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批覆:招商局集團、中遠海運集團交通強國試點這樣做

2020-12-14 中國港口網

近日,交通運輸部批覆同意招商局集團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交通強國建設方案,交通運輸部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對試點工作積極指導,在相關「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中加強支持。適時開展跟蹤調研、監測評估和經驗交流。在試點任務實施完成後組織開展考核、成果認定、宣傳推廣等工作。

招商局集團及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交通強國建設方案詳情如下:

交通強國建設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試點任務要點

一、貨櫃碼頭智能化升級改造

(一)試點單位。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深圳海星港碼頭智慧化升級改造。建設智慧互聯、智慧運營、智慧岸邊裝卸、智慧堆場裝卸、貨櫃碼頭作業管理、智慧水平運輸、智慧閘口、智慧決策分析、智慧計劃調度、智慧安全管理等15個信息系統。推進碼頭岸邊和堆場垂直裝卸的遠程操控、岸邊理貨環節和內部水平運輸的自動化、作業計劃和自動設備調度的智能化等。

2.大連港、營口港貨櫃碼頭智慧化升級改造。推進大連港堆場軌道吊單體及遠程控制系統軟硬體的自動化改造,推進營口港重箱堆場區雙懸臂軌道式貨櫃龍門起重機遠程控制改造,推進大連和營口兩港場地、變電設施、安全防護設施、車號識別輔助設施等智慧化相關附屬設施的升級改造。推廣應用貨櫃碼頭作業管理、智慧計劃調度等管理系統。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深圳海星港智慧碼頭建設,並投入運營。全面建成智慧計劃調度、智慧閘口、智慧運輸等智慧信息系統,實現傳統貨櫃碼頭作業模式由人工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完成營口港貨櫃堆場自動化建設並投入運營,實現重箱堆場場橋遠程智能控制。

通過3年時間,完成大連港相關碼頭智慧化改造升級並投入運營,實現貨櫃全自動作業及遠程人工幹預作業。海星港建設經驗在大連、營口港實現示範應用,形成一套可複製推廣的基於智能技術的傳統貨櫃碼頭升級改造技術體系和實施方案。

二、基於綠色能源的智慧高速公路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一)試點單位。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高速公路綠色能源應用。開展高速公路綠色能源建設模式與技術規範研究,制定高速公路路側光伏工程技術規範,探索建立綠色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開展綠色能源綜合服務模式與市場化電力交易盈利模式研究,建設基於分布式光儲系統的高速公路智慧能源服務平臺,促進綠色能源發用電產業一體化發展。開展路側工業級能源保障研究,推動高速公路路側電力能源供給從低可靠性到工業級高可靠性的轉變。

2.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安全智慧技術研發。推進智能化巡檢設備研發,構建空地一體公路基礎設施智能巡檢裝備體系。建立公路基礎設施養護決策模型,加強公路基礎設施運行狀態智能預測預警技術研發,構建公路基礎設施運行狀態評價體系,開發公路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運行維護支持系統。推進公路基礎設施智能聯網監測與監管平臺研發,建立區域公路基礎設施協同監測、評估預警的技術體系並加強推廣應用。

3.高速公路智慧運營管理。推進高速公路協同運營管理平臺研發,建立高速公路運營標準化協同管理體系。建立高速公路運營管理智能評估與輔助決策模型,推進路網運營數據全量閉環、交通事故智能化動態評估和管控策略自動優化配置。開展高速公路精準化開放信息服務系統研發,促進在途信息精準觸達出行用戶。開展高速公路智慧運營管理綜合平臺研發,建立一體化管理服務體系。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高速公路智慧能源服務平臺開發及京津塘高速工業級能源保障工程建設。完成高速公路基礎設施運行狀態實時監測、智能評估、運行維護等技術研發和集成。完成智慧公路協同運營管理平臺搭建,並在京津塘高速工程中推廣應用。

通過3—5年時間,高速公路綠色能源至少在10個省份得到廣泛應用,總結形成高速公路綠色能源建設政策建議及相關技術規範。高速公路基礎設施運行狀態實時監測、智能評估、運行維護等技術在高寒、高溫多雨、平原、橋隧密集路段等多場景得到推廣應用,重要高速公路基礎設施智能監測覆蓋率達100%,狀態異常預警準確率高於85%。智慧公路運營管理平臺在5個以上省份推廣應用,高速公路運營協同率大幅提高,實現安全管理智能化,運營管理精細化。

