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除了可以使用在工業領域以及各類型製造領域中的機器人之外,微型機器人的發展速度近年來也有著質的飛躍,近期韓國腦科學研究所和大邱慶北科技大學共同研發了一款微米級機器人。
目前從其研究機構所透露的消息可知,這款機器人採用了3d電池驅動使用中可以通過體外直接連接神經網絡,能夠實現人類通過體外形態和機器及計算機相連接。就在此前不久Elon Musk利用最新發布的手術機器人V2,類似「縫紉機」的效果,將約為一枚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Link V0.9植入到實驗豬的大腦,實現電波反饋,和這款設備相比較,韓國的這款體外是連接設備,無疑精巧的多,科研團隊表示該款產品高27μm,寬5μm,深2μm,內置可量突信號傳輸的HD-MEA(離體微電極陣列)晶片,側面還有翻轉指標器(A rollover indicator),小小功能能夠在多元領域中使用。
微型機器人作用是非常廣泛的,雖然目前依然處於行業的研究初期階段,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微型機器人的高速技術發展,未來所具有的作用將會在多領域中使用,無論是在醫學領域還是在製造生產領域之中都可以使用到微型機器人,通過腦神經網絡連接將會改變大眾目前使用電子設備的模式。
之前曾經有業內人士進行腦電波打字實驗,但其效果並不突出,打字速度約在一分鐘20個左右,由於其所用的設備相對一般,因此無法連接腦神經直接使用,一旦微米級機器人可以應用於實際生活之中,既可以通過腦電波打字,其打字速度要超過人手打字速度,有業內人士認為通過這一類型的技術連接,僅是打字速度方面就能夠達到200字以上,完全超過專業的打字員,此外在遊戲模式視頻感受,甚至在PC端操作時,都可以通過這一類型方式來完成。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階段這種外置裝備將不用直接和人體連接,只需要通過皮膚連接就可達成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