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日復一日,過著平凡的日子。
有一天,樵夫跟平常一樣上山砍柴,在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銀色的小鳥。銀鳥全身包裹著閃閃發光的銀色羽毛,樵夫欣喜說∶「啊!我一輩子從來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鳥!」於是把銀鳥帶回家,專心替銀鳥療傷。在療傷的日子裡,鳥兒每天唱歌給樵夫聽,樵夫過著快樂的日子。
後來,鄰人看到樵夫的銀鳥,告訴樵夫說他看到過金鳥,金鳥比銀鳥漂亮上千倍,而且,歌也唱得比銀鳥好聽。樵夫想著,原來還有金鳥啊!從此樵夫每天只想著金鳥,也不再仔細聆聽銀鳥清脆的歌聲,日子過得越來越不快樂。
終有一天,樵夫坐在門外,望著金黃的夕陽,想著金鳥到底有多美?此時,早已康復的銀鳥飛到樵夫的身旁,像往常一樣唱歌給樵夫聽。
樵夫聽完,只是很感慨的說∶「你的歌聲雖然好聽,但是比不上金鳥;你的羽毛雖然很漂亮,但是比不上金鳥的美麗」。銀鳥唱完歌,在樵夫身旁繞了三圈,然後告別,向著金黃色的夕陽飛去。
樵夫望著遠去的銀鳥,發現銀鳥在夕陽的照射下,突然金光四射,變成了美麗的金鳥;他夢寐以求的金鳥,就在那裡,只是,金鳥已經飛走了,飛得遠遠的,再也不會回來。
人常常在不知不覺之中成了樵夫,自己卻不知道,原來金鳥就在身邊。
樵夫沒有見過金鳥,只是盲目的去追求,從來都不想結果如何,因而忽略了銀鳥的存在,失去原來的快樂。其實,不論金鳥還是銀鳥,都有它的長處與短處,問題的關健是看你懂不懂得珍惜!人啊,要懂得知足!要相信,只要自己不放棄,珍惜身邊的一切,銀鳥,金鳥對自己來說都是一樣的!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當於平時,預為提防。則遇境逢緣,自可不發。倘平時識得我此身心,全屬幻妄,求一我之實體實性,了不可得。既無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煩惱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決方法也。
—— 印光大師
獅子峰
——重顯禪師
踞地盤空勢未休,
爪牙安肯混常流。
天教生在千峰上,
不得雲擎也出頭。
【賞析】
這是一首氣宇軒昂、雄傲蓋世的詠山明志詩。
首句寥寥七個字,將廬山獅子峰的氣勢表現得橫空蓋世:一「踞」一「盤」,如猛虎如神龍;而「勢未休」三字,表現得更是引人無窮想像。此等大氣磅礴之句,非大手筆難以企及。次句在內容上採用對比的手法,表現不與常流為伍的凜然氣概與猛烈的機鋒,巧妙地將詠物與言志融合在一起。三、四句續寫山勢的高峻:天生不俗,生在千峰頂上;不用雲託,照樣高出雲端。大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之豪情,有「我教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之激昂。
怪不得宋人評賞其詩:「胸懷灑脫,韻度自高,隨意所如,皆天然拔俗。」其《賦沖天鶴送僧》一詩也是氣度不凡:「側翼雄飛天勢闊,電閃星流太輕脫。南北東西相對看,千裡萬裡阿喇喇。」下面再錄一首《春日示眾》,以供賞閱:「門外春將半,閒花處處開。山童不用折,幽鳥自銜來。」
重顯禪師還作有許多著名的頌古偈,此處僅錄一首《長沙遊山頌》:「大地絕纖埃,何人眼不開。始隨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羸鶴翹寒木,狂猿嘯古臺。長沙無限意,掘地更深埋。」
雲封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