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寫出了他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
其實,他的大學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去大學讀書,而是來到「社會」這所大學學習,接觸到很多知識分子,受到各種思想文化的薰陶。讓他在不知不覺中認識了一個越來越寬廣的世界,並為了脫離殘酷的現實處境,做出改變。
《我的大學》講述了阿列克謝抱著上大學的願望來到喀山,初到喀山,住宿在朋友家。他為了餬口賺錢而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在苦難的生活中,他也改變了很多:我對外來的幫助已經不抱希望,也不指望會交上好運,但我的意志卻漸漸變得堅強起來。而且生活條件越是艱難,我感到自己就越堅強,甚至更聰明。我很早就懂得了:人是在與周圍環境的抗爭中成長壯大起來的。
他發現殘酷的現實生活,讓他根本沒有能力上大學。為了生存,他只能在輪船碼頭等地方打雜工,喀山的貧民窟、荒涼的碼頭是他精彩的社會大學。他通過別人說出的話,深刻認識到了這個社會:這就是生活,他媽的!活來活去,也沒活出個人樣來,靈魂,肉體,一無所獲……。誰有錢,誰就可以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
他在麵包店找到了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努力地學習。他加入了大學生的秘密組織,了解了農民生活的現狀,向工人們傳播革命的理念並鼓勵工人罷工。俄國的腐朽和個人的困境使他自殺未遂而受傷。
他所處的社會,是個病態的社會,周圍大都是鬱悶麻木的人群,可是,他並沒有同流合汙。他會讀書,會思考,用書裡的知識為自己排憂解難。
最後,他終於認識到了,只有知識能夠改變愚笨的人民,讓他們真正得到改變,強大起來。於是,他帶著新生的力量,與同伴一起離開了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社會是個大染缸,也是一本永遠都看不夠的書,永遠畢不了業的大學,它教會了我們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高爾基就是在這樣的大學中吸取養分,慢慢變得堅不可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