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算著日子的話,網聯平臺也應該註冊完成了才對,但是筆者發現其似乎遇到了些許小尷尬,主要是在註冊公司名稱以及網聯平臺的系列商標上面,不知道是否會影響進度。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企業註冊局官網發布的信息,1月17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已獲(預)核准。有著「線上銀聯」之稱的網聯將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進一步加強備付金監管,促使第三方支付行業重新洗牌。
3月31日,中國清算支付協會官網顯示,「網聯」啟動試運行。當日,首筆跨行清算交易通過微信紅包由騰訊財付通平臺發起,收付款行分別為中國銀行與招商銀行;首筆籤約交易驗證則由京東金融旗下網銀在線與中行率先完成。
支付之家網目前了解到的關於網聯的信息有:
公司全稱:網聯清算有限公司
公司簡稱:網聯清算
英文全稱:NETSUNION CLEARING CORPORATION
英文簡稱:NUCC
公司LOGO:
但是,支付之家網發現,長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17年04月05日核准通過了名稱為「湖南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註冊資金雖為1億,但是股東為兩位自然人,且現在不要求實繳註冊資金,這家公司應該是和核名通過但是尚未註冊完成的「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有什麼關係。
網聯是央行系的公司,有一定的國家隊背景,如果有人惡意註冊,理論上不應該被通過才對。諮詢了一下業內人士表示,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不會被核准,和同行業註冊公司名稱相同的不會被核准(有投資關係除外)。那麼,已經註冊完成的「湖南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不知道會否影響到「網聯平臺」的工商註冊。
另外,我們發現網聯的系列商標也已經於2017年年初被一家名叫北京波若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搶註,涵蓋多個商標大類。涉及的商標有「網聯清算」、「網聯清算有限公司」、「NUCC」、「NETSUNION CLEARING CORPORATION」以及網聯的LOGO。
通過股權關係分析,這家北京波若應該是和央行、協會、網聯都沒有什麼關係。但是,能在年初1月份就開始搶註,想必也是個業內人士了。
考慮到註冊商標的周期是比較長的,還存在公示期,相信後續「網聯平臺」提出異議的話,北京波若應該是無法註冊成功的。
不過,搶註公司名稱、搶註商標,這多少讓人看著有些尷尬。
另外在股權結構上,網聯與銀聯類似,並沒有控股股東。
據了解,網聯清算有限公司註冊資金20億元,股東共44家,其中有38家為第三方支付機構。此前業內曾擔心網聯被支付巨頭一股獨大或幾股獨大,此次為了保證網聯的獨立性,在股權結構的設計上,央行係為第一大股東,央行下屬6家單位(央行清算總中心、上海清算所、黃金交易所等)將共出資約7億元,佔股比例超過30%,備受業內關注的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約10%左右;中國清算支付協會持股比例為3%,代表不符合入股資格的中小支付機構行使投票權。
(網聯和銀聯的股東對比圖)
網聯大記事:
2016年4月1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通過「關於建設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清算平臺的議案」,由協會組織發起設立網聯平臺。
2016年10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審議通過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籌備網聯的建設。
2016年11月份,網聯平臺建設方案首次披露。
2017年1月17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獲準核名通過。
2017年3月31日,中國清算支付協會官網顯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網聯」)啟動試運行。當日,首筆跨行清算交易通過微信紅包由騰訊財付通平臺發起,收付款行分別為中國銀行與招商銀行;首筆籤約交易驗證則由京東金融旗下網銀在線與中行率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