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國慶節遊人數量超過故宮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張舵、張旭)北京市假日旅遊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日發布統計數據,21家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76.41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28.81%。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接待遊人數量超過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等京城著名旅遊景點。「奧運效應」使北京「十一」期間旅遊市場出現井噴態勢。
數據顯示,1日故宮接待12.42萬人,同比增長54.63%;八達嶺長城接待6.83萬人,同比增長15.7%;頤和園接待9.1萬人,同比增長72.35%。截止到1日15時,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接待19.46萬人,9月30日全天接待26.22萬人。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是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後的第一個黃金周,也是我國實行長假制度以來的第23個黃金周。2008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向世界成功展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良好形象,而且使作為主辦城市的北京引起了世界的矚目。
今年「十一」是奧運會結束後的第一個黃金周,也是國內外遊客釋放旅遊激情、參觀奧運場館的最佳時間;作為主賽場的北京奧運場館,無論從建築本身還是其代表的意義來說,都對遊客有著巨大吸引力。
根據北京市有關部門的預測,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北京接待遊客量將達到700萬人次,同比增長40%。
「十一」期間北京公交系統客運總量將達到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4.75%。記者了解到,針對奧林匹克公園這個旅遊新熱點,公交系統安排了60條公交線路。
此外,9月28日至10月5日,除13號線、機場線、8號線以外,北京其他地鐵線路將延長運營時間30分鐘,尖峰時段還縮短列車間隔時間。對客流較大的車站和換乘站,將增派工作人員疏導,採取放慢檢票速度、地面售檢票、臨時封閉車站、進出站分流等措施控制客流。
國慶節再現「奧運熱潮」
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記者王子江)湧動的人潮、五彩的奧運旗幟、精彩的音樂噴泉、喧鬧的福娃彩車……國慶節,奧林匹克公園裡似乎重現了奧運會期間的熱鬧景象。
如果不是缺少了「鳥巢」上方燃燒的奧運會火炬,即使奧運會期間每天都在奧林匹克公園工作的記者一開始也很難分辨出是否是奧運會又回來了。帕運會期間,公園內所有的奧運會標誌全改換成了帕運標誌,為了迎接國慶假期,這些標誌,包括路燈杆上的彩旗,都更換了回來,使奧林匹克公園恢復了奧運主題。
當然也有不同的地方,奧運期間嚴格的安保措施已經取消,在地鐵北土城站換乘奧運支線,可以直接憑奧林匹克公園門票換乘,不需要出站繞行到安檢口,因此比奧運會時更加方便。觀眾還可以自己攜帶食品飲料進入公園,沒有了奧運會和帕運會期間的限制。
家住海澱區的陳女士在奧運會期間曾兩次來過奧林匹克公園,國慶假期前,她在網上偶然得知,可以從居委會領取參觀票,她急忙趕到所在的北太平莊居委會領了三張票,一家人再次來到了「鳥巢」前。「今天我又重新找回了奧運會的那種令人激動的感覺,以後希望有機會就來看一下,哪怕在景觀大道上散散步,心情都不一樣。」她說。
作為北京新的地標,「鳥巢」和「水立方」也吸引了眾多的外地旅行者,來自山東淄博的李向東前一天剛參觀完了故宮,1日就帶著全家來到了奧林匹克公園。「我覺得了解故宮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礎,但來到『鳥巢』和『水立方』,看一眼就能給你造成衝擊。」他說。
這也是李先生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更喜歡「鳥巢」和「水立方」的原因。「奧運會對他的影響太大了,因此與故宮相比,他更喜歡這裡。」李先生說。
據報導,9月29日「十一黃金周」奧運場館對外開放的第一天,以「鳥巢」、「水立方」為代表的奧運中心區成為長假首日接待遊客最多的地方,共迎客15萬人次,結束了自有「黃金周」假日以來故宮接待量一直居首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