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想學書法的人,往往有這樣的想法,是選一家聲譽好的書法培訓機構,參加正規培訓學習呢,還是選擇自學,靈活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對此,我提兩點建議,希望對您學習書法有幫助。第一,選培訓班學習,優點是能有老師指導,系統訓練,少走彎路,而且進步快,不足之處是可能要花一筆錢給培訓機構,畢竟人家是盈利性機構。再有一個是選擇培訓機構,您要做好時間安排,培訓機構不會根據您的時間上課,所以學習的靈活性相對不如自學的好。
夢筆生輝今天主要就自學書法談談幾點個人的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
第一、 自學書法的入門問題
如果您從來沒有接觸過毛筆,零基礎學起,那麼先不急著寫字,要從握筆,運筆,轉鋒,筆鋒提頓、折轉練起。
最簡單最有效果的筆法基礎練習,是正確拿筆練習畫圈圈、寫方格,反覆寫,直到能把方格和圈圈寫得筆畫粗細相當即可。因為書法的筆畫,就是線條的各種變化醞釀出不同的輪廓,所以,練習畫圈圈和畫方格的筆法,有助於提高自己書寫筆畫過程中力道,做得勻稱而堅挺,剛勁和雄渾。從而解決寫毛筆字手抖的大問題。
接下來,再從「永」字八法練習,把基礎筆畫點、橫、豎、撇、拿、鉤等寫好。然後再慢慢展開來學習點橫撇捺的延伸筆畫,比如,點畫有左點、右點、豎點、長點等,橫畫也有短橫、中橫和長橫等。要注意每一種筆畫的書寫要領,注意其變化規律,尤其是隸書,哪一筆橫畫要做波折處理,要遵循「燕不雙飛」的原則。
當我們把書法的筆畫學好,筆法弄通,接下來就可以慢慢學習字體的間架結構了,間架結構也叫結體或結字。搭建一個字體的間架結構直接關係字體的整個重心平衡問題。筆畫寫得好不代表結體寫得到位。下面的第三點還要專門做介紹。
第二、 自學書法必備的學習用品
初學書法,有些人不知道該添置哪些學習用品,只知道「文房四寶」。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書法用具。文房四寶即筆、墨、硯、紙,這是最起碼的學習書法用品。除此之外,還要準備的學習用品還有書寫毛氈一塊,筆洗一個,筆架一套,鎮紙一對,等到書法進階到一定水平,還需要準備鈐印三枚,白文印和朱文印各一枚,閒章一枚。這些都是為初步創作章法準備的,當我們的書法有了一定進步,不妨試一試寫一幅作品,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第三、 自學書法必學的「五大」硬功
自學書法要從五個方面去練習基本功。這也是書法最基本的書寫能力和審美能力。
1、 練習筆法
筆法主要是練習提腕、枕腕書寫水平,不管哪一種,一定要做到氣沉丹田,力道均勻,手不抖,墨不澀也不洇。其次要練好提筆、頓筆、折筆的書寫要領,還要會方筆和圓筆的書寫技法。尤其是折筆圓轉,這是書法的核心硬功,比如書寫豎彎鉤,折筆出鉤最難寫,其次就是橫折鉤、橫折折撇等,這些筆畫,也很難寫到位。見下圖。
2、 筆畫書寫
筆畫書寫,主要是點、橫、豎、撇、捺、鉤等。傳統的書法教學,要求初學者從「永」字八法學起,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永」字基本包括了點橫豎鉤等八大筆畫書寫要素。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書寫一個偏旁部首的時候,是用點畫的左點還是豎點,這個要多臨摹碑帖,比如寶蓋頭的上點,歐體字裡面,大多數是豎點。再比如「心」字,首點是右點,而末點是左點。
3、 結體規範