三、智能航運管理平臺與大宗貨物貿易運輸數字服務平臺建設

(一)試點單位。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智能航運管理平臺建設。

(1)智能能效管理模塊建設。制定船舶全航程下航行能效優化解決方案。開展船舶航速、轉速優化、汙底監控模型算法及集成應用研究,開發船舶智能能效優化系統,強化船舶航行能效多維度分析和優化管理,提升船舶運營效益。推進能效優化系統與岸端智能化航運管理平臺對接,加強對船舶的監控和管理,提升船隊整體運營水平。

(2)智能航行安全管理模塊建設。開展船上視頻安全監控方案、智能監控技術和算法研究,加強遠程在線視頻監控技術在船舶的應用。探索藉助機器視覺、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加強對海上船舶安全的主動把控、動態感知和事前防控,提升航運安全監控能力。建立船岸智能視頻安全監控和管理體系,豐富船舶安全管理大數據,促進船舶航運安全規範發展。

(3)智能航行監管模塊建設。推進「船、海、岸」生產信息、屬性信息和環境信息的數位化,加強海圖、海況、船位、航行、氣象一體化監控。依託地理信息系統(GIS)平臺加強航線管理、航區管理、電子圍欄、安全報警等數位化航行監管功能,開展全態勢船舶智能感知和大數據分析,實行岸基對船舶的一體化智能監控。依託招商輪船運營管理可視化平臺,推進平臺二期功能優化,加強大型船舶北鬥終端應用。

(4)數位化船舶安全管理模塊建設。依託招商輪船大型油輪船隊「安全質量環保管理系統」,研究設計船岸全流程貫通的數據驅動規則,推進流程驅動、船岸協同、過程可追溯的數位化管理,建立「船岸一體」數位化安全體系管理平臺。

2.大宗貨物貿易運輸一體化數字服務平臺建設。打造基於區塊鏈共識機制的航運產業鏈協同生態,搭建基於大宗貨物貿易運輸關鍵場景和核心數據的分析模型,建設覆蓋貿易運輸全場景的一體化數字服務平臺。完善平臺糾紛協商機制、管理機制和獎懲機制,構建高度協同的協作機制,創造高效協同的貿易運輸新生態。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智能能效管理實船驗證形成初步成果,推廣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完成智能航運安全管理重點場景的規則、算法研究。完成可視化平臺智能航行監管、安全質量環保管理系統建設,北鬥終端在船舶得到安裝應用。完成大宗貨物貿易運輸一體化數字運營平臺核心功能建設和標準制定,實現核心單證數據在供應鏈上的流轉。

通過3—5年時間,完成船岸一體智能航運管理平臺各項核心功能的集成建設。實現智能能效管理並在大型油輪等場景應用推廣。實現岸基對船舶運行的動態感知和精準管理,建成數位化全流程驅動的船舶安全管理體系,形成可推廣的智能航運管理典型經驗。實現大宗貨物貿易運輸一體化數字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形成貿易運輸數字服務平臺的建設標準體系,實現多業務場景推廣應用。

四、多式聯運一體化方案研究與應用

(一)試點單位。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1.研究多式聯運樞紐園區一體化解決方案。依託成都青白江鐵路港國際多式聯運物流園區,暢通輻射西部地區、服務「一帶一路」的國際物流大通道。依託湖南長沙金霞集拼箱中心,形成跨地區樞紐協同效應,暢通「石龍-長沙-歐亞」聯運通道。依託威海文登火車站多式聯運樞紐,創新多式聯運多支點集拼組織模式,打造日韓地區過境國際班列跨歐亞大陸橋集拼集運通道。依託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鐵路場站,打造國際班列集散樞紐,加強與境內主要樞紐的通道建設,增強境外通道回貨能力。

2.建設網絡貨運物流平臺。依託中外運網絡貨運平臺,整合公路運輸資源,推動公共資源網絡化,構建供應鏈物流服務公鐵聯運組織平臺。

3.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依託「中外運國際鐵路聯運提單」,結合中外運無船承運人提單實踐經驗,探索中外運多式聯運提單模式,優化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培育中歐班列境內、境外段的服務提供商和全程經營人。

4.建立「樞紐+通道+網絡」運營模式。在東北、京津冀、華中、長江經濟帶、華南等區域建設集散樞紐,推動公鐵水海多式聯運。依託「一帶一路」沿線既有網點和遼寧港口集團海外資源,推動國際物流通道建設。提升「站到門」「門到門」全物流服務能力,構建中歐班列、中亞班列、國內班列、海鐵聯運班列四大產品體系。加強在線招標、運力匹配、可視化跟蹤等一站式網絡綜合服務,探索「樞紐+通道+網絡」運營模式。

