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紅海地區就出現了拳擊運動的雛形。這項運動在古羅馬時期達到頂峰,當時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歡去鬥獸場看角鬥士廝殺,這也是拳擊運動的頂峰。由於騎兵時代的來臨,人們放棄修煉近身格鬥轉去訓練馬上戰術,拳擊開始沒落,直到18世紀英國人將拳擊運動發展為一項體育運動。
因為拳擊能充分展示人類的力量、速度、與技巧,一直非常受人們喜愛。拳擊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到現在已經有兩百多年了,期間湧現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拳擊手,拳王泰森應該是我們最熟知的一位。
拳王泰森是歷史上最年輕的重量級拳擊世界冠軍,他以自己獨特的猛虎下山式的迅捷又狂野的打法稱霸拳壇,開創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時代。但是即使是這樣威風八面的泰森也曾在訪談中公開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打敗他而且不是此前大家推舉的功夫巨星李小龍,這個人是誰呢?
這個人就是在泰森之前享譽盛名的拳王阿里。1942年阿里出生於肯塔基州。當時肯塔基州實行黑人隔離制度,是美國人種歧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小時候阿里就受到了因為膚色帶來的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他決心要靠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一切。因為阿里天生體力過人,他決定通過體育項目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12歲的阿里就拜當地一位老拳師馬丁開始練習拳擊。1960年,阿里奪得了業餘拳擊賽的冠軍,被選入國家代表隊,同年跟隊參戰羅馬奧運會。
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的阿里第一次參加國際賽事就並未怯場,反而鬥志昂揚。第一場比賽,在仔細觀察完對手之後,阿里就問教練是不是第一個回合打倒對手就可以早點離開。阿里並沒有吹牛,他果然在試探幾次後就使用連續的重拳KO對手。
最後,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阿里就獲得了金牌。回到國內的阿里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阿里以為自己已經打敗了種族歧視。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錯了,當阿里戴著金牌前往一家高檔餐廳用餐的時候被服務員諷刺到「冠軍也沒用,黑人就是黑人」。憤怒的阿里直接扔掉了金牌,他決定繼續為了消除種族歧視努力。
1964年,阿里參加拳王爭霸賽並且奪得冠軍,成為了新人拳王,開創了阿里時代。可惜,1977年阿里被診斷為患有帕金森綜合症,不得不離開自己熱愛的拳壇,次年,阿里退役。阿里在自己運動生涯的巔峰時期,一直在為消除種族歧視努力,最後也是在阿里和其他黑人的努力下,美國取消了種族隔離制度。
阿里退役8年後,泰森獲得wbc冠軍,成為了新任的拳王。對於泰森和阿里誰更強,媒體一直在激烈的討論,可惜當時的阿里因為病痛身體早已不支持激烈的運動,兩人也從未交過手。但是泰森曾在記者面前坦誠自己絕對不是阿里的對手,他認為其他拳手與阿里不在一個檔次,技巧上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