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夏日,快樂五一。5月3日晚,北流市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了一場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為主題的國學公益大講堂,中華德學傳承師長張怡心(字守清)老師受邀登臺,北流德行天下特別組織義工團隊,為講座全程服務。
本次講座,受到北流市民熱烈歡迎,百餘位北流各界人士積極參加。北流市政府官方網站、北流廣播電視臺對本次活動特別報導。
活動的成功舉辦,源於北流市邦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全力籌劃、發動,北流市德行天下《弟子規修煉班》組委會全力配合、參贊。
北流市黨群服務中心邀請德學名師解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來源:北流電視臺
5月3日晚,一臺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為主題的國學公益大講堂,在北流市黨群服務中心舉行,北流市區近百名市民到場聆聽。
講堂上,來自海南省的全國知名「中華德學傳承師長」張怡心老師,為大家講解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的來歷、初始含義、現在的含義,分析了當今社會離婚率過高亦即夫妻之間做不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主要原因等。
同時,圍繞主題,結合自身婚姻生活與人生經歷,引經據典,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角度,以風趣幽默的語言為聽眾深入淺出地解讀了夫妻二人堅持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一系列「秘訣」,包括:找一個有素質的人結婚、配偶之間彼此忠誠、夫妻爭鬥沒有贏家、學會孝老敬親、學會處理好婆媳關係、夫妻之間無論如何都要各自堅守本份、夫妻之間要學會相互鼓勵或點讚、婚姻生活出現問題時要首先查找自身原因,等等。
時長約2個小時的講堂,讓聽眾們聽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淺,一些人還在講堂上分享了心得。
此次公益大講堂,由北流市黨群服務中心主辦、北流市邦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是北流市黨群服務中心致力於服務基層廣大黨員、群眾,堅持舉辦「北流市紅色先鋒公益課堂」的一次生動實踐。據統計,自2018年初至今北流市黨群服務中心已舉辦了30多場公益講堂,有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了正能量。(楊光登)
(北流市邦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會長上臺分享)
在聽眾之中,有一名來自廣西北流市實驗中學的高中老師/班主任——蔡麗蓉,認真傾聽了張老師的講解之後,深有感慨。她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一篇情真意切的心得體會,並表達了對自己家公、家婆兩位親人的敬愛感恩之情。
《敦倫本份》
——廣西北流實驗中學蔡麗蓉
今天,守清老師給我們講了《夫妻和睦相處之道》的課程,給我體會最大的一點是:敦倫本份。至此我腦海中呈現兩個人:我家公、家婆。他們是最敦倫本份的人。
家公、家婆沒讀過什麼書,但與他們相處的日子裡教化了我很多。比如說我兒子出生的時候,他們就認為幫帶孫子是他們的本份工作,所以當時他們寧願少種幾畝田和不護理荔枝樹都要安排家婆到我家幫我帶兒子。要知道,當時我們家經濟收入主要靠稻穀和荔枝的收成,這收入除了日常的開支還要供當時讀高中的小叔與小姑。但為了盡他們認為的本份,他們還是毅然放棄了莊稼的護理來幫我帶孩子,這種不為自己而要成全別人的精神是令我欽佩的。而且家婆來我家幫我帶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有相處不愉快的時候,但家婆從沒與我計較過,依然沒有一點怨言。她幫我帶好孩子,一直到兒子上了幼兒園。兒子上了幼兒園後,他們認為已經盡了本份,然後家婆又安安靜靜地回了老家生活,不給我們增加任何的一點負擔。而後來當我兒子有不舒服的時候,無論他們正在做什麼,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趕過來幫忙,一直到我兒子康復為止。在這點上我很感激我家公家婆,我常對孩子說,你是奶奶帶大的。
2012—2015年,家公患重病(尿毒症)的時候,長達四年,家婆一直在他身邊照顧著,沒有一點的嫌棄,真是做到寸步不離地,直到家公臨終的最後一刻,當時我都被感動了。我當時很羨慕我家公,很佩服我家婆!我在想,換作是我,我做不到啊!是什麼讓家婆那麼盡心盡力、無怨無悔?過去我不理解,今晚聽了守清老師的課,我明白了,那是家婆心底裡的善良,她認為照顧好另一半是她的本份。對比家婆,我真的無地自容,因為這些年我沒有做好做媳婦的本份,。當時,家公彌留之際,我沒有在旁邊。我沒有分擔家婆的無助,我從來沒有設身處地替家婆著想。
家婆對時間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的,但她對家公離開了幾年記得清清楚楚。今年是家公離開的第四年,按照我們地方的風俗,是要幫家公拾遺骨的時間了。一開年家婆就再三叮囑她的兩個兒子:「要看個好日子,拾好你爸的遺骨、安放好你爸的遺骨。」在家婆的心目中,把另一半的遺骨安放好、讓他安息也是她的本份工作吧。
家婆從來不與別人說過我的不是,無論我做了什麼對不起她的事,她都不與我爭吵,她一直在包容著我,而她一直都在默默做好她家婆的角色。我有時候都忍不住在想:「我前輩子積了什麼福嗎?因為一直有個菩薩(家婆)在我身邊給我做示範啊!」
至此,我在想:什麼是敦倫本份?家婆就是敦倫本份的示範啊——無論外界環境怎麼樣,都要專注自己的內心,做好自己的角色!今晚,真的很感謝守清老師,是老師的課點醒了我!至此我只想說:祝守清老師夜夢吉祥!家婆夜夢吉祥!家公安息!
【編後語】蔡麗蓉老師是廣西北流實驗學校的一位高中老師/班主任,做教育盡職盡責,做公益無怨無悔,熱愛傳統文化,無論在哪裡,都秉承善念,力行善舉。她的《敦倫本份》這篇文章真情流淌,除了對家公家婆的感恩之情,和對張老師的崇敬之心,也是對自己敦倫盡份的立言立信,自我激勵。期望更多的讀者朋友們能通過這篇文章也能得到啟發,領會到「敦倫本份」的含義。如我們多盡一點本份,這個世界將多一些精彩!
播下一粒種子,收穫萬畝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