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八寶飯一天賣出2萬隻 滬老字號點心店未現用工荒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據《勞動報》報導,「八寶飯最近每天能賣出2萬隻,到了小年夜銷量還會再升。」王家沙總經理蔡宏傑笑著說。記者昨天採訪獲悉,在申城的春節節令食品市場上,「前店後工場」的老字號點心店受到市民追捧,王家沙近期日銷量是平時的5倍。

  節前銷量是平時5倍

  記者昨日在王家沙南京路總店看到,一樓的堂吃區域已全部讓位給「外賣」,運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八寶飯,自製的魚圓、蛋餃、雙檔等,一百餘種上海傳統特色點心亮相王家沙迎新食品節。

  與往年不同的是,在保留原先傳統點心的基礎上,王家沙今年還推出了不少「新面孔」。記者發現,屢獲「中華名點」稱號的八寶飯在甜和鹹之外,又推出了血糯米、奶油和蛋黃等品種。湯糰新增有黃豆餡等,傳統原味松糕今年新增棗粒松糕,口感細膩又有養身作用。此外,還有專供新春的糯米蟹、粉蒸肉、八寶鴨和烤鴨等菜品。

  「八寶飯最近每天能賣出2萬隻,到本周四周五銷量還會再升,松糕在食品節預計銷售3萬隻,較去年增長15%。」蔡宏傑告訴記者,按往年慣例計算,春節前各門店和總店的銷量是平時的5倍。

  「手就是一桿秤」

  走過客流攢動的一二樓「前店」,記者來到王家沙總店三樓的「後工場」。在手工製作八寶飯的「流水線」上,從豆沙餡包進糯米,到撒上紅棗和核桃等多種「澆頭」,再到最後包裝成形,共有17位師傅參與。「熟能生巧,做多了手就是一桿秤。」黃師傅是「流水線」上的第一道工序——分豆沙餡,「一下手,4兩豆沙餡基本有數,不信放秤上給你看看。」幾團豆沙餡一一過磅,記者看到,秤上的指針不偏不倚,剛好都指向4兩。

  王家沙點心製作總監盧成龍做了三四十年海派點心,在他看來,八寶飯的一大「要義」就是豆沙,「豆沙要甜而不油,不粘牙,不粘手,不粘上顎。要做到『三不粘』一是原料要好,二是炒製得法。」據盧成龍介紹,王家沙的豆沙原料是來自海門的大紅袍赤豆,而翻炒過程中一刻都不能停,一停就會炒焦。

  員工流動率僅2%左右

  在餐飲業普遍遭遇「用工荒」的春節前夕,頗費人力的王家沙手工點心如何應對這波銷售高峰?

  蔡宏傑表示,王家沙一直保持著僅2%左右的員工流動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餐飲行業平均員工流動率在10%左右,而春節前部分企業這一數字甚至會超過20%。

  「王家沙留得住人!」今年不到30歲的小趙,目前在王家沙負責分店的運營管理工作,兩年前入職時,他也只是一位普通的服務員,經過多個崗位的鍛鍊走到了今天。他告訴記者,「外來員工和本地員工在王家沙,無論福利還是晉升,都有同等的機會。」

(責任編輯:石蘭蘭)

