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和孩子爸爸產生了矛盾,大吵一架,原因不是家長理短,也不是生活瑣事,居然是要不要糾正女兒「左撇子」的習慣。他覺得我這就是在「瞎折騰」!「難道不知道左撇子的人都聰明嗎?」
孩子爸爸還特意在網上找到了許多名人來給我舉例子:拿破崙、達·文西、貝多芬、愛因斯坦都是「左撇子」,甚至美國歷史上至少有7位總統都是左撇子,也就是說,在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中,六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由左撇子在治理。
不得不說,梅梅爸爸這種「嚴謹」的態度我真是「許久未見」了,還知道引經據典來「反駁」我!
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覺得「左撇子」的人都會更聰明?
為什麼有些人是「左撇子」?
「左撇子」又稱「左利手」,「利」指的是自己慣用的那隻手。關於「左撇子」很奇怪的一點是,在整個歷史進程中左撇子的概率一直都很穩定,佔總人口比例的10%左右。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研究發現,我們的左手或右手的偏好,很有可能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已經被確定了。超聲儀器發現早在妊娠第八周就出現了手性偏好。從在子宮的第13周起,嬰兒就顯示出了更傾向於吸吮左手還是右手拇指。
研究人員發現,在子宮中時,胎兒脊髓中的基因活動是不對稱的,這很可能是導致手性偏好的原因。
三國科學家聯合研究,結果表明:左右手都能用的孩子更聰明
其實早在2010年,澳大利亞、紐西蘭和英國三個國家的科學家,就曾通過大腦研究和整合生物學網絡資料庫,根據獲得的895個樣本進行研究,統計後發現:
擅長使用左手和右手的人智商並沒有顯著差異,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一般認知能力沒有很大的差異。他們還在實驗中驚喜的發現:左右手都能用的孩子才是最聰明的!
家長應該都聽說過:左邊大腦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右邊大腦支配左半身的活動,也就是左撇子的人往往右腦更發達,而右撇子的左腦更加發達,所以想要讓大腦發達,左右手一起鍛鍊才是最重要的。
談到這裡不得不解讀一下我們「神奇的大腦」,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個部分,兩部分在外觀上看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在分工上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左腦的抽象思維功能比較發達,右腦的形象思維功能比較發達,兩者可以稱得上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其實不論是使用左手還是右手,都是為了開發孩子的大腦,其實進行一些益智遊戲就是非常好的手段,我就曾經為女兒選擇非常多的益智書,其中這套《IQ遊戲益智大百科》就是女兒翻看次數最多、閱讀時間最長的,我已經給她買了快有一年了,甚至現在偶爾女兒還會翻出來玩一會。
這套書是由著名的數學家秋山仁博士為大家選取的世界上經典的益智遊戲類型,非常有權威性,圖文並茂,可謂是包羅萬象。
全套書一共5冊,其中《IQ遊戲益智大百科 迷宮冒險益智遊戲》針對基礎迷宮、圖像迷宮、小房子迷宮、創意迷宮、字詞迷宮和繩子迷宮等,真可謂是一本「迷宮遊戲大全」了,孩子爸爸沒事都喜歡和孩子一起玩,真的非常有趣!
《IQ遊戲益智大百科 立體移動益智遊戲》就更加有趣了,包括索瑪立方體、球球金字塔、三環解套、智慧繩、孔明棋、華容道等等經典的遊戲,全都濃縮在這一本書裡。
不僅在遊戲中讓孩子體驗,甚至還講述這個遊戲的歷史,就比如華容道和孔明棋這種有著歷史傳承的遊戲,書中都有詳細的解釋,孩子十分感興趣的我們就會買回來實體的玩具,也不會造成亂買回來孩子不喜歡的浪費現象。
《IQ遊戲益智大百科 圖畫照片益智遊戲》這本書也非常的有趣,畫面中很多都採用古今中外的名畫,讓孩子在訓練觀察力的同時提升審美水平,前段時間女兒的美術老師還和我說:「畢卡索的畫梅梅居然都能認出來,你們對她的教育也優秀了!」後來才知道是女兒自己在這本書中學到的。
還有《平面拼圖益智遊戲》和《數字推理遊戲》這兩本也非常有趣,在女兒6歲的時候,我會和爸爸一起陪著她進行親子遊戲,因為畢竟年紀還小,需要一定的指導,現在女兒基本就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了。
這套書我1年多之前買的時候是114元,現在好像商家在進行特惠活動!只需要98元就可以買到了,這種優惠力度真的是少有,這麼優秀的書還有如此大的優惠,家長們錯過可真的就是損失了!真的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