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 Wave2的雙信道MIMO測量

2020-12-13 電子產品世界

WiMAX Wave 2規範目前支持使用多個天線,以同時改善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的系統性能。與傳統的單路輸入單路輸出(SISO)實施方案相比,多路輸入多路輸出(MIMO)配置的系統具有更高的頻譜使用效率,因此數據速率更高。對這些高級 WiMAX 系統進行表徵和故障診斷,通常需要使用具有信道估算功能的雙信道信號分析儀、「矩陣解碼器」和OFDM解調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4112.htm

矩陣A和矩陣B配置

WiMAX Wave 2系統下行鏈路發射端工作的多天線實施有空時編碼(STC)—矩陣A和MIMO—矩陣B兩種方案。圖1為2x1 STC 和2x2 MIMO的典型下行鏈路配置。

在矩陣A(STC)實施中,信道可以建模成兩條路徑,這兩條路徑將基站(BS)的兩個發射天線連接到移動站(MS)上的一個接收天線。每條信號路徑都可用一個唯一的信道係數「hx」來表示。每個係數代表各個發射-接收天線對之間所有路徑的(假設為線性)集合,還可能包括在發射機中產生的信道間串擾以及在無線信道中出現的無數個多路徑信號。另外使用每個天線在不同時刻、以同一頻率發射同一信號的不同編碼版本,可以改善信號接收質量。這種技術就是空間分集技術,矩陣 A 配置實施的就是這種技術。

與之不同,矩陣B(MIMO)系統使用每個天線同時在同一頻率信道上發射不同的數據流,以實現更高的數據速率和頻譜效率。圖1中所示的矩陣B配置,在無噪聲系統中測得的接收信號為:

假設四個信道係數已知,矩陣B接收機就能使用下面的簡化方法來辨別並恢復發射的波形。

這些方程也可用矩陣形式來表示:

矩陣解碼器的功能就是執行信道矩陣[H]的求逆運算和相關的數學運算,從而將最初發射的數據流進行恢復並將這些信息傳輸到解調器。注意,矩陣解碼與解調是相互獨立的,矩陣解碼要先於解調之前完成。

當信道係數之間存在關聯時,實際的WiMAX 接收機可以使用其固有的分解或MMSE技術[參考文獻1]來進行真實的數據恢復。如上所述,數據恢復需要知道信道係數,信道係數的值可由接收機或雙信道信號分析儀使用WiMAX OFDM 波形[參考文獻2]中包含的獨一無二的導頻結構來測出。精確的矩陣解碼取決於信道係數的獨立程度,並且它還會進一步受到信道中噪聲數量的影響,這一點非常重要。當信道矩陣變成「病態矩陣」並且很難進行精確的倒數運算時,相關的信道係數和/或噪聲便會導致系統性能降低。

在上行鏈路中,MIMO可通過在同一頻率信道上工作的兩個獨立移動站(手機)之間協調一致的同步傳輸來實施。這種技術稱為上行鏈路協同空間多路復用(UL-CSM)技術,為了實施 2x2 MIMO,該技術在基站上使用了兩個或更多的接收天線,並在每個移動站上使用一個天線 [參考文獻2]。在這種配置中,MIMO的實施僅限於上行鏈路。DL-MIMO要求每個移動站有兩個天線和接收機信道。

信道估算、矩陣解碼和解調

矩陣A波形和矩陣B波形的信號分析和故障診斷可使用單路輸入或多路輸入的矢量信號分析儀(VSA)來完成。許多基本測量,例如STC或MIMO發射機中的信道間串擾和定時,都可通過將單路輸入分析儀直接連接到選定的發射機輸出埠來完成[參考文獻3]。當發射信號具有良好的隔離度時,這種單路輸入的方法非常有用,此時無需使用矩陣解碼器對波形進行解調。某些測試程序,如WiMAX Wave 2 配置文件中定義的射頻一致性測試(RCT),規定了在可能出現串擾以及不使用矩陣解碼器的情況下,對發射機信號質量的單信道測量。遺憾的是,在系統優化和故障診斷過程中,這種基本測量對於分析眾多信號誤差的根本原因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找出誤差的根源,常常需要將使用與不使用矩陣解碼器進行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在矩陣A系統中,可使用單信道VSA對使用和不使用解碼器兩種情況進行測試。在矩陣B 和UL-CSM系統中,一般需要使用雙信道VSA來對這些日益複雜的波形進行全面分析。

