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何沛凌)從2001年凱裡至麻江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到2015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回望過去,貴州交通建設奮起直追的步伐一直在加速。
2008年,貴州提出「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在全國率先提出縣縣通高速目標;2013年啟動「高速公路建設三年大會戰」,以必勝的信心和決心全力突破交通瓶頸。2008年至2015年,貴州縣縣通高速公路建設總投資4111億元,8年新建成高速公路4206公裡,為衝出「經濟窪地」、總攻「絕對貧困」、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鴨池河大橋
2015年底,貴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100公裡。自此,貴州成為全國第9、西部第1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
路通了,深山迎來巨變。「黔貨出山」更便捷,群眾出行更順暢,貴州旅遊、商貿、大數據、物流等產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實現「縣縣通高速」裡程碑之後,在「十三五」開局之年,2016年,貴州進一步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設的「加密規劃」,啟動一萬公裡高速公路建設攻堅決戰:計劃到「十三五」末或「十四五」初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超過1萬公裡,面積密度和人口密度居全國前列。
貴州交通建設再次掀起新高潮,這一年,貴州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1500億元,投資總額位居全國第一,連續三年成為超千億的省份,實現歷史性突破。
不僅如此,這一年,貴州交通以嶄新的面貌走入人們視野。世界第一高橋畢都高速北盤江特大橋和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斜拉橋貴黔高速鴨池河特大橋兩張世界級「名片」,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畢都高速北盤江特大橋
貴州境內土地面積中山區和丘陵就佔到92.5%,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說到貴州交通印象,過去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晴隆「24道拐」,而如今,是一座座拔地而起、飛越天塹的世界級高橋,萬橋飛架託起貴州「高速平原」,令貴州成為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貴州交通戰天鬥地,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從「跟跑」向「並跑」,甚至在某些領域「領跑」的重大轉變,書寫了「小省辦大交通」的新篇章。代表交通領域「貴州經驗」的「貴州PPP模式」被一些省份複製推廣,「網際網路+交通」建設也走在前列。
2018年,「通村村」農村出行服務平臺實現貴州縣縣全覆蓋。全省高速公路收費站ETC車道覆蓋率達97%以上,實現微信行動支付全覆蓋,貴州成為全國第7個、西部第1個全面開通行動支付的省份。
到2019年,貴州高速公路裡程突破7000公裡,貴州省高速公路總裡程躍升至全國第四位、西部第二位,綜合密度保持全國第一。而十年前,貴州這一數據剛突破1000公裡。
江口至都格高速公路
十年彈指一揮間,貴州交通面貌早已翻天覆地。
如今,站在「十三五」末「十四五」初的重要歷史關口,貴州交通繼續當好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先行官」。
到2020年底,貴州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突破7600公裡,距離「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超過1萬公裡」目標只差2400公裡。「十四五」時期,總裡程「破萬」後,貴州將形成「6橫7縱8聯4環線」高速公路網。
內部,高速公路以貴陽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各縣市區;外部,貴州與四川、重慶、湖南、廣西、雲南已形成15個出省通道。互聯互通、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徹底縮短了貴州與其他省份的時空距離。與外界實現「高速對接」的同時,貴州逐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西南陸路交通樞紐」,串聯成渝經濟圈、長株潭經濟區、黔中經濟區等,為西部各省份優化資源配置創造了良好條件。
有了完善的「大動脈」,還要加密、暢通「毛細血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貴州高速公路網建設的腳步不會停歇。
一審:張思渝 王 琰 魯 禕
二審:郭紅宇 邵夢洋
三審:肖 露 譚 莉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