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瘋漲,大商所再次出招為鐵礦石期貨降溫。
大商所對鐵礦石期貨
各月份合約實施交易限額
12月21日晚間,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發布兩份公告。
其一,大商所公告稱,根據《大連商品交易所風險管理辦法》,經研究決定,自2020年12月22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2000手。
該單日開倉量是指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當日在鐵礦石期貨單個合約上的買開倉數量與賣開倉數量之和。
套期保值交易和做市交易的開倉數量不受限制。此外,具有實際控制關係的帳戶按照一個帳戶管理。
大商所發布了另外一份公告則顯示,為強化鐵礦石市場風險管理,我所擬調整鐵礦石期貨持倉限額相關規定,現就擬調整的鐵礦石限倉標準和實施時間公開徵求市場意見,就調整鐵礦石持倉限額公開徵求意見。
根據這份公告,鐵礦石期貨限倉標準設置方面,鐵礦石期貨限倉模式擬調整為固定額模式。大商所給出兩套備選標準,限倉額度較之前進一步減少。
按照第一套標準,合約上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5000手。交割月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0手。交割月前一個月第十個交易日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6000手。交割月份,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2000手。
按照第一套標準,合約上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20000手。交割月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0手。交割月前一個月第十個交易日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6000手。交割月份,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各月份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2000手。
同時,擬取消鐵礦石品種交割月套期保值額度自動轉換的規定。
此外,對於調整後的限倉標準實施時間,大商所給出三套方案。具體來看,方案一,自I2102及之後的合約實施;方案二,自I2106及之後的合約實施;方案三,在新上市合約實施。
鐵礦石年內暴漲近九成
今年初,鐵礦石價格一直在540元/噸-570元/噸之間震蕩,在觸及542元/噸的今年最低點後,一路上漲至今年8月6日的915元/噸,隨後逐漸回落到10月底的764元/噸。
彼時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鐵礦石價格將一路回落,但沒想到近期其一飛沖天。
12月21日,國內期市收盤大面積飄紅,黑色系集體大漲,鐵礦石大漲超9%,盤中逼近漲停,最高至1147元/噸。
圖片來源:我的鋼鐵
鐵礦石主力2105合約盤中一度漲近7.86%至1135元/噸,再創歷史新高。而截至12月21國內期市日間盤收盤,鐵礦石主力合約2105年內累計漲幅已接近90%。
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CIOPI(62%品位)也已從春節後低點的每噸79.5美元上漲至近期每噸155美元左右,漲幅高達近乎翻番,創下8年新高。
大商所:鐵礦石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
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2月20日,大商所發布題為「鐵礦石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文章稱,今年來鐵礦石期貨價格圍繞現貨供求因素變化波動,與現貨價格保持著較高的相關性,發揮了現貨市場和產業的「溫度計」作用。
圖5
不過大商所也表示,在鐵礦石價格波動過程中,期貨價格一直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及國內現貨市場價格,發揮了價格「壓艙石」作用;在前11個月國內期貨市場成交、持倉和資金規模大幅增長的背景下,鐵礦石期貨成交、持倉規模同比下降,未現資金大規模進入炒作的情況。
市場對今年來鐵礦石價格波動根源在於基本面因素及失衡的產業格局已有共識,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從市場分析看,基本面因素的變化是今年鐵礦石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深受鐵礦石賣方集中和買方分散的產業格局影響,特別是在產業競爭格局中,買方尚未形成合力,議價能力弱。要改變現有市場格局和定價機制,需要期現行業相向而行,形成合力,完善市場平衡機制,通過期貨市場建立新的貿易價格形成機制。
此前大商所已多次出手「降溫」
事實上,大商所已多次出手為瘋狂的石頭「降溫」。
12月9日,大商所再次出招為鐵礦石期貨降溫,決定自12月14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鐵礦石期貨I2105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5000手。這也是過去7天內,交易所第四次出手,盡顯監管層呵護品種穩健發展的態度。
此前的12月3日,大商所已經宣布對鐵礦石期貨I2105合約實施交易限額,當時要求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0000手,並對鐵礦石交割倉庫出庫費用的最高限價進行了大幅度下調。
12月4日,大商所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稱「近期鐵礦石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客戶理性合規參與期貨交易。我所將持續強化日常監管,嚴肅查處各類違規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鐵礦石價格為何「一飛沖天」?
