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陪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參觀故宮博物院。這條新聞登上了當晚的《新聞聯播》頭條。雖然只是半天活動,中美兩國元首夫婦卻有點忙:喝茶、聊天、逛故宮、賞國寶、修文物、聽國粹……行程安排這麼緊有哪些深層次含義?
細節一:寶蘊樓喝茶聊天 禮尚往來蘊豐富「寶藏」
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故宮寶蘊樓迎接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兩國元首夫婦互致問候,親切寒暄,共同步入寶蘊樓落座茶敘。
寶蘊樓最初修建是為了保存文物,在中國傳統建築群裡,它十分獨特,是按照西洋建築樣式建造的,總建築面積為1646.9平方米。1913年,瀋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運到北京,當時京城缺乏保管文物的地方,所以臨時決定在故宮原來的鹹安宮舊址上建造一處庫房。
當時內務部和外交部協商後決定,從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中撥出20餘萬元建樓以存放文物。寶蘊樓始建於1914年6月,一年後全部竣工並交付使用。由於當時存放的文物多是金石玉寶和珍貴秘籍,價值不可估量,寶蘊樓因此得名,其石制匾額就在北樓正面。
由此可見,這裡和美國有很深淵源,暗示中美交往歷史悠久。
喝茶、聊天、串門是中國人交朋友的方式,許多事端著架子談不攏辦不好,但私下裡談笑中反而會化幹戈為玉帛。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最能體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風範,海湖莊園我們共同邁出積極一步,這回寶蘊樓我們又一起邁出自信的一步,中美關係蘊含著具大的「寶藏」,需要兩國合作開發。
細節二:故宮前三殿「和」味實足 以和為貴和諧長存
兩國元首夫婦沿故宮中軸線,依次參觀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體會著三大殿中文名稱中蘊含的「和」的中國文化傳統。
前三殿區位於故宮南部的正中,是北京城中軸線上最恢宏壯麗的建築篇章。這一區域分為三個巨大的院落,依次為太和門廣場、太和殿廣場以及三臺,自南向北排布在中軸線上。
內金水河橫亙於太和門外寬闊的廣場上,即如玉帶,又似巨弓。這裡座落著最尊貴、最宏偉、等級最高的宮殿。三大殿高踞於巨大的三層漢白玉石臺基上,形成紫禁城宮殿中央的巔峰。這裡不僅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區域,也是皇城和京城的中心。而就在昨天(11月8日),也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此次在故宮前三殿參觀,也是在向美國傳遞很強烈的信號:兩國之間需要合作而不是對立。世界很大,世界舞臺也非常廣,足夠容納中美兩國良性互動,和平友好共存。
細節三:文物醫院參與體驗 學會平心靜氣慢慢修復
兩國元首夫婦來到故宮文物醫院,先後觀賞了鐘錶、木器、金屬器、陶瓷、紡織品、書畫等文物修復技藝展示,現場參與書畫修復體驗,並共同觀看了珍品文物展。
11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陪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參觀故宮博物院。這是兩國元首夫婦觀看文物修復技藝展示。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文物保護修復負責文物的延年益壽,中國文物保護修復傳統手工技藝上千年來醫治著文物的病害,有很強的科學性,亦是多學科交叉滲透形成的一門科學,它需要應用現代分析檢測設備和技術。故宮官網已展示了9個科技實驗室4種修復技藝和8個修護室。
不同文物需要不同的修護手段,國際關係也是如此,時代再怎麼變,有些準則不會變。假如國與國之間有了摩擦,也需要及時「醫治」,應該積極需求科學方法遵從一定準則幫助恢復,防止因缺乏互信和政策上有差異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關係緊張。
細節四:欣賞景泰藍並「點藍」互動 在框架內合作繪就精美藍圖
兩國元首夫婦轉入暢音閣時,沿途欣賞景泰藍工藝精品和製作技藝展示並「點藍」互動。
景泰藍即中國銅胎掐絲琺瑯,乃純手工製作,工藝極其複雜。所謂點藍,即給胎進行上色,其法用金屬小鏟子把碾細了的釉色填入絲工空隙處。上色所採用的釉料以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物質經高溫燒制而成,質地很細,像是沙子,但不粘手。這樣的藍料,燒出來有如玻璃,流淌著晶瑩的光彩。點藍環節趣味性、優雅性、可參與度高,但也極為細緻、繁複。整件作品必須由一個團隊集體合作才能完成,這種安排,也從另一方面暗含了中美關係需要在一定大國框架內細心繪就,才能流光溢彩。
細節五:暢音閣賞國寶聽國粹 弘揚傳統文化展現文化自信
兩國元首夫婦在暢音閣共同欣賞京劇《梨園春苗》、《美猴王》、《貴妃醉酒》三個精彩劇目。
暢音閣戲曲館由暢音閣(戲樓)、扮戲樓(後臺)和閱是樓(觀眾席)組成,是一個完整的清代宮廷「大戲院」。暢音閣原為重大節慶演戲時所用,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現在人們看到的暢音閣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慶七年(1802年)和光緒十七年(1891年)先後進行過修繕,是清代乾隆時期所建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三層大戲臺。2017年9月19日,故宮暢音閣戲曲館經過提升改造後首次開館,故宮大戲臺時隔百年再開鑼,文物真正「活」起來。
十九大報告中數十次提到了「文化」這一關鍵詞。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京劇被稱為國粹藝術,作為融匯中國悠久文化傳統最具代表性的戲曲品種,以其內涵博大精深、唱腔韻味渾厚,成為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文化遺產。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覺,展現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京劇《梨園春苗》
京劇《美猴王》
京劇《貴妃醉酒》
文化立世興邦,為經濟外交和影響力擴展提供軟實力保護。這次「國事訪問+」級別的故宮行程安排如此緊湊,除了讓美國元首夫婦更近距離接觸了解中國文化,也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有自信、有內涵的中國。中美關係發展,既要經貿「硬」支撐,也要人文「軟」助力。元首外交引領,深化人文交流,必將為中美關係厚植土壤。(文/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