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058,閱讀約3分鐘
陳廷敬,一代名相,康熙皇帝的老師。為官五十三年,歷任官、戶、刑、工、四部尚書,望城文學淵博的大學士,還是編纂《康熙字典》的總閱官。可以說,這個官不能再做了,榮耀不能再榮耀了。陳廷敬的墓名為"紫雲千",位於山西晉城的靜平山上,生前曾被選為風水寶地。牌坊高十米,前樓刻有"皇恩浩蕩"四個大字,足見其為皇恩浩蕩所建。
牌樓下雕有十幾隻神態各異的獅子,寓意陳廷敬是皇帝的老師。據說,紫雲茜之所以有如此美麗浪漫的名字,是因為它被紫藤環繞,紫色化開,枝葉繁茂,芳香如蘊。如今的陵園沒有想像中的滿山紫藤美景,而是清幽靜謐,給人鍾靈毓秀的感覺。
走過石牌坊,很快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碑亭。亭內碑石上有康熙皇帝為陳廷敬寫的輓詞:"傳世之詩甚重,名為光宗獨尊,去歲傷元賦,歲月苦痛,皇恩忠勵,國規玉衡,儒雅空嘆,生命之光長。"
康熙五十一年,陳廷敬在京城去世後,靈柩運回家鄉安葬。康熙帝痛心疾首,命人行司官員沈義奎護送喪禮。一路上,無論陸上還是水上都沒有任何障礙。
走在墓園裡,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這裡避開了雜亂和喧囂,保持了原本應該有的墓園的寧靜。
在墓道左右兩側,四對石像,包括一隻石虎、一隻石羊、一匹石馬和一尊石人,雕刻得精緻而生動,沒有絲毫的莊嚴感,卻多了幾分俏皮。陳廷敬辭世數百年,有如此栩栩如生的石人石獸相伴,恐怕不會感到孤獨。
陳廷敬下葬後,其三子陳莊在家守孝期間對陵園進行了修繕,設置了陵園牌坊、御碑亭、護墓室、祭祀室以及神道兩側的石像,同時在父親生病期間,康熙皇帝在父親去世後派大臣前來看望慰問。他刻了十塊大碑,將父親在世時的高位與重位區別開來。
因石碑眾多,陳廷敬墓又被稱為"紫雲千碑林"。300多年過去,歷經戰火和日月滄桑,這些沉重而巨大的石碑依然活著,彰顯著陵園主人不平凡的人生經歷。
走在陳廷敬的安息之地,肅然起敬之意油然而生。清初是一個強力擠壓漢臣,大力打壓漢官的時代,陳廷敬能官至一品,並成為皇帝的肱骨重臣,這是怎樣的一種勇氣和才幹?這些問題的答案,自然是和陳廷敬一起埋藏在黃土甘肅的,人們不得不憑藉某種直覺去推測那一段崢嶸歲月。
這裡沒有寸草不生、暮鴉婆娑的荒涼,有的植物卻生命力極其旺盛,把它點綴得潔淨、美麗、安詳的世外桃源。想起"紫蘊乾"那年,定是紫蘊處處,清香滿山,清風作伴,松柏為鄰,恬淡清雅,一如,他的主人。
旅行是不期而遇,是兜兜轉轉,是華麗冒險,是決不妥協。當一切落幕,還有回憶的珍寶在熠熠閃光。在那裡,陽光燦爛,青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