結體就是字的間架結構,元朝的趙盂在其書作《蘭亭跋》中提到:「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清朝的馮班在《純吟書要》中寫道:"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結字,晉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書法無他秘,只有用筆與結字耳。」根據人的視覺效果,書法字體與我們平時書面看到的印刷字體,其平衡性不一樣,書法字體大多數是左低右高,但看起來就是橫平豎直,左右均勻。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在其《書譜》中說:「至於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在實際書寫當中,要達到左右平衡,還得注意偏旁和部首之間的搭配,誰是「主位」誰是「客位」,原則上是主位佔據顯要位置,客位是附和主位的「點綴」效果。比如「哈」字,口是客位,合是主位。所以,不能把「口」字寫得很大,搶了「合」字的風頭。
其次是避讓和穿插的寫法要領會,穿插就是左邊讓右邊,不能互相碰撞,「如」字,「女」字的右邊要往左邊收斂,讓出位置給「口」字。還有「林」字,左邊的「木」字,捺畫變成點畫,也是把「位置」讓給右邊的「木」字,能把撇畫舒展到位。見下圖。
4、 墨道精湛
所謂的墨道,就是豎畫中,筆畫書寫和勾勒過程中用墨的技巧和法則,有幹墨和溼墨之分,也有人說成是濃、淡、焦、幹、溼、渴、漲、宿、衝九種墨法,其實歸結起來就是幹墨和溼墨的演變。講得通俗一些,墨道就是如何掌握好毛筆蘸墨寫好字體的技巧。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毛筆筆毫與孕墨量的關係,一般來說,羊毫筆孕墨最佳,因為其柔軟,其次是兼毫筆,介於羊毫和狼毫之間,軟硬度合適,最差是熊毫筆和羊毫筆。初學者建議選擇兼毫筆來練習較好。孕墨適中,比較好把控。選擇書寫紙張,建議選擇毛邊紙作為平時練習的紙材,創作用半生宣較合適。
如果能掌握蘸多少墨,寫出枯澀、溼潤相間的筆畫,說明您的墨道掌握好了。
5、 章法精妙
作為初學者,章法主要把握幾點就可以了,一是寫楷書、隸書和篆書,要做到橫成行,豎成列,橫豎要透氣。如下圖。清代劉熙載在其書作《書概》中提到:「書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數字,大如一行及數行,一幅及數幅,皆須有相避相形、相呼相應之妙。」這段話就是對章法的一種表述。
書法的章法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分行布白 。即運用藝術手法,安排好字體的點畫結構,調整好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係,使每個字的形狀做到大小方圓、順逆向背、揖讓顧盼、疏密聚散變化多姿而又不失穩妥,最終達到神採飛躍、情態各異的藝術效果;字與字、行與行的布列要大小適宜、黑白相襯、疏密得當、首尾顧盼,使之舒暢淋漓,千變萬化而又渾然一體。 (2)氣脈貫通 。一幅書法作品其章法的靈動,靠行氣貫通來體現。書寫作品創作,講究一氣呵成,字既要有大小、長短、寬窄、俯仰、顧盼等姿態,又要有筆意的連貫,承上啟下的銜接。
(3)字距與行距。 字體排列有一定的規律。楷書的排列方法可分為橫成行、豎成列和橫無行,縱有列幾種。字距大小可根據書法風格進行調整,行草書的章法相對靈活一些。隸書的章法,因受橫向取勢的字型影響,橫向字距緊,縱向字距疏。(4) 書寫格式。書法作品格式主要有中堂、條幅、對聯、橫幅、條屏、扇面、鬥方、手卷等幾種。書寫格式可根據章法需要來謀劃。選擇好某種格式後,根據字數的多少來安排章法布局。(5)鈐印和題款。鈐印主要有白文印和朱文印,引首章和閒章等,根據不同的章法鈐印不同的印章。但是大多數作品有三枚以上印章鈐印。題款主要是指作者的落款,一般要寫明作品出處,引言,書寫年月時令,如庚子冬月。最後要書寫作者筆名或名號,交代作品是「誰」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