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壁柱
扶壁柱是指為了增加牆的強度或剛度,緊靠牆體並與牆體同時施工的柱。
扶壁柱一般用於砌體結構,而且在廠房中應用的比較多。由於磚牆比較長,為了提高它的穩定性,用扶壁柱給它提供一個支撐點。擋土牆中也有,一般是和擋土牆一起整澆的混凝土構件。
扶壁柱是概念意義上的柱。當水平構件,通常是梁,支撐在單片牆(可以鋼筋砼牆或砌體結構牆)上時,梁沒有拉通,且此處在梁的延伸方向上沒有牆與受力牆相聯,如果梁的荷載和配筋都比較小,可以不設置扶壁柱;但是,當荷載或配筋比較大時,為了保證牆體在梁方向的穩定性和局部受壓等因素,一般會設置扶壁柱,也有設置樓面暗梁的(梁和牆重疊,可能比牆厚),此時扶壁柱和牆一起協同工作,此時扶壁柱需單獨設計計算。總的說來,扶壁柱還是很有用的,但得考慮建築師的意見。
暗柱、端柱
暗柱、端柱是剪力牆中的柱,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一種約束端(暗)柱,一種構造端(暗)柱,你可以這樣理解,簡單的剪力牆結構中端柱布置位置一般在剪力牆的兩端或者轉角處,一般柱寬大於或者等於剪力牆的厚度,暗柱指布置於剪力牆中柱寬等於剪力牆厚的柱,一般在外觀看不出,如果布置位置在端部,也可以作為端柱分析。
非邊緣暗柱
約束邊緣暗柱是指用箍筋約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約束,有比較大的變形能力。在剪力牆兩端和洞口兩側應設置邊緣暗柱。
構造邊緣暗柱和約束邊緣暗柱區別
YDZ—約束邊緣端柱; YAZ—約束邊緣暗柱;
YYZ—約束邊緣翼牆柱; YJZ—約束邊緣轉角牆柱;
GDZ—構造邊緣端柱; GAZ—構造邊緣暗柱;
GYZ—構造邊緣翼牆柱; GJZ—構造邊緣轉角牆柱;
AZ—非邊緣端柱; FBZ—扶壁柱;
LL—連梁(無交叉暗撐、鋼筋);LL(JA)—連梁(有交叉暗撐);
LL(JG)—連梁(有交叉鋼筋); AL—暗梁;
從編號上看,構造邊緣構件在編號時以字母G打頭,如GAZ、GDZ、GYZ、GJZ等,約束邊緣構件以Y打頭,如YAZ、YDZ、YYZ、YJZ等。
還有一種是AZ(暗柱),就是我們所謂的非邊緣暗柱。它是在中間不在邊緣。
從圖集上體會,可以看出,約束邊緣構件比構造邊緣構件要「強」一些,主要體現在抗震作用上。所以,約束邊緣構件應用在抗震等級較高(如一級)的建築,構造邊緣構件應用在抗震等級較低的建築。
從圖集中的配筋情況也可以看出構造邊緣構件(如端柱)僅在矩形柱範圍內布置縱筋和箍筋,類似於框架柱,當然也不能說構造邊緣端柱一定沒有翼緣。約束邊緣構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個陰影部分外,在陰影部分和牆身之間還有一個「虛線區域」,該區域的特點是加密拉筋或同時加密豎向分布筋。
圖集引用了GB50011-2001建築抗震設計規範中關於抗震牆的抗震構造措施,可參考該規範加深理解。
約束構件是根據抗震等級要求來設計的,截面和牆長牆高有關係,配筋是要進行受力計算的。構造構件是根據規範做的剪力牆增強構件,根據構造要求設計截面和配筋;
連續梁
在建築、橋梁、航空以及管道線路等工程中,常遇到一種梁具有三個或更多個支承,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不靜定結構,稱為連續梁。
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支座的梁。連續梁有中間支座,所以它的變形和內力通常比單跨梁要小,因而在工程結構(如橋梁)和機件中應用很廣。
暗梁
