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透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
家庭是孩子習慣養成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習慣的老師。下面這3個壞習慣,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北京童狀元教育集團
1、規則意識淡漠
沒有規則意識的孩子,輕則影響他人,惹人厭惡;重則甚至會危害他人的人身安全、破壞公眾秩序。
缺乏規則意識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嚴肅、有原則的引導,這是在教他自我控制,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不要因為孩子小,就縱容他為所欲為,小時候不教孩子明確自己行為的界限,就是為他今後的成長埋下隱患。
北京童狀元教育集團
2、三分鐘熱度,不能堅持
孩子喜歡新鮮感是正常的,但是隨著成長,如果一直對任何事情都表現為三分鐘熱度、容易分心、不能堅持的壞習慣,家長就要警惕了。
這是孩子專注力不夠、耐力不足的體現,長大了可能演變成意志力薄弱,註定會走向平庸。
做事是否有堅持性,是拉開孩子未來差距的一項重要因素。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有興趣和熱情,會更容易堅持,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中培養孩子的堅持性和專注力,逐漸遷移到其他事情上。
北京童狀元教育集團
3、孩子懶散、過於依賴大人
有這種壞習慣的孩子,多半都是父母溺愛、過度包辦、保護出來的。
派克醫生在《少有人走的路》寫道:「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
父母真正的愛,是要捨得放手,培養孩子自理、獨立的能力,通過做家務等事情,讓孩子養成勤快的品質、規律的生活習慣。
勤快、獨立的孩子,更能學會自我管理,在學習上也會更加自主、積極。
北京童狀元教育售
教育家盧梭說過:
「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十二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採取摧毀那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乃至以後採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紮下了深根,以致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
相信通過父母有原則的教養方式、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好的繪本或故事的引領、啟發,會更好地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成就更好的人生。(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