(三)預期成果。

通過1—3年時間,完成多式聯運一體化方案總體設計。湖南長沙金霞樞紐、成都青白江樞紐、中白鐵路場站樞紐、威海文登樞紐進入開工建設階段。

通過4—5年時間,建成2—3個多式聯運樞紐並投入試運營,多式聯運效果初步顯現。基本建成網絡貨運物流平臺,內部資源整合優化成效初步顯現。建成一批國際物流通道,常態化班列線路數量增長50%,形成中歐班列、中亞班列、國內班列、海鐵聯運班列等產品手冊,在一定範圍內應用「一單制」並成為全程經營人。網絡化集疏運體系建成,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端到端「樞紐+通道+網絡」多式聯運一體化解決方案。

五、長江綠色航運建設

(一)試點單位。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綠色洗艙站建設。依託枝江水上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建設洗艙躉船碼頭,以及汙水處理池、生活汙水調節池、含油汙水調節池等設施,提升洗艙能力和汙染物接收處置水平。

2.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升級。依託枝江水上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推動躉船碼頭建設。加強船舶受電設施建設改造,提升碼頭岸電供給能力。積極推進液化天然氣(LNG)動力船舶發展,適時配置LNG加注設施,強化碼頭服務功能。開展購物休閒、應急航修、配件供應、應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務,促進航運綜合服務區整體服務水平提升。

(三)預期成果。

通過3年時間,完成洗艙站建設,並投入運營。完成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升級改造,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實現自有的貨櫃、客運、幹散貨船舶受電設施基本全覆蓋全使用,LNG動力船舶初具規模,形成水上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設施建設、設備配置、工藝流程等技術標準。形成水上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營運模式、工作規程和安全作業要求等實踐成果。在綠色航運設施建設、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經驗。

六、高端郵輪自主設計與建造

(一)試點單位。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高端郵輪船型總體設計技術研發。開展郵輪總體結構、性能分析和安全環保等船型總體設計技術研究。推進郵輪異型結構、異構載荷特性及基於風險分析的郵輪結構安全評估技術研究。強化郵輪主題藝術和功能設計,開展中型郵輪美學、主題風格、藝術裝飾等研究。加強乘客舒適性分析,開展郵輪運動、振動噪聲、空調等舒適性數值仿真研究。

2.高端郵輪建造工藝與工程技術研發。加強薄板雷射焊接過程仿真、變形及殘餘應力控制、感應加熱校平工藝等薄板雷射焊接技術研究。加強郵輪建造工程管理,研究郵輪建造體系與管理模式,制定郵輪總體建設方案,搭建郵輪建造工程架構。推動極地探險郵輪研發與建造。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基本實現160客極地探險郵輪自主建造產業化,完成250客極地探險郵輪、600客新一代長江高端遊輪自主研發。形成一套覆蓋郵輪設計、建造的企業技術標準。

通過3—5年時間,完成5萬—7萬總噸中型郵輪自主開發。形成一套中型郵輪的基本設計圖紙,實現目標船型獲得主流船級社的原則性認可。郵輪總體設計技術水平顯著提升,國產高端郵輪自主設計研發能力明顯增強。

交通強國建設中遠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試點任務要點

一、綠色航運建設

(一)試點單位。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推進現有貨櫃、散貨、雜貨船舶受電設施升級改造,分步推動掛五星旗沿海航行船舶實施符合岸電要求的相關改造。推進港口岸電設施升級改造,重點推進連雲港新東方碼頭、泉州太平洋碼頭、武漢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碼頭等在建碼頭岸電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建立實施岸電使用制度,鼓勵船舶靠港使用岸電,總結岸電推廣經驗,提高岸電使用率。打造綠色航運樣板工程和綠色航線,積極推進40萬噸超大型幹散貨船航線岸電使用、津冀港口貨櫃和幹散貨船舶岸電使用、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電使用,形成綠色航運建設和推廣機制,完善相關標準規範。