相關焦點

  • 滬上老字號產品大熱 王家沙單店每日賣出2萬個八寶飯
    東方網2月4日消息:老字號排隊,排的不止是月餅,為了新春佳節的一口年貨,食客們這兩天也是拼了。隨著春節臨近,滬上各家賣年貨的老字號進入高潮,在這裡,你絕對不用擔心「年味」清淡,在排隊的人群中呆上十分鐘,兒時過年那些有關「吃好吃的」「穿新衣」的記憶似乎又都回來了。
  • 滬老字號推年夜飯半成品,還有專門視頻教學
    滬老字號推年夜飯半成品,還有專門視頻教學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李菁 2021-01-1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
  • 八寶飯、青團成「網紅」背後,老字號這樣「玩轉」盒馬
    八寶飯、青團、粽子、鮮肉月餅……這些並不罕見的中華傳統時令點心,近些年屢屢成為網紅美食,頻頻搶奪到年輕消費群體的注意力,成為新興消費群體的「時尚標配」,老字號也煥發青春。這背後,越來越少不了新零售這味獨特的「配方」。
  • 上海城隍廟等69家老字號齊聚進博會,國宴級點心你也能品嘗
    去年進博會上,一天可以賣出至少400碗! 除了上面這些老字號小吃 其他阿拉耳熟能詳的 八寶飯、松糕、青團、拉糕、 條頭糕、蝴蝶酥、餛飩、燒賣等
  • 天津老字號的雲吞店,小鍋煮雲吞一客一鍋,一天賣出去800碗
    天津人對吃特別的講究,哪怕吃一碗普通的雲吞,也要吃出儀式感,雲吞想要好吃,首先必須是現包的,吃起來口感好,另外的餡料必須要新鮮,還有在煮的過程中不能用大鍋煮,大鍋煮往往火候不太好掌握。天津這家老字號的雲吞店,他家的雲吞是用小鍋煮的,一客一鍋,也就是每一個客人都是單獨煮一碗,這樣煮出來的味道好,另外客人也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就像在家裡吃餛飩一樣,所以他家的生意很好,一天能賣出去800碗。這家店就是天津非常有名的沈家老字號雲吞營養餐,聽聽人家名字起的營養餐,哪怕是一碗普通的雲吞,也可以變成營養餐。
  • 「喬家柵」——滬上著名的糕團點心店,被譽為「糕團狀元」
    原先開設在老西門(今中華路、復興東路交會處附近一帶)繁華地段的"喬家柵"(東喬家柵),是滬上一家著名的糕團點心店,被譽為"糕團狀元"。"喬家柵",原名"永茂昌點心店",1909年(清宣統元年)由安徽人李一高(一作李一江,綽號"小光蛋")開設,原址在上海縣城並喬家柵42-44號,店名寓意"生意永遠繁茂昌盛"。
  • 壓軸點心八寶飯不止有八寶
    一年到頭,有的東西會吃很多次,但有的東西卻只吃一次,比方說媽媽做的湯圓、外婆做的蛋餃,還有一個總是在年夜飯用來壓軸的——八寶飯。  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八寶飯這道甜點,但似乎只有在上海,八寶飯才做得格外精緻:糯米裡要拌豬油,豆沙裡要放素油,「八寶」只多不少,微甜,軟糯。上海老牌的八寶飯有很多家,喬家柵、王家沙、杏花樓、沈大成……家家都是一等一的好味道。
  • 【記憶】糕團、八寶飯、油墩子…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點心,意猶未盡麼?
    湯圓、糕團和八寶飯等,都是上海人最喜歡的糕點品種。軟糯而甜美的圓子,是大家過年最喜愛、也必吃的點心之一。本地圓子圓子,本地人又稱糰子,其麵團用幹糯米粉,加少量食用油和濃稠的大米粥和制而成,這樣的麵團糯而有韌勁。過去沒有現成的糯米粉,通常都是先把糯米浸泡一天,瀝乾後放入石臼中反覆舂碎,曬乾成粉。
  • 揚州園區企業5萬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或現用工荒
    揚州市園區企業5萬個崗位可能招不到人 今年或出現用工荒  昨日,市勞動部門發布《我市園區企業用工需求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我市企業用工需求量快速增加,部分行業、企業出現了招人難的現象。
  • 活多久愛多久的上海老字號,嗲得很!
    收藏好這些老字號店,閒暇時候吃吃,亦或是有朋友來上海的時候,帶他們吃最正宗的上海味道。走進王家沙點心店,如同走進了一個透明的大廚房,糕團區、湯糰區……幾乎每個操作區都能看到師傅們嫻熟的技藝表演,手工製作,現做現賣,確保食品滋味純正,口感新鮮。
  • 老字號湯圓元宵節又火了:排隊起碼3小時,有人一下買50盒
