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才會讀職校嗎?
我的的表弟曾就讀於我們市一所初中的重點班,他是班上的三好學生,但中考時成績不理想,無法進當地高中的重點班級,所以他決定放棄讀高中,報讀職業學校。但當表叔聽到這個消息,堅決不同意。為此,表弟苦惱不已。
事實上,表弟說他的選擇並非「一時頭腦發熱」,更不是「自我放棄」,而是向著興趣特長挺進的自主選擇。他的夢想是做一名「程序開發工程師」,接受職業教育,也是對人生負責的明智選擇。那麼,有主見、有規劃、有實現路徑的個人發展選擇,何以遭到他父母的反對?
不得不承認,當今社會,「學習成績差,長大只能讀職校?」「寧可讀三流大學也不能上職校?」……很多家長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還普遍存在。由於對教育的一貫認知,使得職業教育被打上了「次等教育」的印記,職業學校學生被打上了「普高淘汰生」的烙印。
選擇職業教育,真的就意味著踏上了失敗的人生嗎?
小說哥並不這樣認為。
「棄北大讀技校」的周浩,因為不喜歡理論、不喜歡學術,從北京大學退學,轉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進而投身於自己喜歡的數控技術研究。當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的時候,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正在前往一條正確的道路。
結果證明周浩的選擇是對的,他在自己熱愛而且擅長的領域做出了卓越成就。在校期間,他帶領自己的同學團隊,贏得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的冠軍。畢業後,他作為「高技能人才」被引進北京,在機械領域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透過周浩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職業教育給學生更多選擇,豐富了普通教育,讓他們有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而不是固定在一個傳統的教育模式裡。職業教育對學生的教育更專注於在某一固定的職位領域,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更容易成為某一行業領域的高級人才。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
實際上,近幾年,選擇職業學校的人群越來越多,社會認可度已越來越高。據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12月8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1200餘個專業和10餘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而且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升。
另外,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學生就業持續走高、走好。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0%。初次就業率僅低於「985」高校,超過「211」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
由此可見,職業教育已經達到普通高中階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規模的「半壁江山」,職業教育的優越性在就業市場上得到了充分的凸顯!
尤其隨著AI、5G、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2020年伊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職教中國行動宣言》,就曾向全社會呼籲:「大國工匠,職教興邦!從此刻,向未來,我們一起行動。」可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教育是一種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面向能力的實踐教育、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它是教育、是經濟,更是民生。願更多的家長打破對職業教育的傳統偏見誤解,願更多的孩子找準為之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