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堅守「綠色底線」 不觸碰「生態紅線」

2021-01-11 央視網
旅遊業:堅守「綠色底線」 不觸碰「生態紅線」

原標題:

  位於江蘇省東臺市的江蘇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綠樹掩映,空氣清新,遊客徜徉林海,盡享優良生態帶來的民生福祉。孫家錄(人民圖片)

  如今,與遊客人次多少、旅遊收入高低相比,能否堅守「綠色底線」、不觸碰「生態紅線」日益成為衡量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指標。
 
  日前,有媒體報導,近年來,重慶民宿行業井噴式發展,但與此同時,部分民宿存在違規侵佔林地的問題,環保學者指出「民宿不能靠踩踏生態紅線賺錢」。
 
  據新華社7月14日消息,針對兩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的草原問題,內蒙古進行全力整改,全面排查治理礦山開採破壞草原、旅遊無序開發侵佔草原以及過度放牧等問題,拆除草原違規私搭亂建蒙古包1.1萬餘座,推動了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今年5月1日,海南省澄邁縣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印發《關於暫停富力紅樹灣項目商品房銷售的通知》,起因是這一宣稱為「高端原生態」的旅遊項目破壞了周邊的紅樹林。
 
  綠色基因需要呵護
 
  長期以來,相較於其他產業,旅遊業能源消耗較低、汙染環境較少,因而有「綠色經濟」之稱。但這並不意味著發展旅遊業一定不會帶來環境問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興斌指出:「無數事實表明,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一樣,其開發建設必定要損耗一定的自然與文化資源。雖然與開礦建廠對資源消耗與環境破壞方式有所不同,但若不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發展旅遊業同樣會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造成破壞,甚至是永遠不可修復的災難性後果。」
 
  事實上,如何平衡旅遊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早已引起各國關注。1998年,《可持續旅遊發展憲章》頒布,強調旅遊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之上;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出,旅遊業綠色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改善人類福祉和社會公平,同時顯著降低環境風險和生態不足」。
 
  目前,我國各地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康養旅遊、綠色旅遊等方興未艾,它們無不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先決條件,「好生態」是最大賣點。因此,守護好旅遊業的綠色基因,實現旅遊產業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社會和旅遊業界的共識。2014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實現旅遊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轉變,從而實現旅遊產業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倡導綠色旅遊消費、實施綠色旅遊開發、加強旅遊環境保護以及創新綠色發展機制。
 
  綠色之路走得更遠
 
  今年6月,暑期旅遊高峰到來前,張先生卻將自家位於北京房山十渡風景區附近的農家樂關停,打算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張先生介紹,今年初,他專程去浙江臨安、莫幹山等地考察民宿發展,發現自己經營的農家樂在設施、理念上都已落後。「我考察的許多民宿都已採用節能、節水設備,家具全部採用環保材料,尤其重視民宿戶外的植被養護。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對於錯過今年的旅遊旺季,張先生很有信心地表示:「我相信進行綠色改造後,我的農家樂能發展得更好!」
 
  不僅旅遊經營者逐漸意識到綠色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旅遊企業、旅遊目的地也在進行一場場「糾偏」。我國旅遊業發展至今,曾經有過粗放式發展、以資源換效益的階段,儘管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經濟收益,卻註定不能長久。
 
  雲南大理風光優美,也是國內旅遊業較早打響名氣的地區之一,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休閒、度假。2018年底,洱海岸邊多家民宿被拆除,其中不乏「海景」民宿。此次拆遷與實施洱海生態修復密不可分。對此,有旅遊學者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旅遊業和民宿業得以長久發展的基礎,保護好蒼山洱海,就是保護好大理旅遊業的「根基」。
 
  綠色消費觀漸普及
 
  今年7月1日起,上海酒店客房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六小件」,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和一次性消費品,以促進旅遊行業的綠色發展。在山東濟南20家星級飯店,住客可以通過不用「六小件」換取文創產品。「六小件」的退出,成為今年暑期旅遊綠色消費中的重要一筆。
 