建築結構力學中的梁的概念可以通俗的理解為:承擔豎向荷載的受彎構件。單梁,框架梁、連梁等梁類構件都有這樣的功能。但有些以梁類命名的構件不完全具備這樣的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暗梁。
我們可以從以下屬性中認識暗梁:
暗梁的位置是它完全隱藏在板類構件或者混凝土牆類構件中,這是它被稱為暗梁的原因。
暗梁的鋼筋設置方式與單梁和框架梁類構件非常近似。
暗梁總是配合板或者牆類構件共同工作。
板中的暗梁可以提高板的抗彎能力,因而仍然具備梁的通用受力特徵。
混凝土牆中的暗梁作用比較複雜,已不屬於簡單的受彎構件,它一方面強化牆體與頂板的節點構造,另一方面為橫向受力的牆體提供邊緣約束。強化牆體與頂板的剛性連接。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時,特別是在剪力牆結構中,存在剪力牆身、剪力牆梁等構件,這些構件之間的關聯關係是一直纏繞著部分預算人員的問題。對於要弄清牆身、牆梁之間的關係,首先必須弄明白牆身、牆梁的概念。
剪力牆設計與框架柱及梁類構件設計有顯著區別。柱、梁構件屬於杆類構件,而剪力牆水平截面的長寬比相對杆類構件的高寬比要大得多;柱、梁構件的內力基本上逐層、逐跨呈規律性變化,而剪力牆內力基本上呈整體變化,與層關聯的規律性不明顯。剪力牆本身特有的內力變化規律與抵抗地震作用時的構造特點,決定了必須在其邊緣部位加強配筋,以及在其樓層位置根據抗震等級要求加強配筋或局部加大截面尺寸。此外,連接兩片牆的水平構件功能也與普通梁有顯著不同。為了表達簡便、清晰,平法將剪力牆分為剪力牆柱、剪力牆身和剪力牆梁三類構件分別表達。
歸入剪力牆梁的暗梁不是普通概念的梁,因為暗梁不可能脫離整片剪力牆獨立存在,也不可能像普通概念的梁一樣獨立受彎變形,事實上暗梁根本不屬於受彎構件;因為其配筋都是由縱向鋼筋和箍筋構成,綁紮方式與梁基本相同,但是暗梁與剪力牆身的混凝土和鋼筋完整的結合在一起,因此暗梁實質上是剪力牆在樓層位置的水平加強帶。此外,歸入剪力牆梁中的連梁雖然屬於水平構件,但其主要功能是將兩邊剪力牆連結在一起,當抵抗地震作用時使兩片剪力牆連結在一起的剪力牆協同工作。
邊框梁
邊框梁是指框架邊梁與剪力牆的特殊構造(其配筋03G101-1圖集上很清楚,可以是兩邊都無板的形式,如樓梯間、電梯井等)
框架梁簡單說就是--框架上的梁。非框架梁簡單說就是--不在框架上的梁。如混合結構上的梁和框架梁和連梁上的梁。邊框架梁就是--邊軸線框架上的梁。框支柱是框支梁(框支梁連接剪力牆和框支柱)下的柱,用於轉換層上層。框支柱與框架柱的區別在於框架柱與基礎相連,框支柱與框架梁相連。
牆柱
牆柱就是和牆融為一體的柱子,由梁板傳來的屋蓋、樓蓋上的活、恆荷載,它可以通過牆柱基礎傳到地基。柱子凸出的部分為陽角,凹進的為陰角。可以解決局部荷載大的問題,防止牆體開裂。
牆梁
牆梁是由鋼筋混凝土託梁和梁上計算高度範圍內的砌體牆組成的組合構件。
包括簡支牆梁\連續牆梁和框支牆梁。
牆梁是由託梁與其上部計算範圍內的牆體的組成體。在計算中,牆梁要考慮到託梁以上牆體對結構的影響,要計算牆體對託梁剛度的有利影響。所以,在實際工程中。按牆梁計算的託梁配筋比沒有考慮牆梁作用的託梁配筋要少。不過牆梁的計算比較繁瑣,所用規範比較複雜,在現在的設計裡,多不按牆梁計算。
框架柱
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結構中承受梁和板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給基礎,是主要的豎向受力構件。需要通過計算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