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識相點」!這句話乍一聽,感覺似乎很粗鄙。其實,這句話就是做人的一條寶貴經驗。這裡所說的「做人要識相」,意思是要看清形勢,不要任性而為。否則,老是做人不識相,早晚要栽跟頭的。

許攸不識相,被曹操藉故殺死
公元200年,積蓄了許久矛盾的袁紹和曹操終於在戰場上刀兵相見。曹操多次打敗袁紹,當時,袁紹駐軍陽武,沮授勸袁紹說:「我軍數量雖多,但戰鬥力比不上曹軍;曹軍糧草短缺,軍用物資儲備比不上我軍。因此,曹操利於速戰速決,我軍利於打持久戰。應當作長期打算,拖延時間。」
袁紹沒有採納。不久,袁紹大軍向前稍作推進,依沙丘紮營,東西達數十裡。曹操也把部隊分開駐紮,與袁紹營壘相對。曹操出兵與袁紹交戰,沒有取勝,又退回營壘,堅守不出。兩軍對峙中,曹操兵少糧盡,士兵疲憊不堪,百姓無法交納沉重的賦稅,紛紛背叛而降附袁紹。曹操聽從荀彧的勸告,於是堅守營壘,與袁紹相持。
這時候,袁紹的謀士許攸勸袁紹派一支隊伍輕裝前進,連夜奔襲,攻陷許都。佔領許都後,就奉迎天子以討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潰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顧,疲於奔命,一定可將他擊敗。
但袁紹不同意,堅持一定要先捉住曹操。正在這時,許攸家裡有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後大怒,就投奔曹操。
許攸給曹操獻計,要曹操先派輕裝部隊襲擊袁紹龐大的輜重車隊,出其不意焚毀他們的糧草與軍用物資,不出三天,袁紹大軍就會自行潰散。曹操依計而行,親自率軍前往,曹軍士兵都拼死作戰,大破袁軍,斬殺袁紹負責押送輜重的淳于瓊等,燒毀袁軍全部糧秣。
袁軍驚恐,全面崩潰。袁紹與袁譚等戴著頭巾,騎著快馬,率領八百名騎士渡過黃河而逃。曹軍追趕不及,但繳獲了袁紹的全部輜重、圖書和珍寶。袁軍殘部投降,全部被曹操活埋掉,先後殺死的有七萬餘人。
立下大功的許攸變得不識相了,一方面仗著和曹操是舊相識,另一方面仗恃功勞,態度傲慢,曾在眾人坐在一起的場合中,喊著曹操的小名說:「曹阿瞞,要不是我,你得不到冀州!」曹操笑著說:「你說得對。」但心裡感到不高興,後來找了個藉口殺掉了許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