(三)預期成果。

通過2年時間,完成35艘掛五星旗沿海航行貨櫃船舶、16艘散貨船舶、16艘雜貨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完成連雲港新東方碼頭等在建碼頭岸電配套設施改造4套。新建貨櫃船舶、散貨船舶全部加裝船舶受電設施,船舶靠港使用岸電艘次年均增加10%以上,自有船舶靠泊自有港口岸電100%使用,年替代燃料量8萬噸標準油,年減少二氧化碳25萬噸。綠色航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在綠色航運機制、綠色航線建設等方面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相關政策成果、技術標準等。

二、基於區塊鏈的航運商業網絡平臺建設

(一)試點單位。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加強航運數據共享。加強與航運產業鏈上下遊、政府監管部門及相關行業對接,推動航運數據互聯互通。依託區塊鏈技術,強化多方數據共享,推動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銜接。利用跨鏈存儲、去中心化和加密技術,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開展航運區塊鏈相關標準研究,推進航運數據安全制度建設。

2.優化航運服務流程。依託區塊鏈電子數據的可靠性和不可更改性,改造傳統航運服務模式和單證體系,建立多式聯運全程「一單制」,優化航運服務流程。

3.拓展航運物流服務。推動航運物流信息透明化與全程共享。優化庫存管理,促進供應鏈降本增效。基於航運物流全程可視化信息數據,提供物流徵信服務,創新航運物流信用監管模式。

4.發展供應鏈金融。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藉助區塊鏈技術,保證物權憑證的真實性、可承兌性和防偽性,打通供應鏈金融信息通道,加強供應鏈金融產品研發。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基於區塊鏈的航運商業網絡平臺初步建成,進口提貨單、提單等海運單證基本完成電子化,初步實現區塊鏈流轉。危險貨物全程監測監控、供應鏈金融產品開發取得有效進展。

通過3—5年時間,基於區塊鏈的航運商業網絡平臺基本建成,並實現航運領域多場景應用。航運物流實現「無紙化」「零接觸」,航運數據安全保障達到新高度。在航運區塊鏈建設方面取得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在海運全程單證數據、區塊鏈流轉流程、技術與接口標準、數據安全等方面形成相關標準規範。

三、貨櫃管理系統建設

(一)試點單位。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業務流程數位化。以運輸產品為中心,標準化、數位化貨櫃運輸業務流程,實現產品運輸全過程可視化。建立作業任務自動分配與自動監控工作機制,推進主動式、標準化和細節化管理,提升內部協同效率。

2.客戶服務數位化。客戶交互方式數位化。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預警功能和例外管理,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和業務操作效率,改善客戶服務體驗。

3.貨櫃管理系統建設。推動航運業務規則數位化,建立貨櫃艙位、設備資源預測分析模型,提升資產利用效率。依託大數據,加強船舶航速智能優化管理,減少能源浪費。以機器學習為重點,優化與模擬空箱調運配置,降低運輸成本。搭建智能決策平臺,自主研發算法模型,推動智能審批,提升市場及時響應能力。

(三)預期成果。

通過3年時間,基本建成貨櫃管理系統,並在外貿核心業務開展應用。作業任務自動分配、自動監控等機制逐漸完善,實現主動式、標準化和細節化管理,內部協同效率顯著提升。貨物運輸實現面向客戶的全程可視化和例外預警。實現對船舶航速的智能優化管理和對空箱的優化調運配置,能源、資產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建成智能決策支持平臺,市場及時響應能力大幅提高。

四、航運數據集成平臺建設應用

(一)試點單位。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海事大學。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搭建航運數據集成平臺。推動數據中臺建設,加強大型航運企業數據、市場行情數據和網際網路數據等整合。建設數據集成平臺及展示平臺,提高航運經營數據等業務的可視化程度。建設決策支持系統,提升科學管理水平。構建綜合經營分析系統,提供生產運營、投資、財務、安全和人力資源等多維分析和自助服務。加強數據質量、元數據和數據安全統一管理。

2.提升航運數據集成平臺能力。完善優化數據中臺、決策支持系統、綜合經營分析系統,打通數據壁壘、進行功能擴充,滿足各業務部門需求。搭建數據實驗室平臺,實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開展專項智能應用,提升擴展數據集市,新建投資、財務、採購等業務數據集市。擴展元數據、數據質量等數據管理功能。

3.加強智能航運應用。推動產業集群數據統一納入數據中臺,加強外部數據資源採集,拓展數據中臺服務功能。優化數據實驗室平臺,建立深度學習框架與知識圖譜,開展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分析與建模。擴建數據自助服務平臺,推動集團級數據資產自主應用。優化和擴展「團隊智能管理」「智慧輿情」等專項智能應用。優化數據管理功能,加強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數據自動化管理。研究構建航運指數體系。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完成航運數據集成平臺基礎建設,初步實現數據管理和服務功能。航運業相關數據積累量達到60TB,建成不少於3個模型算法的算法庫。