圖2所示是一個典型的具有WiMAX MIMO測量功能的雙信道VS(如帶有選件B7Y的Agilent 89600系列分析儀)的測量流程。在矩陣B配置中,MIMO信號分析從估算複雜的信道係數開始,這些係數可通過對在兩個輸入信號接收到的大量已知導頻子載波進行測量而得到,如圖中的 Rx0和Rx1所示。這四個信道係數將作為子載波頻率的函數來顯示,在對MIMO系統進行優化和故障診斷時,這些係數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估算出來的信道係數主要被矩陣解碼器用來恢復2x2 MIMO信號中的兩個獨立的數據流。矩陣解碼器的作用是抵消信道效應,而不是執行數據解調。如圖2所示,矩陣B數據流經過恢復之後,然後傳輸到OFDM解調器進行進一步的信號分析。

如上所述,當直接連接到發射機埠時,基本解調無需使用矩陣解碼器。此外,圖2還顯示了兩條繞開矩陣解碼器的測量路徑。在這個配置中,信道特徵是利用前導碼、導頻和/或相關的數據子載波中包含的信息來估算出來的。這些信道響應可能會包含發射機和信道串擾,並且這些響應可能會和在嵌入式MIMO導頻中提取出來的MIMO信道係數有所不同。作為解調過程的一部分,這些信道響應可用來均衡波形(使波形的頻率響應變平),對WiMAX波形的故障診斷非常有用。然而,這兩個測得的信道響應卻無法包含足夠的信道信息來進行矩陣解碼。

矩陣A使用VSA進行信號分析的路徑和矩陣B配置相同,只是它需要一個單信道分析儀。表 1 為使用單路輸入解決方案和雙路輸入解決方案(如 Agilent 89600 系列VSA)來測試矩陣A和矩陣B波形的典型測量配置的簡單列表。該表不但列出了矩陣解碼器對OFDM解調結果的影響,還顯示了當選擇VSA上的均衡器和MIMO信道頻率響應時所顯示的信道係數。

探索信號損耗情況

圖3是使用雙信道VSA測量一對仿真矩陣B波形得到的結果。在本例中,可以看到使用與不使用矩陣解碼器對發射機信道間巨大串擾的影響。左圖是一部分解調IQ星座圖,其中放大了一個導頻和一個數據符號點以顯示細節。在矩陣解碼器關閉時,如左上圖所示,由於其他發射信道會以-29dB 的相對電平耦合進這個測量中,因此數據星座圖中會有一個擴頻。這種高度的串擾將會導致2.9%的相對星座圖誤差(RCE)。僅這種串擾誤差已經足以使RCT達不到 WiMAX Wave 2波形的要求。本圖的右上角還顯示了相關的誤差矢量頻譜:OFDM誤差-子載波頻率關係圖。本測量圖是對系統中的定時誤差進行故障診斷的絕佳工具,下一實例也將使用此圖。

圖3下半部的圖形為啟用矩陣解碼器時的測量結果。矩陣解碼器可以使用四個(在2x2 MIMO中)信道估算來抵消串擾效應。在矩陣解碼器抵消串擾之後,RCE得以改善到小於 0.05%,誤差矢量頻率和數據星座圖均可反應出這種差異。注意,該導頻的星座圖點並不會受到串擾或矩陣解碼器的影響。導頻不會在時間和頻率上重疊,這樣導頻星座圖點就不會擴散,導頻就能用來測量兩個發射信道之間的串擾電平。