    年近八旬的林老伯早上6時就到陝西北路上的美新點心店排隊。這已是他第十年元宵節來這裡買湯圓了。本報見習記者孟雨涵攝  元宵節到了,為了吃上地道的傳統手工湯圓,上海幾家老字號這幾天又排起了長隊。陝西北路上的美新點心店幾乎天天食客盈門,人們排長隊在寒風陰雨中等著買現包的湯圓。四川北路上的四新食苑,堂吃的市民也是絡繹不絕。在老字號買手工湯圓,已成為上海人元宵節的保留節目。  「這幾天每天都能賣出3萬多隻湯圓,還有一家三口一下買了50盒。」美新點心店經理薛其勇告訴記者。
  • 繼八寶飯、青團後粽子也要當網紅!三家老字號與盒馬發起「復興枕頭...
    圖說:盒馬與三家百年老字號共同啟動開粽儀式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繼八寶飯、青團後,粽子也要當網紅!今天,盒馬與三家老字號企業諸老大、新雅粵菜館、梅龍鎮酒家在上海聯合發起一場「復興枕頭粽計劃」,為2019年端午節的「美食主角」粽子上市拉開大幕。這次盒馬與老字號聯手推出的是枕頭粽,將成為把區域特色的時令美食推廣到全國市場的又一動作。被金庸在武俠小說裡提及的湖州枕頭粽,有悠久的歷史,其最大的特點是枕頭似的外形。
  • 40名廚師「手工現做」,蔡瀾點心店高投入能賺錢嗎?
    近日,蔡瀾港式點心專門店在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這也是其首次走出廣東,進行跨區域開店嘗試。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去年蔡瀾港式點心專門店首家門店落地深圳,如今又從深圳、廣州開到了北京,而廣大吃貨們最為關注的問題無外乎兩個,即「北京門店口味如何,『手工現做』真的有那麼好吃?」
  • 魔都老字號網紅年貨一鍵收藏 附硬核年夜飯套餐菜單
    這不,周到君就尋遍全城,為大家梳理了魔都各家老字號的年貨和年夜飯大集合!還不快點收藏!杏花樓第一站——周到君來到了位於福州路上的杏花樓。作為上海最老牌的老字號之一,這裡可是採購年貨的天堂。周到君來到店門口時,正看到工作人員在為杏花樓的招牌掛上迎新年的紅色帘布,一股濃濃的喜慶年味撲面而來。
  • 上海老字號,最正宗的上海味道,撫慰了一大批老上海人的胃
    收藏好這些老字號店,閒暇時候吃吃,亦或是有朋友來上海的時候,帶他們吃最正宗的上海味道。走進王家沙點心店,如同走進了一個透明的大廚房,糕團區、湯糰區……幾乎每個操作區都能看到師傅們嫻熟的技藝表演,手工製作,現做現賣,確保食品滋味純正,口感新鮮。
  • 關注老字號:「點心店賣烤鴨」能守好老手藝嗎?
    北京牛街白記年糕店堅持老手藝、保留老味道,吸引了眾多「粉絲」。陸平仁攝  「點心店賣烤鴨」, 能守好老手藝嗎?  老字號的「架子」要放平,但特色不能丟。一些老字號在市場化大潮中,大搞加盟店、連鎖店,舉著老字號的牌子,卻丟了老字號的「味道」  「前門大柵欄有十幾家稻香村,有的名為『稻香村』,實際上不只賣貼著『稻香村』字樣的點心,還賣雜牌糖果、各種烤鴨,甚至菸酒,跟普通的旅遊紀念品超市沒啥兩樣。這是不是正宗的『稻香村』?真讓人心裡沒底。」在北京前門大街,來自武漢的遊客張倩打算給家人挑選一份正宗北京稻香村點心,卻犯了難。
  • 在上海必須要吃的老字號傳統點心小吃店,你吃過幾家?
    這家店可以說是上海分店最多的老字號了,除了開分店還與時俱進的開了網上商城。沈大成最出名的就是壽桃、壽糕、桂花條頭糕、雙釀團,以及青團,蟹粉小籠、餛飩、各式二面黃及宴席點心也因為口味極佳,樣式獨特而名揚四海。
  • 過年吃八寶飯,讓新年更加甜蜜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草根美食評鑑的Sung叔探店,頭兩天,Sung叔介紹了兩款很有特色的節日美食,盆菜和紅腸,一南一北,共同的特點就是美味。今天Sung叔給您介紹一款春節必不可少的主食。當然,還沒看到之前文章的朋友歡迎您關注Sung叔探店哦。
  • 一元艾葉一天能賣上千束 親民小商品撬動端午大經濟
    據《勞動報》報導,中藥店裡,香囊銷量同比增長5%-10%;農貿市場,一個攤位一天賣出上千束菖蒲艾葉;老字號點心店,日銷粽子3萬隻……昨日,本報記者兵分三路走訪市場發現,關乎端午的食品、用品這兩日迎來最後的旺銷,雖然最便宜的僅有一兩元,但也被挖掘出蘊藏著的大商機。
  • 除了北京稻香村,這些吃一口就愛上的老字號糕點你不能不知道
    2.百年義利坐標北京,始創於1906年,主營麵包和點心,義利麵包應該是許多北京小孩小時候春遊必備的食物,最經典的三種麵包:大果料、維生素麵包和乳白麵包,麵包的包裝就給人一爸爸媽媽當年吃的麵包的感覺。最出名的點心是奶昔葡萄酥、奶黃酥條、牛舌酥(椒鹽口味)、木糖醇棗泥酥、菊花酥(奶黃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