  7月底,江蘇遊客史先生一家在上海旅遊期間,入住了一家連鎖酒店,對於酒店不再提供「六小件」,史先生表示完全贊同。離開酒店時,史先生還特意在酒店的意見簿上寫道:「非常好的措施,也應當推廣到其他城市。」
 
  像史先生這樣持有綠色消費觀的遊客越來越多。例如,節假日出遊儘量選擇公共運輸,減少道路擁堵、環境汙染;入住酒店時,床單、毛巾等物品必要時才更換,以節約水資源;在景區景點,及時妥善處理垃圾,不再讓「人走了大量垃圾留下了」成為常態。「在我看來,『綠色』除了與環境友好外,還有一層意思,即與當地居民的友好,不過度打擾他們的生活。」史先生說。
 
  中國遊客日益重視綠色消費、可持續旅遊發展的理念,並引起國際關注。酒店及住宿在線預訂平臺繽客發布的2019年可持續旅遊發展報告顯示,相對於72%的全球旅客,87%的中國旅客認為人們需要立即採取行動,選擇可持續旅遊來為後代保護地球。(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尹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彰顯了我們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對於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生態作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生存和發展的狀態,是一個不斷發展演進的系統。
  • 興華科技:堅守生態底線 聚力綠色發展
    中鋁集團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和行業龍頭,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決策,與國內外有關研究機構和環保企業開展了廣泛接觸和交流,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推進了中鋁節能環保集團的組建工作。
  • 「海南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這個底線如何堅守?
    要有政治高度:從講政治高度來認識問題,擔起責任;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各級黨政「一把手」要把生態環境治理當做政治任務來抓。要有底線思維: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底線,想問題、辦事情、謀發展都要始終牢牢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確保海南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 【綠色世界觀】「劃紅線是折中妥協的過程」——訪環保部生態紅線...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長期的經濟發展使我國的生態保護用地越來越縮小,有些保護地已經被蠶食。劃紅線就是底線,不能再縮小了。生態紅線在空間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無法複製性,它比耕地紅線的重要性更大。對地方政府來說,是很大的挑戰,肯定會影響到當前的經濟發展。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認識高度,這是最難的一點。
  • 什麼是生態保護紅線?為什麼劃?如何嚴守紅線?
    它是指在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   我省此次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為21233.32平方公裡,約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5.15%,有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3大類16個片區。
  • 民法典正式實施:要守住底線紅線,更要活學活用
    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願、公平、誠信、守法、公序良俗、綠色等原則,這些原則是民法典的價值指引、靈魂精神,是從事民事活動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遵守,否則就會犯原則性、方向性或者低級錯誤。比如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保護各類產權,父母不得幹涉子女的婚姻自由,子女也不得幹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遺產繼承發生糾紛時不能死守只有兒子繼承的老觀念不放。
  • 什麼是生態紅線 看完你就知道了
    那麼,什麼是生態紅線呢?1、生態紅線的概念及內涵「紅線」一詞起源於城市規劃,指規劃部門批給建設單位的佔地面積,一般用紅筆圈在圖紙上,具有法律效力。後來紅線廣泛用於建築紅線,道路紅線,耕地紅線等。紅線亦即底線,通常具有約束性含義,表示各種用地的邊界線、控制線或具有低限含義的數字。
  • 諶貽琴: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梵淨山
    諶貽琴在銅仁市調研梵淨山保護管理及春節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強調 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梵淨山2月24日至2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赴銅仁市調研梵淨山保護管理及春節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 教師要牢記「十項準則」堅守教書育人底線
    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小學教育教學一線的人民教師,筆者認為《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不僅明確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的職業規範,更是為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劃定了教書育人的基本底線。廣大教師要務必牢牢把握這「十項準則」,切實規範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堅守教書育人底線,如何把握「十項準則」堅守教書育人底線呢?筆者認為廣大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底線思維,其根本含義是什麼
    堅持底線思維,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戰略策略,也是一個很緊要的領導藝術。只有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毛澤東同志多次說過,不論任何工作,我們都要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從最壞的可能性來想,來部署。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準備好對策。
