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際壟斷 氟矽材料走在世界前列

2020-12-23 魯中晨報

東嶽集團高分子公司外景(全球最大的聚四氟乙烯生產基地)。 通訊員 康泰森 攝

記者 孫銀峰 任靈芝 通訊員 於超

現代工業發展對於材料需求越來越廣,材料本身的物理屬性已經不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圍繞材料的分子結構進行探索,試圖通過打破原有材料的分子結構,用一種或者幾種分子結合成具有多個重複單體單元的大分子成為趨勢,有機高分子材料應運而生。

淄博有機高分子工業起步可以溯源到60多年前,隨著齊魯石化煉化工業投產而起步,從第一代合成橡膠到如今的聚烯烴、聚氨酯、氟矽、工程塑料四大有機高分子新材料產業集群。近年來,淄博市科技局以突破核心技術和培育高端產品為主攻方向,通過新材料論壇、院士專家行等招才引智方式推動了有機高分子材料的跨越式發展。通過持續增強高端產品研發能力,完善和優化產業鏈條,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打造國內領先的有機高分子材料產業高地,以山東東嶽集團(下簡稱東嶽集團)為代表的氟矽材料更是走在世界材料界前列。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東嶽的崛起,淄博市順勢而為,積極布局氟矽產業園,由一個企業為先導建起一座全產業鏈科技園的設想,從圖紙變成現實。到2020年,以氟矽、聚烯烴、聚氨酯材料和工程塑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將達到2000億元規模,成為淄博工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增長極。

合成橡膠開啟高分子應用之門

山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教授李愛香告訴記者,高分子概念的形成和高分子科學的出現始於20世紀20年代。1920年,德國科學家Staudinger提出了高分子的長鏈結構,形成了高分子的概念,從而開始了用化學方法製備合成高分子的時代。中國的高分子研究起步於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於1950年開始了合成橡膠和纖維素化學的研究工作,開啟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淄博有機高分子材料應用有著悠久歷史,1966年齊魯石化煉化工業體系開始建設,之後陸續開啟了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合成纖維等高分子材料的生產。據齊魯石化橡膠廠相關人士介紹,1976年12月15日,由我國自行開發、設計、製造的齊魯石化年產15000噸的順丁橡膠裝置建成投產,經過多次工藝和技術改進,目前齊魯石化橡膠廠是國內主要合成橡膠生產基地之一,設計生產能力達到了30萬噸/年,擁有順丁橡膠、丁苯橡膠等系列產品和牌號。齊魯石化橡膠廠自建廠到現在累計已生產合成橡膠619萬噸,其中順丁橡膠146萬噸、丁苯橡膠473萬噸,是國內累計生產合成橡膠最多的企業,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齊魯橡膠」品牌成為國內合成橡膠的頂尖品牌。

在齊魯石化的帶動下,合成橡膠的生產和產業鏈延伸,有了很大進步。隨著化工產業的發展起步,淄博有機高分子材料逐漸成為一個重要工業門類,成為了工業發展進步的階梯。

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和優秀企業多年來致力於拉長產業鏈,從產業鏈頂端布局著手,致力於攻克技術壁壘,做民族工業奠基者和開拓者,有機高分子產業在淄博大放異彩。

離子膜「中國心」打破國際壟斷

東嶽集團就是這樣一家企業,經過31年艱苦創業,已成長為中國氟矽行業龍頭企業、亞洲最大的氟矽材料產業園區,在新型環保製冷劑、氟矽高新材料、離子膜等方面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提到東嶽集團,不少人都知道他們有兩大「鎮國之寶」,一個氯鹼離子膜,一個燃料電池膜。兩張膜有什麼奇特之處?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用12個字概括:薄如蟬翼,貴比黃金,重於泰山。

他將離子膜的研發上升到國家工業安全的高度,給予關注和支持。據了解,氯鹼離子膜是「離子膜法制鹼」的電解關鍵材料,燒鹼被廣泛應用於印染、紡織等許多行業,是名副其實的「化工之母」。全氟離子膜作為關係國家經濟安全和未來能源利用的世界性難題,幾十年來一直被美、日壟斷。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就專門立項研製這種膜,但始終沒能掌握這一技術。東嶽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聯手攻關這一項目,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山東省高新技術一號工程舉全省之力支持下,八年磨一劍,攻克了這一世界級科技難題,結束了我國氯鹼工業受制於人的歷史,使中國氯鹼行業從此有了「中國心」。這一項目被攻克後,離子膜進口價格下跌50%以上,國家發改委因此下發通知全面淘汰非離子膜工藝氯鹼落後產能,年節電54億度,節約標準煤21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38萬噸。