儘管在RCT 試中沒有使用,但矩陣解碼器仍是一個出色的故障診斷工具,能夠測量並去除串擾(串擾可能掩蓋其他信號減損)。例如,圖 4 所示矩陣解碼器是如何抵消串擾以揭示系統中出現的符號定時誤差。此前,上圖為具有29dB串擾電平的信號的星座圖和誤差矢量頻譜。在沒有使用矩陣解碼器之前,誤差頻譜主要由串擾決定,這使其很難看到波形中的定時誤差。在啟用矩陣解碼器時,測量中的串擾得以抵消,並能輕鬆觀察到定時誤差。在右下端的測量中,誤差頻譜顯示出我們熟悉的「V」型,那是符號定時誤差的特徵 [參考文獻4]。

信道頻率響應測量

均衡器和MIMO信道響應是表徵矩陣A和矩陣B波形的另外兩個有用的診斷工具。這些響應的幅度和形狀可在解調之前使用戶深入理解所接收波形的質量。例如眾所周知,MIMO系統在路徑眾多的環境中工作時,信道係數之間的相關性較低,從而接收機一端能夠更好地還原數據。反之,當信道係數之間的相關性較高時,系統性能就會迅速降低。圖5是兩個不同MIMO 信道測得信道係數的幅度,一個信道的係數相關性較高(左),另一個信道的係數相關性較低(右)。這兩個測量均啟用了矩陣解碼器。在高相關性實例中,這一對係數具有相同的複雜頻率響應,系統性能可能會降低。如下圖中的插圖所示,測得的64-QAM星座圖顯示出高度的信號失真。作為對比,右上角的測量顯示的是具有較低相關性的測得信道係數。在本例中,這些係數具有不同的頻率響應,從而導致了數據恢復過程的改進,這一點如圖中右下角的測量星座圖所示。

條件數

另一個非常有效的故障診斷工具是「MIMO 條件數」,它是通過對信道矩陣[H]進行特徵值分解,獲得每個子載波的最大奇數值與最小奇數值之比計算出來的。它能夠測量接收機中不合格的矩陣是什麼樣的。該比值常用對數標尺來顯示,狀態良好的矩陣的奇數值的理想比值為1 dB或0dB。作為綜合指南,當信號的條件數大於其信噪比時,矩陣解碼器將不能有效地區分信號,解調性能將會很差。這一點可在圖5中左下角的條件數響應中輕鬆看出。在這種情況下,條件數會接近或大於20dB,而且解調後的星座圖將會很差。與之相比,右圖所示的條件數通常低於10dB,相關的星座圖也有顯著改善。

無論WiMAX Wave 2系統是使用矩陣A配置還是使用矩陣B配置,通過充分利用無線環境中的大量多路徑特性,都能極大地提升系統性能。在這些系統的設計、故障診斷和優化過程中,多種雙信道測量可為這些系統的操作和性能提供必要的深入分析。

參考文獻

[1] WiMAX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ology,2.1 版,2008 年 7 月 7 日。

[2] 安捷倫在線研討會,「WiMAX Wave 2 Testing - MIMO STC」,2008 年 1 月 17 日。

[3] 「Matrix A and B re-measured; Single channel measurements for WiMAX Wave 2 reduce the need for multi-channel analysis」,WiMAX 日報,2008 年6 月 18 日。

[4] Testing and Troubleshooting Digital RF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er Designs,安捷倫應用指南 1313,5968-3578E。

