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戀」是令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的問題。它仿佛洪水猛獸般,家長們唯恐避之不及。那麼早戀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家長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首先,家長發現孩子有早戀跡象,要冷靜下來。先判斷孩子這是早戀,還是由於大人過分緊張將正常的男女同學的相互幫助當成了早戀。
家長不要太小題大做,不要孩子一有風吹草動,就杯弓蛇影般,將問題無限擴大,只要他們能把握分寸不影響學習和生活就好。要知道這種感覺是很不穩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很快無疾而終。
少男少女的情竇初開,相互之間的好感,其實很正常。特別一些在家裡得不到足夠的關心愛護和父母關係不好的孩子,對愛很是渴望,更容易陷入早戀。
因此父母一定要跟孩子好好溝通,對他們進行引導,並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這裡說的好好溝通不是只三令五申式地說不要早戀,早戀不好之類的話,而是要先走進孩子內心,讓孩子願意聽我們的話。
一下子對孩子說這些她不愛聽的話她會很難接受的,我們的制止,粗暴的指責,會觸發他的逆反心理,越不讓他做的事,他偏要做。除此之外,周圍人的反對和不認同,會給孩子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他會覺的自己很可憐,認為自己和那個人是苦命鴛鴦,是真愛。本來沒那麼深的感情,硬生生被外界給加深了。
那麼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呢?
建立情感聯結,與孩子共情,從孩子角度去思考問題,去理解他。
父母可以對孩子表示自己的理解,告訴他誰都有躁動的時候,尤其他這個年齡。同時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下我們自己的故事,說小時候自己也喜歡過誰誰誰,挺美好的。這樣就容易拉進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願意跟你說話。因為他發現原來爸爸媽媽跟他有一樣的經歷,覺得我們是懂他的。
當孩子願意跟我們說話了,我們的教育才能起作用,孩子才能聽進去我們的勸解。不願意聽,把父母看成敵人,再苦口婆心也沒用。
跟他講了自己故事後,問他幾個問題,讓他來回答。問他會不會因為戀愛,耽誤了學習?如果耽誤了學習,到時候沒考上好大學怎麼辦,會後悔嗎?到時候會把這個錯誤歸結於早戀對象的身上嗎?
給他展示下未來遠景和目前一些狀況可能會導致的結果。讓孩子知道,他們現在還小,不能只著於眼前的利益,應該要為未來考慮。如果真的很喜歡對方,那就要更要好好學習,讓彼此有個好未來,到時候可以更好的在一起。現在因為感情荒廢學業,能把握讓對方過上好日子嗎?能把握將來不後悔嗎?
重要一點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說這些,不是為了讓他分手,而是想讓他不要因為戀愛而荒廢學業,想要把這種感情轉化成學習的動力。這個時候就可以舉一些正反免例子佐證自己的觀點。
正面例子可以是我們中學時代班上就有幾對談朋友的,但是他們處理的很好,相互幫助,促進學習,結果高考成績都很不錯。反面例子可以是我們周圍的人早戀了結果成績下跌了,彼此都沒考上滿意學校,又分手了之類。
這樣其實已經到了聊天尾聲。孩子如果向我們保證自己不會影響學習的,那就可以讓他證明給自己看,證明戀愛不會對他有影響。如果他成績一直穩定在前幾名,或者達到多少名,就說明戀愛對他沒影響反而有促進作用,那你們就不會阻止。
如果孩子答應了,就可以跟他籤個協議,協議內容有:成績要一直穩定在多少名,保證不會做出格的事情,會保護好自己和對方。協議要以紙質形式呈現,跟孩子籤字畫押,協議上的獎勵個懲罰都要和孩子商量,徵求他的意見,尊重他的意願,即孩子自己要同意。
獎勵可以是如果孩子這個禮拜學校表現很好,作業也完成了,就可以讓他們出去玩,但時間不能超過幾小時之類。但同時懲罰是,如果孩子成績倒退了,那麼他們就一個月內不能見面和聯繫。
但父母還要注意一點是,既然已經答應孩子出去約會了,就不要再擺著一張臉,一臉不樂意的樣子。孩子已經按要求好好學習了,結果父母還是這樣子,孩子會覺得我們做父母的不遵守承諾,認為這個協議無效,覺得努力學習也是白費,反正還是得不到你們的認同。
至於平時呢,父母可以多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問下孩子想學什麼東西,可以帶他去學。當孩子有了更多事情去做了,在感情上的需求會越來越少。還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走走,比如爬山啊,運動啊之類,散發孩子的精力,而且這個過程中是很容易跟孩子相處的,可以打開心扉,說一些真心話。
總之,父母要要試著將這種不利條件,轉化為有利條件,讓孩子去學習,比如利用早戀這一點,去引導孩子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