燃料電池膜更是引領了當下乃至未來的能源革命。

隨著環保形勢的日益嚴峻,太陽能、氫能、風能等新型環保能源成為人類的必然選擇。東嶽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通過科研攻關,又攻克了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材料氫燃料電池膜。之後,在奔馳、福特聯盟(AFCC)的全球招標中勝出,雙方合作進行量產氫燃料電池車的穩定性、適應性和經濟性科研攻關。歷時3年,東嶽燃料電池膜測試行車裡程達到6000小時,全球領先,將用於奔馳的量產氫燃料電池車中。這對我國佔領燃料電池車世界科研製高點,推動全球清潔新能源電池車產業化進程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東嶽集團新組建的未來氫能公司已正式運營,將發揮氫燃料電池膜技術優勢,全力推動這場能源革命。

單個公司引領一個產業高地

據東嶽集團董事長張建宏介紹,東嶽集團所從事的氟矽材料產業,對促進我國製造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國發展尖端高科技產業的基礎性、先導性和關鍵性材料,是國防、航空航天等尖端領域,以及我國綜合國力、人民群眾生活所需的關鍵材料,被列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扶持。

為確保國家工業安全,推動產品研發,東嶽集團明確提出「兩個替代」,一是國產化替代,利用本土優勢進行高端氟矽材料「本土保衛戰」,將國外同類產品擠出國內市場;二是替代傳統的中低端材料,對事關航天航空、軍工、大飛機、高鐵、電子、建築等關鍵領域提供強有力的新型材料支撐,全力打造了以新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為核心產業的氟矽高新技術產業鏈和產業群。

據介紹,近年來,東嶽集團不斷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拉長和延伸氟矽高新技術產業鏈,發展下遊高附加值產品。建成了7.5萬噸單體和5.5萬噸「塑料王」聚四氟乙烯裝置,生產能力居世界首位,並向氟塑料、氟橡膠等高性能材料領域全面發展,達6大類80多個品種。東嶽25萬噸有機矽和深加工項目,躋身國內行業前三強,有上百項創新成果。東嶽的「塑料王」聚四氟乙烯新品「18A-30」與國內的嘉日公司聯手,經過第三方加速老化實驗和一年多試用,成功應用於「復興號」高鐵的車廂間頂部耐磨板,替代原橡膠材料,壽命提高2倍以上。在國家大飛機C919項目中,東嶽F206分散樹脂與其他企業合作,承擔了密封材料國產化替代子項目。

緣於東嶽集團在中國氟矽行業的領軍地位和對氟矽產業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去年6月30日,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中國氟矽有機材料工業協會主辦,桓臺縣人民政府、東嶽集團承辦的首屆中國氟矽產業發展大會在淄博成功召開,發布了首屆中國氟矽產業發展大會宣言。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於海田表示,全市將著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加大氟矽產業發展力度,著力打造千億級氟矽材料產業園區,努力為我國氟矽產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據淄博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淄博市將依託東嶽集團產業配套優勢和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圍繞新能源、環保對氟矽材料的需求,加大有機氟、有機矽下遊高性能氟矽油、氟矽橡膠、氟矽塗料等開發力度,形成多品種、高端化、系列化產品,佔領行業制高點。提高單體生產技術水平,積極布局高附加值的氟矽複合改性材料、氟矽功能材料、氟矽精細化學品等技術研究。

四大產業集群承載2000億期待

有機高分子材料在淄博的研發和應用遠不止這些。

基於良好的工業基礎,淄博市正依託齊魯石化、金誠石化等企業發展聚烯烴材料,全面提高聚乙烯、聚氯乙烯碳五和碳九石油樹脂等規模成本優勢和技術裝備水平,大大拉長了石化產業鏈。通過系列精細化工項目的構建,重點發展耐高低溫、高強度、具有特殊性能和高附加值的改性聚烯烴材料,加快開發丙烯酸酯橡膠及彈性體、稀土異戊橡膠等高品質合成橡膠,積極引入高性能碳纖維等先導方向項目。

在聚氨酯材料建設方面,依託藍星東大、一諾威等企業,鞏固聚醚預聚體等傳統優勢,積極推動聚氨酯硬泡組合聚醚及相關製品和聚氨酯彈性體等新型聚氨酯材料做大規模,加快低VOC聚氨酯、高阻燃聚氨酯等研發和產業化,推動聚氨酯產業高端化、差異化、定製化發展。優化化學發泡新工藝,儘快突破異氰酸酯等先進技術,加大環氧丙烷環保新工藝引進和研發力度。

