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鼻出血,患有巨大鼻咽纖維血管瘤的患兒被成功救治,視力也恢復了
11月25日,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醫院文衛平教授、李健教授團隊成功為一名12歲的男性患兒進行高難度高風險的巨大鼻咽纖維血管瘤(Radkowski分期IIIb期)切除手術治療。該手術順利切除了病灶,解除了患兒飽受出血貧血及呼吸不暢的痛苦,還為患兒保住了寶貴的殘餘視力,得以回歸正常生活。
反覆鼻出血 嚴重時會導致失血性休克
2個多月前,該患兒開始出現反覆的鼻出血、面色蒼白,在當地醫院確診為鼻咽纖維血管瘤。此腫瘤富含血管,一旦破潰出血,嚴重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大出血致誤吸窒息的風險。 由於腫瘤侵犯範圍大,預估出血多,手術風險高,患兒家長多方輾轉來到中山一院。一方面,患兒因瘤體反覆出血導致患兒中度失血性貧血,全身營養情況欠佳,大手術耐受力差;另一方面,腫瘤生長破壞周圍正常結構,廣泛侵犯顱底致顱內,導致患兒長期嚴重鼻塞、睡眠打鼾、睡眠紊亂、張口呼吸,以及左眼視力下降致只有光感等顱神經壓迫損害表現。 如何儘快改善患兒全身情況並安全施行腫瘤切除手術呢?這是對於複雜疑難病例綜合治療水平發出的挑戰。 醫療團隊充分發揮多學科協作的優勢,經過中山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MDT團隊充分討論,由耳鼻喉科聯合麻醉科、神經外科、兒科、影像科、眼科在內的多個學科進行討論,擬定患兒圍手術期處理方案和手術方案,確保治療安全且行之有效。
視力回升 患兒術後一天轉入普通病房
術前加強營養支持,糾正貧血,改善全身情況。鑑於腫物侵犯涉及翼顎窩顳下窩海綿竇顱底顱內等重要複雜解剖區域,術前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瘤體供血動脈來源及球囊閉塞實驗,做好手術大出血處理預案。 然而,一系列序貫治療花費對於患兒本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也是沉重的負擔。醫者仁心,在文衛平院長、李健教授、王東芳護士長、高文翔博士、吳杏梅博士、鄭念真博士、阿麗瑪醫生和杜經緯醫生等全體醫護人員熱心幫助下,除了三區醫護人員發動捐款幫助患兒之外,還協助聯繫社會各界慈善力量,籌集善款,以幫助患兒能夠順利接受手術治療。 最終,在醫護團隊的共同努力之下,患兒成功接受手術治療。麻醉科馮霞教授團隊配合為手術保駕護航,確保血壓生命徵平穩,手術順利推進。 文衛平教授、李健教授團隊憑藉積累多年的鼻竇顱底腫瘤切除手術經驗,先行患側頸外動脈分支阻斷,減少瘤體血供,後採用鼻內鏡聯合唇齦溝入路,保護周圍正常結構,清晰暴露腫瘤各個邊界,將這一巨大鼻咽纖維血管瘤完整切除。 在醫護的精心照料下,手術後一天,患兒即從重症監護室轉入普通病房。目前,患兒恢復良好,口唇紅潤,睡眠良好,左眼視力較術前有所回升,術後6天左眼視力已經從術前光感恢復至0.3。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醫院作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常年接治來自國內外的疑難複雜病例,致力於不斷提升專科醫療服務的整體能力,以仁心仁術在醫療的路上造福更多患者。
廣東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 黃銘萱 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
報導連結:https://m.itouchtv.cn/article/ce57efd7fc1534c6dd2e9e075c47a9ce?shareId=yImP0FyA報導時間:2020-12-04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