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娛樂家
作為風靡全球的經典科幻IP,《星球大戰》從1977年上映至今,擁躉眾多,幾乎已經超越文化作品本身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同時,歷經了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星球大戰」代表的遠不止是電影這麼簡單,以電影為核心,集合了小說、劇集、動畫、遊戲等形式,龐大的星戰宇宙更是包羅萬象。
而現在這個充滿了天馬行空想像力與浪漫英雄主義的太空歌劇世界裡,最近又增加了一股新力量。12月17日,由閱文集團、迪士尼中國和盧卡斯影業共同推出,全球首部由中國網文作者「國王陛下」執筆原創的星戰網絡文學《星球大戰:白銀誓約》正式上線。
事實上,《星球大戰:白銀誓約》正是之前閱文集團與迪士尼中國宣布聯手合作要打造的首部原創中文星戰網文作品。
去年10月16日,雙方就宣布就迪士尼公司旗下「星球大戰」IP品牌開啟內容合作。第一步便是讓40本《星戰》小說中文電子書登陸閱文集團旗下QQ閱讀、起點讀書等閱讀平臺。更進一步的則是共同創造一個能夠進入《星戰》正史世界的原創中文故事。經過一年打磨之後,這個共同創作的結果終於正式上線。
2019年10月16日,閱文集團和迪士尼中國宣布雙方將就「星球大戰」品牌展開合作
相較於旗下其他IP,「星戰」依然在探索更適合中國市場的內容風格和形式,由於沒有前史和世界觀的鋪墊,出現這種情況也不難理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閱文作為國內頭部的網絡文學平臺,適時地提供了一個影視之外的渠道,讓更多中國內容消費者有機會去接觸到星戰文化,加上由中國創作者執筆以網文形式連載,顯然會讓受眾面更加廣泛。
如何擴大星戰這一經久不衰的IP在中國的影響力,致力於「不斷講好故事」的閱文,或許將會成為迪士尼的「新希望」。
不斷求「變」的原力世界,
通過網文尋找新氣象
綜合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風靡全球的「星球大戰」在中國市場卻沒有了所向披靡的銳氣,相信這對於迪士尼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而在電影之外,星戰IP也早已衍生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內容宇宙。IP本身從電影衍生至漫畫、動畫、電視劇、遊戲、線下周邊、衍生品等各種產品,2019年星戰系列的周邊產品以及票房等衍生品收入合計已經達到650億美元。只是這其中極具購買力的中國消費者貢獻的卻並不算多。
出現這樣問題的最大癥結其實屬於歷史遺留問題。《星戰大戰》的系列電影本身就自成體系,同時其時間跨度相當大。電影前傳與正傳上映時間本身有前後區別,導致普通觀眾與資深粉絲選擇的觀看順序不同,單觀看一部電影往往無法快速理解《星戰》內部組織關係與世界架構,一旦無法全面感受其世界觀就更無法感知人物宿命、正邪對抗等內容,因此進入系列的時間成本不言而喻。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劇照
與此同時,「星球大戰」作為太空歌劇的代表,其融合了美國科幻電影、西部電影等傳統元素。然而簡單來說,這些內容對於中國觀眾天然就有一些區隔。再加上沒有原始的情懷加持,使得即便是源自正傳的新三部曲同樣代表了當今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最高水準,卻依然很難讓那些熱衷好萊塢大片的國內觀眾買單,更遑論進一步對這一IP產生興趣。
對比之下,迪士尼旗下超級IP,漫威系列在中國電影市場則明顯更有賣相,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如今的主力觀影人群幾乎是與當下的漫威電影宇宙同步成長裡來的。
事實上,中國也有一批星球大戰的忠實愛好者,在星球大戰中文網,忠粉們以鑽研科學的精神,實時分享著對星球大戰文創產品細枝末節的研究。只不過星戰IP始終都處在這樣一個不那麼大眾的趣味範疇之內,如何在沒有前史長期鋪墊的情況做到「出圈」,成為了迪士尼一直探索的問題。
因此選擇聯手閱文並且通過網絡文學這一國內內容消費者熟悉的形式,更廣泛地推廣星戰IP,成為了迪士尼踏出的重要一步。並且,在國外龐大的星戰內容宇宙中,就不乏大量的愛好者共創內容最終被納入正史的案例,而如今《星球大戰:白銀誓約》更是直接就是欽定的正史系列作品,有了官方背書,無疑也讓其後續發展有了更多可能性。