通過3—5年時間,航運數據集成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系統進一步優化,應用成效顯著。建成150個應用服務封裝,企業用戶數量超過300家,系統用戶數量超過2000人。建成不少於6個模型算法的模型算法庫,建成航運業行業指數體系。航運數據賦能服務航運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五、智能船舶發展應用

(一)試點單位。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二)試點內容及實施路徑。

1.船岸數據平臺開發。建設船岸數據中心。推動智能航運數據可視化監管應用中心建設,開發應用營運能效優化管控、機艙設備健康運維輔助決策、船舶結構安全評估、發電機運行監管等數據應用系統。加強行業數據共享銜接,暢通船岸數據通道,提升海事監管、船舶安全等數據支撐能力。

2.企業智能船舶標準制定。建立智能船舶運營安全標準和評估體系。制定船舶智能化設備系統配套標準。搭建設計船舶智能化系統架構。研究制定集團智能船舶通信協議與接口、數據傳輸與交換等相關標準。

3.新技術集成應用。依託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雷達及自組網系統,增強大型貨櫃船舶態勢感知能力,開展感知圖像識別及安全保障功能驗證。推進遠海、近海智能避碰及自主航行測試。加強貨物狀態監控與優化配載研究應用。

4.智能化方案應用推廣。完善新造船項目技術規格書,增加智能船舶符號,增設集成平臺、智能機艙、智能航行與智能能效等功能。研究制定營運船舶技改方案,增設智能船舶集成平臺、智能能效、智能機艙等功能模塊。強化智能船體結構應力監測能力,加快在大型散貨船、礦砂船、大型油輪、大型貨櫃船等船型中推廣應用。開展全船能效監測與優化控制,優化以機艙綜合能效為中心的能源管理模塊。

