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孩子嗎?你是否真的愛自己的孩子?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個世上最親近的人,是爸爸和媽媽。如果說媽媽是溫暖的港灣,那么爸爸就是最堅實的大山。
塞萬提斯曾經說:
「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父親的言行舉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產生了深大的影響。父親的一言一行,可以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財富,也可能是一輩子的「毒藥」。
在《以家人之名》中,李海潮爸爸是一個很溫暖而善良的父親。雖然他是單親爸爸,但在生活上對女兒李尖尖,有著無微不至的照顧。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思想上,李爸爸對女兒都是懷著一種寬容,理解和支持的態度。當女兒的成績在班級倒數,李爸爸沒有責怪,反而是支持女兒發展自己的興趣。無論女兒犯了什麼錯,他不是去責備孩子,而是去引導孩子,用溫和的語言教育孩子。
長大後的李尖尖也是一位樂觀向上,熱血仗義,正因為有爸爸的支持和鼓勵,出社會後的李尖尖才能如願開了木雕工作室,繼續自己的夢想追求。
李爸爸還是一位熱心腸的男人。他把他的相親對象的兒子李子秋從小撫養長大。左鄰右舍總是在李子秋面前,告訴他要孝順要懂事,仿佛就在強調自己是沒有媽媽的孩子。
這時候的李海潮很心疼,抓著子秋稚嫩的肩膀堅定地告訴他:「爸爸不會送你走的,你跟小尖一樣都是爸爸的孩子,你哪都不去,就在爸身邊。」養父的愛是子秋唯一的溫暖和幸福,正因為有這樣一位善良而有愛心的養父撫養下,李子秋也長成了一位善良勇敢而穩重的男孩子。
劇中凌霄的爸爸林和平,是一位警察,常年奔波,工作忙碌,很少顧及到家庭。女兒的去世,林和平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妻子,忽略了孩子,最後失去女兒,妻子一走了之人,往日樂觀的凌霄也變得沉默寡言,不愛說話。好好的婚姻和家庭,毀於一旦。婚姻需要彼此的經營和付出,倘若林和平能多多關注妻子的情緒,多抽出時間陪孩子,或許結局就不一樣了。
林和平在孩子遇到問題或者做錯事的時候,也只會大聲地嚷嚷去批評孩子,而不是去開導孩子,久而久之也會讓孩子失去了和家人溝通的願望,從此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
像林和平這樣的父親,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常見。並不是說這樣的父親不愛孩子,因為生活所迫,工作賺錢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關注,讓他們更好地去度過這一時期。失去父愛和母愛的孩子,很容易在這個時期產生心理問題,甚至出現叛逆的行為。
李子秋是媽媽和爸爸離婚後,才生下的孩子。李子秋的親生父親趙華光,一開始不知道兒子的存在。後來知道了,他又因為無力撫養,一直沒有去認孩子。
後來趙華光和現任妻子無法生育,才想起李子秋,想用錢來買回自己的兒子,來作為香火的延續。一位從小都沒有給過子秋父愛的男人,卻把孩子當成商品來進行買賣,他想用100萬跟養父贖回兒子,卻被養父趕出門。
最後,懂事的李子秋為了減輕養父的負擔,還是跟隨趙華光出國留學,但最終還是回到了養父的身邊。親生父親不如養父來得親,誰對自己好,孩子的心裡是最清楚的。一個把孩子當成商品進行買賣的父親,連基本做人的道德都喪失,根本不配做孩子的父親。
狄更斯曾說:
「父親,應當是一個氣宇廣大的朋友。」
父愛是一種很神奇的力量,對孩子來說,是在黑暗中一盞明燈,是河流枯竭時的一股清泉,也是在成功時敲響的警鐘。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親所承擔的角色是極其重要的,我們不要以父母的名義去支配和禁錮孩子,甚至是拋棄孩子。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不是累贅,更不是商品。既然選擇生下孩子,父母們要盡最大的努力,用愛去滋養孩子,讓孩子在健康的環境裡成長。
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禁止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