對於近期鐵礦石瘋狂上漲的情況,我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代表人士指出,供需不匹配、不合理的定價機制,及金融炒作等都是鐵礦石價格大漲的原因。
據國是直通車,2020年全年,中國粗鋼產量佔全球的比重有望達60%,但原材料卻主要依靠進口。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連續四年保持在10億噸以上高位。
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我國進口的鐵礦石規模達107335.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0.9%,已經相當於去年12個月的進口水平(10.7億噸)。按照國內研究機構測算的數據,預計今年我國總計將進口13.97億噸鐵礦石。
不合理的定價機制,也讓中國鋼鐵企業缺乏定價話語權。事實上,鐵礦石買賣可以說是一項暴利生意。
12月17日,國是直通車消息指出,國外礦山一噸鐵礦石的成本約為30美元,按照此前鐵礦石150美元/噸的均價來算,出口至中國的鐵礦石每噸淨賺約120美元(折合約786元人民幣),毛利率高達80%。也就是說,出口一噸就淨賺80%。
另一方面,全球鐵礦石供應不增反減。12月2日,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公布下調2020年鐵礦石產量預期,由之前的3.1億噸下調至3-3.05億噸。
中鋼協回應鐵礦石何時降價
12月19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在上海召開的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上指出,鐵礦石普氏指數自11月初以來最近1個多月上漲了45.1美元/噸,佔全年漲幅的63.6%。
特別是12月份以來的14個交易日上漲了31.1美元/噸,佔全年漲幅的43.8%,上漲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偏離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鋼廠預期,資本炒作跡象明顯。
駱鐵軍指出,必須從增加鐵素供給、建立新的定價機制、完善期貨市場規則和進一步加強監管等方面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加快解決鐵礦石相關問題,構建我國鐵礦石資源戰略安全支撐體系。
據經濟導報報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姜維認為,再生鋼鐵原料是唯一可以替代鐵礦石的鐵素爐料。與使用鐵礦石相比,用再生鋼鐵原料冶煉1噸鋼,可節約1.7噸精礦粉,節約350千克標準煤,減少1.6噸二氧化碳排放、3噸固體廢棄物排放,同時可以極大降低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的排放,可有效解決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姜維指出,近幾年,我國環保政策越來越嚴格,不論是前期的藍天保衛戰還是目前採暖季限產等措施,表明了國家對於綠色發展越來越看重,而廢鋼作為綠色資源,在煉鋼環節中的比重及重要性越來越凸顯。
機構對後市分歧較大
對於鐵礦石後市,機構分歧較大。
招商證券謝亞軒在研報中指出,美元指數存在16至18年時長的周期,並且具有金融周期的屬性。在美聯儲無限量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推動下,從2020年開始,美元將進入一個近9年的弱勢周期。美元弱,大宗商品走強。
還有機構認為,機構認為,隨著市場重新評估鐵礦的中期供需形勢,對中長期鐵礦石的供需維持緊平衡的觀點不變,近期由於黑色商品價持續上漲,監管層頻出政策幹預,導致市場流動性下降,抑制市場情緒,即便如此並不能改變鐵礦供需平衡持緊的格局,基於春節臨近,鋼廠補庫意願強烈、海外消費的強勁復甦,鐵礦遠月的大基差、期貨高貼水,仍繼續推薦配置05/09合約多單。
另一方面中原期貨陳明明表示,需求端,下遊鋼材產量基本持穩;鋼材表需季節性下降,下遊鋼材基本面有走弱跡象。鋼廠鐵礦庫存仍處於偏低位置,補庫需求仍在;疏港量再度走低,港口庫存止跌回升。因貨源及價格問題,鐵礦疏港走低明顯,需求端高頻數據轉弱。
他認為,隨著鐵礦期現價格的連續飆升,短期已脫離供需基本面邏輯,資金情緒主導盤面,整體價格水平明顯高估,但基於中澳關係大背景下,拐點較難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