《星球大戰:白銀誓約》海報
最為關鍵的一點,還是由中國創作者加入其中,帶來中國式表達。
此次負責執筆的閱文大神作家國王陛下,其本人也是星戰資深粉絲,並且擅長用二次元方式表達當代年輕人對於世界的理解,其代表作《從前有座靈劍山》、《崩壞星河》擁有大量忠實讀者。
由了解中國讀者的知名網文作者操刀,在星戰故事中融入中國元素和中國價值觀,這樣的文化融合無疑令人期待,但如何在保有中國特色元素的同時,與星戰世界觀統一,是星戰迷和路人觀眾都相當關注的問題。事實上,這也是該項目實操中雙方最需要磨合的部分。
《星球大戰:白銀誓約》由盧卡斯影業故事組對星戰體系和整體項目運營進行把握。而閱文集團世界觀架構組則負責具體內容創作和本土化。「中國元素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在美劇、電影裡面,但一般是建築等相對具像化的元素。這一次,我們會把人與人的關係等中國習以為常的概念引入到星球大戰裡面,可以讓中國讀者會心一笑那種。」閱文本次項目組成員曾表示。
閱文集團和迪士尼中國合作發布會
毫無疑問,網絡文學早已成為了當下國內年輕人接觸新內容、新觀念的主流方式,大量的網文改編動畫、劇集和電影,也從側面印證了網文作為文化IP產業鏈源頭的重要地位。
儘管文學作品在視覺化呈現方面不及電影或者劇集那般直觀,但實際上對於一個具有足夠龐大世界觀和文化背景的作品來說,文字建構反而更容易讓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並且更重要的是留出了足夠的想像空間,便於後續衍生作品的創作。
網文作品的篇幅限制也不像傳統的出版作品,更遠比兩小時的電影更具有拓展餘地,足夠讓創作者細心交待每一個細節。
可以說迪士尼選擇將星戰IP與時下流行的網文內容形式相結合,最終目的自然還是讓星戰這一具有歷史沉澱的IP,能以一種更加年輕化並且本土化的方式觸到到新世代的內容消費者。最終這股全新的氣象也遲早會延續到未來的IP衍生下遊當中去。
「中國特色」星球大戰,
閱文與迪士尼的文化融合新思路
最終的一切都還是需要回歸到作品本身,尤其是對於這樣一個知名度極高的IP而言。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既要加入更吸引年輕受眾的內容,又要毫不違和地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最終要考驗的依然是雙方團隊與作者的創作能力。
根據簡單的內容描述,《星球大戰:白銀誓約》將在延續星球大戰經典元素的基礎上,打造一個全新的星系——「乾星系」,從這個名稱就不難讀出一些東方韻味。在「乾星系」中,中外合作的創作團隊將會呈現「宇宙城市」等一系列新鮮事物,並帶來諸如八卦、乾坤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構思與設計。主人公「絕地學徒」肖恩也將與他的師父一起,在這個星系展開驚心動魄的冒險旅程。
《星球大戰:白銀誓約》海報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新的創作同樣也要足夠貼合當下讀者的審美趣味。
現在的年輕讀者相對而言更加尋求一個「酷」的概念。但不同的時代對「酷」的理解與定義不同,在星戰最初誕生的年代觀眾會痴迷「光劍」,覺得那些道具是一個很酷的東西。如今「光劍」已經成為「星戰故事」在全球的一個重要標誌,即便是路人也會有所了解。讀者則會期待在新的作品中出現一些新鮮的,同樣讓他們感受到很酷的東西,或者超乎想像的科幻概念出現。《星球大戰:白銀誓約》創作「宇宙城市」之類的概念,正是想讓讀者感受到足夠的「酷」。
更進一步的「酷」便是在已有的科幻概念裡面去增設讀者意想不到、卻會感到親近的內容,因此在這部小說世界觀裡面創作者會設計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元素,比如城市、星系,裡面都有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元素,相對而言它們可能會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對此,閱文集團副總裁楊晨也談到,以往人們通過電影、電視、漫畫等各種渠道看到和了解這個故事銀河裡的方方面面,如今星球大戰和中文網絡文學一起,開啟了一次新的冒險。
迪士尼必須踏出這一步,背後也與中國本土電影作品以及內容消費的變化密不可分。