  •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生態紅線要劃在圖上落在地上
    在今天召開的中國縣域綠色發展(仙居)論壇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生態保護紅線是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生態保護紅線不但要劃在圖上、落在地上,更體現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有「規矩」、有「邊界」。   黃潤秋表示,堅持綠色發展,就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為綠色發展留足生態空間。
  • 強化紅線意識 堅守底線思維
    省應急管理廳一級巡視員喻鴻斌應邀作「強化紅線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不斷強化安全生產責任有效落實」專題輔導報告。省委省級機關工委副書記朱學山主持報告會。省級機關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一是強化紅線意識。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抓安全生產決不能只顧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二是堅持底線思維。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民生的底線。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民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抓好安全生產,任何時候都忽視不得、麻痺不得、僥倖不得。三是推動責任落實。
  • 新華網評:推進綠色發展 降低生態足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現階段,美好生活的標準正在由「生活殷實」向「生態富裕」轉變。我們要走出生態困境、跳出資源陷阱,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根本、最有效的路徑是綠色發展。因為綠色發展是一種包容性、生態型的發展,將會使每個人、每代人從中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講,綠色發展既關乎當下,更關乎未來。
  • 大連旅順口區嚴守生態紅線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我區調整後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為88.54平方公裡,佔全區國土面積的21.82%。」旅順口區環保局局長劉佳陸介紹,老鐵山區域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以來,實行最嚴格的管控,禁止一切與生態保護無關的開發建設活動,僅老鐵山區域就已責令關停84個違法建設項目。
  • 男人肯讓你觸碰這些「紅線」,就代表你在他心裡的位置不一般了
    而且這套準則當中,有一些原則和底線是堅決不能被其他人給觸碰的。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著自己的原則的,在交朋友或者做事情的時候,倘若別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自己的底線,那麼自己遲早有一天會翻臉。可是凡事都是有例外的,感情在原則和底線當中就算的上是例外了。我們每個人在遭遇愛情的時候,總是會情不自禁的把自己放軟,會希望自己在另一半面前是完全的柔軟的。
  • 黨員幹部要樹立「紅線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違反制度規定踩「紅線」「闖雷區」的要零容忍,發現一起就堅決查處一起。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對於黨員幹部來說,黨紀國法是從政做人的底線,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也是觸碰不得的高壓線。黨員幹部從入黨那一刻起,就要樹立「紅線意識」。當前,黨員幹部樹立紅線意識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 生態保護劃出了哪些安全「紅線」
    生態保護劃紅線,能不能為我們更好地留住藍天綠水,能不能守住我國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  「風蕭蕭兮易水寒,眾生一去兮不復還!」這不是豪言壯語,而是送給地球上滅絕動物的墓志銘。在北京市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一組長長的多米諾骨牌構成了世界滅絕動物公墓,每一塊倒下的骨牌就代表一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 安全環保雙管齊下 墾利石化守住底線和紅線
    安全生產無小事,始終是石化人堅守的底線。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保護則是石化企業不可觸及的紅線。隨著生態環境治理的深入,石化企業生態環境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我國生態環境汙染治理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時期。綠色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根本之策,也是化工行業需要關注的重點。
  • 珠海出臺最嚴格環保制度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本報訊 記者李茹萍報導:《珠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日前正式出臺,提出20項指標,重點解決飲用水水源安全、城市黑臭水體、空氣環境質量和土壤環境質量等問題,讓市民喝上安全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
  • 請不要觸碰底線!
    一、什麼是底線?什麼是底線,我的想法就是不改變社會公眾良俗和尊重社會道德,社會是包容的,而底線有很多,不管是哪個底線都約束著我們,尊重社會道德,我想正是一個底線,而底線在社會上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觸碰了底線的人,可以做出觸碰底線的事,底線在我的眼裡看來,就是要尊重社會公眾良知與良俗,往小說,就是做對事,做正人;往大說就是不觸碰社會的道德與公眾良知,尊重他人與尊重社會的傳統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