工程塑料材料方面,依託海力化工等企業,重點推動尼龍6、尼龍66、ABS材料等系列產品做大做強,開發高端PA塑料、薄膜等產品,推動聚碳酸酯及共混改性材料、超透光學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D列印用高分子材料等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推進丁二烯直接氰化法合成己二腈工藝優化和產業化,構建完善工程塑料(聚醯胺)產業鏈。

一批規模較大、特色鮮明、配套齊全的產業體系,培育出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創新能力強的骨幹企業。通過突破一批引領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材料和技術,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據淄博市科技局相關人士介紹,到2022年,全市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000億元,集中打造氟矽、聚烯烴、聚氨酯材料和工程塑料四大500億級化工新材料集群,促進材料大市向材料強市跨越。

相關焦點

  • 薩摩亞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浙江中天集團氟矽材料有限公司臺商...
    薩摩亞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浙江中天集團氟矽材料有限公司臺商李國鎮分別到愛輝區考察 時間:2008-05-23 19:26:00  來源:黑河市招商局 薩摩亞永和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臺商董事長林炳生一行5人到愛輝區考察與愛樂莎亞乳業有限公司陳穎總經理進行了洽談
  • 淄博東嶽氟矽材料產業園:沿鏈招引成產業集聚「倍增器」
    6月2日,在位於淄博市桓臺縣的東嶽氟矽材料產業園內,一座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正在緊張建設中,預計7月份建成,年銷售額超3億元的廣東佛山元通膠粘實業有限公司將在這裡落戶。元通公司是山東東嶽有機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十幾年的老客戶,去年該公司成為東嶽集團沿鏈招引投資商之一。從客戶到投資商,元通公司負責人陳悅武表示,在淄博建廠看中的是穩定的上遊供貨源和就近的市場開發便利。山東新廠預計年底前投用,第一年產能將達3萬噸,主攻東北市場。
  • 中國自研資料庫打破西方壟斷:阿里成績打破甲骨文九年壟斷,性能2倍...
    打開APP 中國自研資料庫打破西方壟斷:阿里成績打破甲骨文九年壟斷,性能2倍於第二名 新智元 發表於 2019-10-08 11:10:26
  • 打破釹玻璃燈泡技術壟斷 海鹽鳳凰叫板世界巨頭
    打破釹玻璃燈泡技術壟斷 海鹽鳳凰叫板世界巨頭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17日 12:58:34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一直為世界照明業巨頭——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所壟斷的釹玻璃燈泡生產技術
  • 有機矽材料的分類與用途
    有機矽材料主要是指以=Si-O-Si=為主鏈的一類聚合物,具有優異的、能長期既耐高溫又耐低溫、耐臭氧、耐候、介電性能好的高分子材料。在20世紀4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過50多年研究開發,已發展成包括有各種含矽低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量液態、彈性體和樹脂等一大門類化合物。
  • 打破技術壟斷壁壘 諾唯贊力爭成為國內生物行業領導者
    打破國際巨頭生物技術壟斷壁壘諾唯贊力爭成為國內生物行業領導者 南報網訊 經過七年的發展,致力於體外診斷、高通量測序建庫和分子生物科研試劑領域的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諾唯贊」)重視人才發展,研發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濟南企業實現核電關鍵儀控裝備國產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我國是核電大國,核電技術居世界前列,但核電儀控設備等控制系統核心技術卻被國外長期壟斷。這為打破核電控制系統核心技術的國外壟斷,實現核電關鍵儀控裝備國產化,具有裡程碑意義。美核電氣(濟南)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唯一擁有中國三大核電集團——中核、中廣核和國電投集團一級儀控類合格供應商資質的民營企業。
  • 打破海外品牌壟斷 中國終於造出0.01聚氨酯安全套
    5月20日中國首款薄至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中川001品牌正式發布,並且京東全球同步首發,一舉打破國外品牌壟斷聚氨酯保險套市場的局面。一個小小的安全套生產起來有多難?據了解,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看起來很小,但對特殊材料、精工加工水平要求卻很高,屬於高精尖技術內核。在中川001問世之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兩家公司掌握聚氨酯保險套生產技術。
  • 國產國際先機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發布 成功打破國外壟斷
