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湯媽媽公益慈善中心創始人湯崇雁
交匯點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作為疫情中心的武漢,醫護人員的物資消耗更是巨大。與此同時,全社會爆發出的公益能量令人讚嘆,2月10日早上6點多,蘇州工業園區湯媽媽公益慈善中心創始人湯崇雁微信告訴記者,幾經籌措的捐贈給武漢的31萬隻口罩,在經歷了漫長的近10天的收集、轉移倉庫、等待排艙位後,終於在北京時間2月10日凌晨,承接自費提供運輸的「英國天天歐洲物流」拿到了艙位許可,從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啟程飛赴中國,不日將到達武漢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手上。與此同時,湯媽媽為蘇州醫護人員從英國籌措的30萬隻口罩的審批手續問題,也出現了解決的曙光……
誰都不知道,為了這61萬隻口罩,湯崇雁都經歷了什麼。
每次同她微信語音,她都簡短地用幾個字回復,「忙!」「在忙!」「在搶訂單!」……聲音急促,嗓子嘶啞。
而更多的信息,只能從她的朋友圈截圖上獲得——
「求助!誰認識中國駐英使館的人,拜託!」
「2天沒睡,眼睛真的睜不開了,祝福我們的61萬隻口罩的命運吧」。
其實,湯崇雁的口罩爭奪戰從大年三十就開始了。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開始從武漢爆發後,湯崇雁就被朋友拉進入了一個武漢醫護人員的微信群,她驚訝於醫護人員口罩的匱乏。
隨即湯崇雁輾轉聯繫到了浙江義烏的口罩批發商,墊資45萬「搶」到5萬個口罩,然而只一個晚上,口罩就被其他人「搶」走,錢被退了回來。而此時,全中國似乎都「一罩」難求,湯崇雁只得將目光投向海外。
湯崇雁的丈夫是英國人,女兒也在英國讀書,於是由曹曉天、郭子舟、李為峰、林星輝以及湯崇雁女兒湯燕妮等自發成立的英國小分隊,開始在英國各大城市到處找口罩,最終他們在曼徹斯特一個醫療器械倉庫裡找到了充足的FFP3口罩(防護級別相當於醫用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
然而在英國買口罩,必須先付英鎊現金,於是眾人先合力墊付了3萬英鎊,剩下的,湯崇雁決定向丈夫約翰開口「借」。最終丈夫約翰從女兒湯燕妮和兒子湯傑克的教育經費帳戶裡拿出了4萬英鎊救急。
在晨昏顛倒的溝通、協調過程中,中英兩地8個小時的時差只給湯崇雁只有三四個小時的睡覺時間,為此她的身體幾乎快熬到了極限,許多陳年老病相繼復發。
但在所有糟心的事情中,只有口罩問題,才是最讓她懸心的。1月31日,所有61萬個口罩運抵倫敦希思羅機場,湯崇雁卻傻了眼。原來,彼時,幾乎所有去中國的航空公司都已停飛,在倉庫的61萬隻口罩,找不到可以承飛的航空公司。
最後關頭,英國天天歐洲物流找到南方航空倫敦辦事處,南航倫敦頂住各方壓力,為湯崇雁的口罩供免費艙位,並優先排序,終於經過近10天的等待,北京時間2月10日凌晨,她收到承運方通知,馳援武漢的31萬個口罩已經起飛,湯崇雁一顆懸著的心才安定下來。
而此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湯崇雁協調「英國華人愛心救援隊」 捐贈給武漢公安人員的4600個民用版FFP3口罩早已抵達武漢;更早前通過「人肉」方式帶回來的1000副手套、750個醫用外科口罩和80個FFP3口罩,也已經送達武漢同濟醫院。
現在,湯崇雁和她的「湯媽媽」公益組織為蘇州醫護人員籌措的30萬隻口罩的審批手續等問題,也在各方努力下得以積極推進,「只有飛機安全著陸的那一刻,我的煎熬才會緩解。」微信那頭,湯崇雁吐了一口氣說。
交匯點記者 徐寧 圖片由湯崇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