相關焦點

  • MIMO OFDM技術是什麼 MIMO OFDM信道估計介紹【圖文】
    如圖2所示,正交頻分復用的基本原理是把高速的數據流通過串並變換,分配到傳輸速率相對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進行傳輸,在頻域內將信道劃分為若干互相正交的子信道,每個子信道均擁有自己的載波分別進行調製,信號通過各個子信道獨立傳輸。
  • 為什麼都在搞 多流MIMO
    這麼看來,ax可能是5G NR的潛在競爭對手,有點像802.16 wimax和4G LTE之爭,不過實力上我覺得比當年的wimax要差許多。 這些都說明兩大主流協議族在空口技術發展上基本一致,可謂英雄所見略同(或者說走投無路)。原先我對5G NR採用的這些技術有些疑問,現在來看大勢所趨,所有通信人都在一條船上。還是要堅持走下去,直到撥開雲霧見天明。
  • 基於信道測量的3-6 GHz城市環境傳播特性研究
    目前移動通信系統主要使用3 GHz以下頻段,針對未來5G移動通信業務特徵,3 GHz以上頻段無線信道的傳播特性尚未充分測量和建模。再者,不同頻段的信道衰落特性研究是系統設計和優化需要考慮的基礎性問題。因此,考慮到信道特性分析對5G系統設計和性能評估的重大意義,非常有必要對這些待研究頻段的信道特徵重新考量。 信道測量是進行無線信道特性分析最直接、最精確的方法[7]。
  • 軍內首次,他們完成了大型運輸直升機空地信道測量
    時間撥回4個月以前。張曉海在部隊調研時了解到,雲南某邊防部隊所在山區植被密集、區域海拔差較大,地形十分複雜,由於實地專業測量受限,對電磁傳播環境掌握不夠精確,對進一步升級優化作戰效率帶來影響。一線部隊的作戰需求就是團隊的攻關方向。回到學校後,張曉海立即召集團隊研究解決辦法,希望通過信道測量,對無線傳播環境進行精準描述,全力為我軍無線通信的優化升級提供數據支撐。
  • 中國首次在自由空間信道實現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12月25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彭承志、張強等與清華大學王向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尤立星等人合作,首次在國際上實現了基於遠距離自由空間信道的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MDI-QKD)實驗。
  • 大規模MIMO的簡而言之
    MIMO的作用在於,通過天線陣列和智能處理功能並利用最佳傳播信道創造出額外容量,這一方式稱為空間復用。因此,採用MIMO的基站和用戶設備可在若干空間復用信道上運行,從而實現可用吞吐量的擴大。手持式用戶設備通常採用2×2 MIMO系統,其中,基站和用戶設備均具有含兩個發射天線和兩個接收天線的天線陣列,從而有效地實現雙倍容量。
  • 5G 信道——下行物理信道和物理信號
    5G的下行物理信道基本延續了4G的物理信道,主要分為PBCH,PDCCH,PDSCH信道,下行信號分為同步信號PSS/SSS,參考信號DM-RS,PT-RS,CSI-RS。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廣播信道,主要承載小區系統消息的MIB信息。具體內容如下:1.
  • 什麼是MIMO?
    現在我們通過天線把信號在空氣中用電磁波來傳送,空氣就起到跟網線一樣的作用,都是傳輸信號的通道,叫做無線信道。那麼咋樣能讓網速更快呢?顯然,多來幾根天線,多幾根虛擬的網線一起收發數據,就能解決問題。這個多輸入多輸出,就是針對這個無線信道來說的。
  • 5G 信道——上行物理信道和物理信號
    5G的上行鏈路和LTE類似,包含信道:PRACH、 PUCCH、PUSCH,上行物理信號包含:DM-RS、PT-RS、SRS,信道映射如下:1.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調參考信號,用於對PUCCH和PUSCH信道解調,伴隨PUCCH和PUSCH信道傳輸。2.
  • 四大實用WiFi檢測工具,調整信道避免幹擾
    WiFi信號和聲音一樣,強弱都是可以測量的,檢測WiFi的方法有很多,作為普通的家庭用戶,我們有時需要測試WiFi的速度、信號強度、周圍WiFi幹擾等等,下面小編將推薦4款實用的WiFi檢查工具,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哦。
  • 【技術大比拼】如何理解HSDPA新增物理信道