    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據悉,此次公開發布的NNW-FlowStar軟體,為國家數值風洞工程套裝軟體中的一款,專注於航空航天領域複雜氣動特性分析和多體運動仿真,凝聚了該中心科研人員近20年的軟體研發和複雜工程問題應用經驗,氣動力預測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國計算流體力學領域從In-house代碼向工業軟體邁進的重要成果。
  • 中國強化型人工真皮產品進入臨床試驗 有望打破國際壟斷
    中國強化型人工真皮產品進入臨床試驗 有望打破國際壟斷 2017-10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燒傷科主任韓春茂感慨,歷時18年,其團隊與多家科研院所合力研發的「人工真皮」,終於到了臨床試驗階段,這意味中國有望打破國際市場對「人造真皮」生產技術的壟斷,大幅降低國內PGA(聚乙酸乙酯)及其共聚物纖維和相關製品的生產成本。
  • 氟化工中附加值最高的領域:含氟精細化學品現狀及發展分析
    ;   2) 研究定向氟化劑含氟基團引入技術,開發新型氟化試劑、含氟合成砌塊和含氟官能化試劑,實現低成本合成;   3) 研究高效分離除雜技術,滿足電子級、醫藥級領域對產品品質的要求;   4) 研究近終端系統性應用、副產物回收轉化再利用技術,打破上下遊合作不緊密的現狀。
  • 打破國際壟斷 瑪西普開啟千億元伽瑪刀市場空間
    據了解,美國孟菲斯衛理公會大學醫院為全美排名前5的醫院,而瑞典醫科達則為瑪西普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此舉被市場視為中國企業打破國外企業壟斷的標誌性事件。「瑞典的醫科達把伽瑪刀做成了一個貴族產品。」
  • 全國勞動模範喻樂康:用極致工匠精神打破壟斷
    中新網長沙12月8日電 題:全國勞動模範喻樂康:用極致工匠精神打破壟斷  作者 丁未  他,34年來始終堅守,突破超大型塔機關鍵技術瓶頸,打破了國外壟斷並實現「中國製造」批量出口; 他,在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領域發揚「工匠精神」,推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他就是中聯重科建築起重機械公司副總經理、研究員喻樂康。
  • 97件專利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張文麗 杜 英 「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走出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示範到產業化應用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之路,打破了高端醫療器械的國際壟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97件專利突破封鎖 「儘管起步晚於國際近20年,但核心束流強度和品質等技術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突破了國際技術封鎖,研發的『迴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裝置,周長居世界同類裝置最短。」肖國青介紹,裝置攻克了高可靠、高穩定、高精確度小型化醫用加速器核心關鍵技術,授權國際國內專利97件。
  • 打破日本壟斷!中國終於造出0.01極薄安全套-日本,中國,安全套,避孕...
    5月20日中國首款薄至0.01水性聚氨酯保險套中川001品牌正式發布,並且京東全球同步首發,一舉打破國外品牌壟斷聚氨酯保險套市場的局面。一個小小的安全套生產起來有多難?據了解,水性聚氨酯保險套看起來很小,但對特殊材料、精工加工水平要求卻很高,屬於高精尖技術內核。在中川001問世之前,世界上只有日本兩家公司掌握聚氨酯保險套生產技術。
  • 蘇州國際科技園的中國芯:中科融合「AI+3D」核心科技打破國外壟斷
    蘇州國際科技園的中國芯:中科融合「AI+3D」核心科技打破國外壟斷 來源:財訊網 • 2020-12-01 10:03:42
  • 中天東方氟矽發生火災,有機矽價格或進一步上行
    來源:一財網11月9日衢州發布消息稱,2020年11月9日11時25分左右,衢州中天東方氟矽材料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事故。第一財經記者致電中天東方氟矽材料有限公司,電話被多次掛斷。根據衢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關於2019年度全市安全生產工作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中天東方氟矽材料有限公司獲得了2019年度衢州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集體的稱號。
  • 「世界第一才女」堅持回國造芯,打破美國高端光通信晶片壟斷
    還記得那個曾經獲得世界首個物理奧賽金牌的天才少女嗎?留學畢業後的她回國創業,如今打破外國外的技術壁壘。她就是毛蔚,一個讓人激動人心的名字。「世界第一才女」奪競賽金牌,獲清華大學橄欖枝1995年7月7日上午,第26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在澳大利亞舉行
  • 華為高薪聘博士攻關有機矽材料
    公開信息顯示:電子封裝材料配方研究涉及多個功能性有機矽材料,目前全部由國外三大有機矽巨頭壟斷。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1.9萬億元,國產替代空間巨大。美國持續制裁華為、中芯國際,使得國內晶片產業鏈加速去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