(三)預期成果。

通過1—2年時間,智能船舶應用水平初見成效,形成企業智能船舶相關標準,完成船岸數據中心建設,智能船舶運營數據共享水平有效增強,數據信息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通過3—5年時間,智能船舶應用水平顯著提升,智能船舶營運數據實現深度應用,海事監管、船舶安全、營運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智能化方案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建成不少於100艘標配智能船舶系統的智能化船隊。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獲交通運輸部批覆
    【TechWeb】12月16日消息,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5G智能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標誌著中國移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正式獲批。根據該意見,中國移動作為目前唯一一家獲批的通信運營商試點單位,將依託自身的行業影響力、豐富的運營經驗、網絡技術優勢以及全球最大的5G+高精定位系統,在5G智能交通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公路、智能航運領域的技術創新及應用等三個方面進行試點。
  • 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強國建設上海市試點任務要點
    (圖源網絡 侵刪)11月10日(30日公布),交通運輸部回復《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關於審批〈交通強國建設上海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申報表的請示》,發布了《交通運輸部關於上海市開展推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 部黨組與招商局集團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聯學
    11月23日,交通運輸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與招商局集團黨委中心組開展聯學,主題是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要論述,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部黨組書記楊傳堂主持學習。
  • 中國遠洋海運許立榮:助力交通強國——航運業的新航程
    疫情之下,作為國有特大型交通運輸企業和全球最大航運企業,中遠海運響應中央號令,按照國務院國資委、交通運輸部要求,調動全球資源,開闢陸、海、港綠色通道,風雨出徵、千裡馳援,為保障醫療民生物資運輸,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作出了積極貢獻。
  • 中遠海科:中遠海運集團10%股權擬無償劃轉社保基金
    10月31日,中遠海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科,002401)發布《關於間接控股股東部分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稱,中遠海科近日收到間接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集團」)轉來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向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交通運輸系統受...
    交通運輸系統52位同志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30個集體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5位同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1個基層黨組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強大力量,交通運輸部決定,廣泛開展向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交通運輸系統受表彰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學習活動。
  • 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攜手中遠集團已試運行三條國際郵件海運線路
    4月10日,搭載著7噸中國郵政國際郵件的中遠海運的貨輪從上海出發駛向紐西蘭。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多家航空公司大範圍減航的突發狀況下,繼中歐班列鐵路運郵之後,中國郵政保證國際郵件正常發運作出的又一有益探索。
  • 「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
    12月7日,「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試驗基地)正式揭牌。此前,交通運輸部於11月25日印發《關於公布2020年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認定名單的通知》,由中遠海運港口牽頭,上海海事大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廈門遠海碼頭等單位共同參與的「自動化碼頭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成功獲得認定。
  • 中遠海運集團綜合物流總部項目落戶天津空港
    「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21日在天津成立。  此次落戶天津空港經濟區的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由原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中海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和中海船務代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整合而成,擁有自主研發的「公路大件運輸決策系統」、「大件貨物滾裝上下船計算機模擬系統」、「飛機大部件跨洋運輸技術」、「多式聯運—大集中貨運主幹信息系統」等國家級專利,保持著國內大件運輸領域的最重、最寬、最長、最高重大件運輸記錄,同時在中國境內30個省、市、自治區及海外
  • 龍頭企業交通強國試點方案密集獲批!5G和智慧成為關鍵詞
    本月以來,交通運輸部公開發布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四家央企的交通強國試點實施方案。  從四家企業的試點方案來看,「5G」和「智慧」成為關鍵詞。這意味著交通行業的智慧化升級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 專家建言航運數位化發展:打造一批交通強國建設示範帶動項目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國際海事組織海事親善大使徐祖遠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當前航運數位化面臨著缺乏相應法律規範、行業間利益合作缺乏保護等問題和挑戰,建議推動數據資產法律法規和價值評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航運界要構建可對接的統一標準,新基建和智能航運發展要一體化規劃。建議探索組建長三角智能航運創新發展智庫。
  • 領海集團董事長王建軍榮登「最受航運界關注的100位中國人」榜單
    > 16 謝春林 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7 楊志堅 中遠海運貨櫃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 24 馮波鳴 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交通運輸部部長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上海海事大學教授
  •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雲南「施工圖」獲批覆!涉及這些公路、鐵路...
    12月11日交通運輸部網站發布關於雲南省開展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原則同意在5方面開展試點: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網頁截圖交通運輸部關於雲南省開展大滇西環線交旅融合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關於建設交通強國雲南試點任務實施方案的請示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大連海事大學舉辦招聘會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9月14日上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2021屆航海類專業畢業生校園招聘宣講會在大連海事大學中遠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是大連海事大學恢復校園現場招聘活動後的首家進校單位。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等11家子公司在招聘會期間進行了現場簡歷收取與面試。此次招聘計劃為海大2021屆航海類專業畢業生提供了500個工作崗位。
  • 交通運輸部表彰精神文明建設先進
    170.中國船級社   171.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中遠集團   172.連雲港遠洋流體裝卸設備有限公司   173.上海中遠物流重大件運輸有限公司   中海集團   174.中海貨櫃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175.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貨輪公司
  • 蘇美達集團與中遠海運物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北京2017年11月24日電 /美通社/ -- 11月20日,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美達集團)與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物流)就強化雙方在清潔能源、國際物流等方面的合作正式籤署戰略協議。
  • 三項制度改革案例:中遠海運集團的實踐與創新
    文|趙毓涵(知本國企混改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億億 2015年12月,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共同實施聯合重組。2016年正式成立中遠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海運集團」)。自改革重組以來,中遠海運集團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挑戰,各項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連續虧損多年的航運主業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實現了扭虧為盈,經濟效益實現穩步上升。通過進行三項制度改革,逐漸建立與企業實際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選人用人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實現關於全面深化國企改革「2+N」模式。
  • 天津港集團與五家交通運輸部駐津單位攜手: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港集團與五家交通運輸部駐津單位共同籤署《交通運輸部駐津單位服務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協議,天津海事局、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中國船級社天津分社、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共同攜手天津港集團
  • 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李先生自2010年11月起出任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股票代碼:601872)的董事長。李先生自2010 年10 月起出任招商局國際(香港股份代號:144)的副主席及執行董事。李先生現時兼任招商局集團董事及總裁職務。
  •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2021屆航海類專業畢業生校園招聘會走進我校
    9月14日上午,中國遠洋海運集團2021屆航海類專業畢業生校園招聘宣講會在中遠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是學校恢復校園現場招聘活動後的首家進校單位。他說,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與我校有著多領域的合作,專業及學科發展方向的契合度較高。學校肩負為海洋強國、交通強國戰略培養高級人才的使命。希望同學們養成讀書和鍛鍊身體的習慣,堅守專業領域,堅持實幹興國,將個人事業追求與國家民族事業的發展有機結合,實現人生的遠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