    短幀3HSDPA引入的物理信道HSDPA引入的物理信道很少,共引入了三條物理信道,都以HS開頭,且對應HSDPA三項關鍵技術,分別是:HS-PDSCH——多碼道資源共享技術HS-DPCCH——基於信道質量的自適應編碼與調製
  • 5G英文視頻#16: 5G NR 信道探測信號
    首先,我們將定義信道探測。然後,我們將研究在下行鏈路上支持信道探測的CSI-RS(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以及在上行鏈路上等效的SRS(探測參考信號)。但是使用波束賦形需要了解傳播信道。而傳播信道與發射頻率有關。因此,如果像FDD一樣,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在兩個不同的頻率上運行,則別無選擇,只能依靠接收機將有關信道的信息傳回發射機。上圖右下角就是這種情況。
  • 如何實現頻率測量 高頻雙計數器測量方法
    如何實現頻率測量 高頻雙計數器測量方法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04-06 16:00:00 1.
  • 研究MIMO的男生專一嗎?
    要實現Beamforming,需要Channel State Info,也就是發射機要知道,收發之間的信道狀態。信道偵測Sounding    然後在所有天線上發射NDP(NDP——Null Data Packet,就是前導Preamble和LTF),注意,上次文章提到LTF部分是乘了一個正交矩陣的,因此,STA能分辨出不同發射天線到接收天線之間的信道特性。    STA接收到NDP之後,做一些處理後反饋給路由器,後面路由器就可以根據這個信息,調節各個天線之間的相位幅度,實現波束賦型。
  • 5G Massive MIMO介紹
    Massive MIMO信道模式場景1:技術構成部分1:大量陣列近場通信該模型給出了一個(通常)單小區天線陣列龐大,同時覆蓋多個用戶的情況。因此,對於不同的用戶來說,可能存在很高的幹擾信號的可能性。但是,不考慮來自相鄰小區的信號的幹擾。這可能是我們可以實現最大吞吐量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您可能需要在通道模型中考慮以下因素。
  • 雙金屬溫度計是測量什麼的?
    雙金屬溫度計是一種機械式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用膨脹係數不同的兩種金屬(或合金)片牢固結合在一起組成感溫元件,一般繞製成螺旋線,其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端)裝有指針。當溫度變化時,感溫元件曲率發生變化,自由端旋轉,帶動指針在度盤上指示出溫度數值。
  • 炙手可熱的5G,如何逼近信道容量的香農極限?
    C是單信道的信道容量,是指我們建立了一個單點輸入、單點輸出的通信通道(我們稱為信道)後,這條通道每秒最多可以傳送多少bit的信息量。B是信道的帶寬,可以簡單理解為分配給一個信道可用的頻率範圍的一半;S是傳送信號的平均功率,而N則是噪聲或者幹擾信號的平均功率。
  • 5G NR 信道探測信號(包括視頻、中文譯文和英文原文)
    首先,我們將定義信道探測。然後,我們將研究在下行鏈路上支持信道探測的CSI-RS(信道狀態信息參考信號),以及在上行鏈路上等效的SRS(探測參考信號)。但是使用波束賦形需要了解傳播信道。而傳播信道與發射頻率有關。因此,如果像FDD一樣,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在兩個不同的頻率上運行,則別無選擇,只能依靠接收機將有關信道的信息傳回發射機。上圖右下角就是這種情況。
  • 無線網絡WiMax射頻測試應用
    WiMAX 接收測試  在進行WiMAX放大器及模塊測試時,需要輸入一個理想的測試信號;在進行BS(基站),RS(中繼站)或SS(終端)接收機性能測試時,需要輸入一個經過空間信道傳輸的測試信號。  數字矢量信號源SMU/SMJ/SMATE可以產生包含了完整的無線幀設置,MAC(媒體接入層)設置,信道編碼等符合規範或用戶自定義的WiMAX信號。  無線幀設置  OFDM模式  圖1是OFDM TDD模式的幀結構。
  • 使用多信道射頻鏈路聚合(LAG)方法提升微波容量
    多信道射頻LAG方法消除了這些問題,因為:它基於算法使流量負載均勻分布,甚至在信道出錯的情況下,該算法也不會導致信道利用率低下或影響業務不要求信道束中的每個信道都具有能滿足最大業務要求的容量多信道射頻LAG引擎在多信道系統中多信道引擎是關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