隨著中國電影工業的成熟,中國觀眾對好萊塢大片不再照單全收,迪士尼在中國的內容優勢事實上是有所削弱的。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由好萊塢主導的製作團隊為了刻意照顧中國市場而進行一系列的文化融合,但其中的「鴻溝」依然難以跨越。如劉亦菲這位來自中國的迪士尼公主所主演的《花木蘭》,本質上依然沒有跳出迪士尼固有的框架,拋開流媒體問題不談,最終並沒能收穫國內觀眾的認可。
《花木蘭》劇照
這種狀態也就意味著迪士尼需要真正了解和懂得中國內容消費者的團隊來主導一個想要真正吸引中國用戶的內容創作,即便是在一個完全以迪士尼IP構建的世界裡。這也是《星球大戰:白銀誓約》所能夠提供的關鍵之一,一個真正了解中國網文生態和消費者審美趣味的公司主導,最終才能保證這一作品不會陷入文化挪用的尷尬境地。
「這是我們首次與中國本土作家合作,並給予他充分的空間來打造一個與本土讀者呼應的星戰故事,與他們所在的文化相呼應,並將非常具體的中國視角融入故事世界的構建。」盧卡斯影業品牌內容和策略副總裁James Waugh也表達了對於將中國視角融入星戰的重要性。
抓住「流行」後,
閱文與迪士尼共創的IP想像力在哪裡
拋開市場拓展的因素,從星戰內容的發展歷史和風格轉變來看,這次與網文的「聯姻」其實也是理所當然。星戰內容發展幾十年,之所以能夠一直保持創作活力,是因為它本身也一直在尋找適合時代的表達方式和故事內核。
1977年,美國社會處於低迷期,人們不在相信所謂的「樂觀主義」和引以為傲的「英雄形象」,並開始質疑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部《星球大戰》誕生了,憑藉英雄主義、騎士精神的故事內核,為當時的美國社會帶來了一劑精神良藥,重拾了許多人的信心。甚至在「星戰三部曲」中,這個故事內核始終沒有變過:一個流落在外的貴族,想找回自己的使命,並遵從自己的導師的意見,打敗了邪惡的民族,摧毀了對方的王國…...
《星球大戰》劇照
而當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並參與到星戰的創作中時,星戰內容的風格明顯發生了變化:原來的英雄、騎士變成了一個有瑕疵、有缺點、卻能引發觀眾共情的「人」。
如今,星戰開始進一步找尋屬於當下的表達方式,這次他們看中了時下流行的網文:年輕化、多元化表達以及對於故事、人物的細膩塑造。
其實,從另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鋼鐵俠》中我們不難發現,如今觀眾的確更加喜歡類似風格的故事和角色:由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託尼·史塔克從一個自私自利的紈絝子弟變成了有些毒舌卻充滿正義感的「鋼鐵俠」,再到《復仇者聯盟4》中為了拯救全人類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英雄」。正是這樣一個不完美的角色,讓《鋼鐵俠》在美國、中國市場均大受歡迎,小羅伯特·唐尼一度成為好萊塢身價最高的男演員。
如閱文集團大神作家,負責執筆創作的國王陛下所說的,通過網絡文學帶給讀者和星戰粉絲全新的閱讀體驗:「網絡文學能將內容表達的非常細膩和全面,所以在這次創作中,我們希望將故事的世界觀和底層架構更加詳細,深入地表現出來,並著更多筆墨塑造一些有趣的角色,讓故事和人物都能夠深入人心。」
其實,從最近一兩年意外大熱的星戰衍生劇《曼達洛人》也不難看出,長期專注於服務核心粉絲的星戰IP,也正在一步步通過更加年輕化與流行的創作手法,去吸納更廣泛的受眾。
《曼達洛人(第一季)》劇照
在不久前在迪士尼的投資者日會議上,多個《星球大戰》劇集項目公開,其中《新共和遊騎隊》、《阿索卡》以及剛剛確認的《波巴·費特之書》也都是與《曼達洛人》同處一條時間線上,最終可能也會在某一個時間點交織在一起。
可以想見迪士尼與閱文此番合作正式上線的時間點也恰好暗合了這一大趨勢,依靠中國內容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網絡文學擴大星戰IP影響力,而身處影視娛樂集團中的閱文本身也具有極強的IP上下遊開發能力。
未來迪士尼和閱文或許還能夠圍繞著這部網文產生更多具有想像力和創造性的內容開發。甚至最終與進入流媒體時代的星戰世界進行廣泛聯動也不無可能,而這恰恰就是知名IP全球化與本土化相結合,並且要實現文化融合的最終目的與使命——讓一個IP保持更加長久而廣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