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要停用網頁端渠道,一方面要對後臺數據進行分析,不能拍腦袋決策;另一方面要優化和提升移動端服務功能,豐富移動端產品線,改善客戶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讓客戶更願意使用移動端渠道。
隨著手機銀行功能日益完善、體驗越來越好,商業銀行的網頁端服務開始受到衝擊。最近,北京農商銀行發布公告稱,將於2020年8月1日起正式停止信用卡網上服務平臺(PC端)服務。此前,廣發銀行已關閉直銷銀行的網頁端入口。
看上去這不過是銀行業務渠道調整的一小步,實質上卻是渠道變遷的一大步。
商業銀行渠道變遷,先是從線下遷移到線上,線上入口主要在網頁端,使用的是網上銀行;如今,隨著移動端加速滲透,移動端渠道正以使用方便、操作快捷、信息獲取及時等優勢獲得越來越多客戶青睞,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移動端渠道,正憑藉其激增的流量,在銀行業務渠道中異軍突起。
雖然,從數據上看,網上銀行的交易筆數和金額仍大幅領先於移動端。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達1637.84億筆,同比增長7.42%,交易金額達1657.75萬億元;同期的手機銀行交易筆數為1214.51億筆,交易金額僅335.63萬億元。一些專家也認為,短期內網上銀行並不會退出,一方面,網上銀行承載著存、貸、匯等基礎業務,目前仍在用戶使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網上銀行目前的安全環境相較移動端APP更佳,金融APP的運行規範近一年來剛剛完善,歷時較短。話雖如此,但銀行渠道加速變遷的趨勢已難以逆轉。
北京農商銀行為何要停用信用卡網上服務平臺(PC端)服務?
據悉,信用卡網上服務平臺是北京農商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初期在PC端的一個業務受理平臺,主要供存量信用卡持卡人辦理信息查詢、資料修改等業務。近年來,隨著客戶對移動端服務需求的增長,北京農商銀行對信用卡微信銀行、手機銀行等移動端渠道進行了持續建設和優化,移動端渠道以豐富的業務種類、便捷的使用體驗和快速的業務響應能力,承載了絕大部分流量。信用卡PC端業務量相應減少。據北京農商銀行統計,近年來,網上服務平臺(PC端)業務受理量明顯呈逐年下降趨勢。同時,PC端在使用上受網絡、空間等因素限制較多,與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渠道相比,互動性、便捷性、及時性沒有優勢,無法全面滿足客戶實際需求。為此,決定停止信用卡PC端服務。
北京農商銀行停用網頁端服務,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在停用信用卡網上服務平臺(PC端)服務之前,已對信用卡微信銀行、手機銀行等移動端渠道進行了持續建設和優化,增加了服務功能,改善了客戶體驗,使得客戶更願意使用移動端渠道。
二是通過豐富產品種類,增加移動端渠道吸引力,使移動端渠道優勢凸顯。畢竟,客戶想修改信用卡資料或者查詢辦理信息,在手機銀行或者微信銀行操作一下就能解決,而電腦單單開機時間,有時就足以讓客戶在手機銀行上完成所有操作,遑論開機後,還要打開銀行網頁,找到相應業務按鈕,再一步步操作。
三是在停用信用卡網上服務平臺(PC端)服務前,北京農商銀行進行了後臺數據統計分析,並且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停用網頁端渠道恰逢其時。
可見,商業銀行要停用網頁端渠道,一方面要對後臺數據進行分析,不能拍腦袋決策;另一方面要優化和提升移動端服務功能,豐富移動端產品線,改善客戶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讓客戶更願意使用移動端渠道。
渠道變遷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可以節約資源,節省人力,降低運維成本,提升運營效率,還能將原先分設在網頁端和移動端的兩套資源集中起來,從而更專一、精準、優質、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
從網頁端向移動端遷移,目前雖不普遍,但隨著5G進一步普及,隨著全民線上化時代到來,誰能說銀行業務渠道大規模向移動端渠道遷移的那一天,不會加速到來?何況,即便銀行業務渠道遷移到移動端,也不意味著渠道變遷,從此一成不變。隨著開放銀行走進人們生活,未來銀行渠道還會從移動端向開放銀行合作方的渠道遷移。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我國銀行業開啟了向無邊界銀行轉型的探索之旅,「場景+」的開放銀行模式正在被複製。比如,浦發銀行推出業內首個APIBANK;建設銀行上線開放銀行管理平臺;招商銀行上線「招商銀行App7.0」和「掌上生活App7.0」;中信銀行透過開放銀行平臺對外發布了其薪金煲、信秒貸、個貸商城等爆款零售單品,並提供了API、SDK、H5等多元化連通方式,實現金融和生活場景的全連結;2019年年末,百信銀行完全基於RestAPI方式構建的全能力開放銀行產品「AIBANKINSIDE」正式進入了監管沙盒。
在開放銀行時代,銀行的渠道在哪裡?
開放銀行主打的產品領跑在零售業務,產品邏輯則是將能力開放給流量入口的合作渠道,增加零售客戶與銀行的高頻互動,其目的也是增加零售客戶的黏性。開放銀行是無處不在的銀行,客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這使得客戶與銀行之間的互動頻率大大增加。而且開放銀行沒有地域限制,服務輻射範圍更廣,極大拓寬了銀行的獲客渠道。於是,人們會驚訝地發現,原先必須下載銀行APP才能使用銀行服務的移動端渠道,在開放銀行時代,融合在各種合作方場景中,銀行合作方的渠道,最終成了客戶進入銀行的渠道。誰能說銀行渠道未來不會向這個方向再次遷移?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