪。
手工DIY肥皂、用鮮花做胭脂、做面膜……自製純天然護膚品和化妝品,是不是聽起來很神秘、很厲害的樣子?
在翁垟街道,就有一個愛搗鼓的女子。在她的手裡,純手工的護膚品和化妝品都能輕鬆搞定,小世界充滿色彩。
手作從肥皂開始
這個會玩的女子叫楊相宰,今年35歲,是翁垟街道北街村人,喜歡寫作、養花、手作。昨日,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她家,一身民族風衣裳、簡簡單單的她有一份恬淡的氣質。她笑著說,過去她喜歡歐美風的裝扮,現在對外在追求變少了,也許是精神世界越來越富足,只有到重要場合才會想起買新衣服。
在她家可以看到一個晾皂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純手工肥皂,還有自製的各色胭脂和口紅、素顏霜、腳後跟修復乳等。為什麼做天然護膚品和化妝品?她說,自己是過敏皮膚,市面上的護膚品和化妝品幾乎都不能用,只能用孩子的兒童面霜。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想保養皮膚,就開始嘗試自己做護膚品。
她的手作之路從一塊肥皂開始。8年前,她買了一塊名牌肥皂,但發現是皂基做的,並不是純手工製作。「純手工做的比較渾濁,而那塊肥皂比較透明。」楊相宰說,於是就想自學做做看。她在網上看了很多相關的書,還從日本、臺灣等地買了很多大師的書。
做肥皂並不複雜,首先將水、油、鹼按一定比例調和攪拌10小時左右,然後倒入模內,等24小時後拿出來晾曬1到2個月。看似簡單卻很考驗耐性,楊相宰回憶,好幾次深夜,自己一邊打瞌睡一邊在攪拌。
做肥皂,溫度、水分、鹼、時間、天氣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半途而廢。「樂清因為天氣比較潮溼,其實並不太適合做肥皂,很多次晾曬到半個月時,肥皂滴了很多油,還發酸發臭,這塊肥皂就做失敗了。」楊相宰說,在不斷嘗試、反覆失敗中,她找到了做肥皂的技巧:比如做肥皂的最好季節是秋冬;不同的油有不同的口感功效,橄欖油溫潤滋養,山茶油清爽,海洋齒油能豐胸,葡萄籽油能防曬。
她做的肥皂各式各樣,有用鮮花做的,也有精油皂等等,土豆、咖啡豆等食材都可以做肥皂。她說土豆皂的清潔效果很好,她媽媽常用來洗碗;而松香皂有強力去汙的能力;可可粉做的肥皂模樣很漂亮,有大理石的紋路。
用鮮花做胭脂
除了做肥皂,兩年前,楊相宰還開始做素顏胭脂。她說,30歲以後,她有時氣色不好,但又是過敏專業戶,就開始琢磨做純天然的胭脂了。她做的腮紅選用各種各樣的鮮花,然後配上珍珠粉。
「我一般選用玫瑰花、梔子花或者其他紅色花朵,做出來的胭脂有三個色系:桃紅色、橙色、紅色。」楊相宰說,首先萃取花的顏色,將花細細碾碎,用細沙濾去渣滓,然後加入珍珠粉攪拌晾乾後,就是胭脂。別看說起來容易,只要一把勺子一口鍋就能做,但僅萃取花的顏色就需要三個月。而花的量多一點少一點,都會呈現不一樣的顏色。
記者打開她做的胭脂,有花朵般豔麗的顏色,輕輕聞一下還有淡淡的鮮花香味。在楊相宰看來,自己做的素顏胭脂擦在臉上很服帖,因為沒有化學成分也不會過敏。每次做胭脂,她都會多做一些送給親友。
生活簡單不單調
最近,楊相宰還在做面膜、口紅、唇膏、素顏霜、腳後跟修復乳等。她告訴記者,她對未知的事物特別好奇。聽說豬油可以做面膜,她就跑到菜場買了豬皮,在家熬了一大鍋豬油。「我用了以後,第二天臉變白了一些,就送給好朋友用,都說還蠻滋潤的。」她笑著說。
秋天天氣乾燥,父母的腳後跟總是乾裂,她就用富含胡蘿蔔素的食材和蜂蠟等天然材料做腳後跟修復乳。「做好後,父母試了試覺得很滋潤,現在每晚都在用。」她說,大自然很多東西都能變成一種美。
她會在戶外盆栽裡撿起樹藤,然後做手環;拿種子和螃蟹的腳做耳環,戴起來獨一無二;在海邊撿到貝殼,她也能拿來做首飾;在鄉間還會摘一根蘆葦回家做毛筆的杆。她說,她的興趣很獨立,一個人也能玩得很愉快,有時還會拿一個白陶瓷盆裝滿水,然後倒入墨水在裡面作畫。她的生活,就這樣隨意、簡單卻不單調。
15411268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