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的原因
記憶短暫:小孩的記憶力通常比較短暫。
主觀願望:比如小孩子打破了花瓶卻一臉真誠地望著你說「不是我」的時候,他有可能並不是故意的,只是他非常希望這件事情沒有發生,以至於他自己真的相信這件事跟他沒關係。
豐富的想像:孩子愛幻想。
希望獲取注意力:可能在之前的生活中,小孩子靠不經意的撒謊得到了想要的關注,因此他會再而三地使用這個方法。
怎樣對待孩子的撒謊
以笑帶過: 家長們當然不希望孩子撒謊,但既然已經發生了,家長首先能做的就是,放鬆,嘗試把你孩子的謊話當成笑話來處理,通常孩子的這種謊話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這往往也是孩子發育的一個階段。
別指責孩子:家長需要特別自己的語言,以鼓勵的孩子「坦白」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
理解孩子的心情:換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敘述事情的經過。如果孩子坦白了並且按照你所說的做了,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到孩子肯定,並表揚他勇於承認和幫助清理的勇氣,讓孩子慢慢的理解,說實話的後果不會很糟,自己也不用為說謊而難受。
教給孩子誠實的重要性:可能你的小孩告訴你,他知道撒謊不好,孩子其實是很難真的在道德上明白撒謊的意義。 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誠實的故事,比如「狼來啦」,讓孩子理解撒謊很可能會帶來很糟糕的後果。
保持積極心態,不要著急懲罰:如果你的小孩告訴了你實話,是他打碎了你心愛的花瓶,這個時候,請不要對孩子表現出強烈的憤怒,這不利於孩子以後再承認錯誤,因為他知道後果會「嚴重」。
所以當小孩子承認錯誤的時候,請表揚他的勇氣並給予溫柔的引導,讓他感覺誠實帶來的「好處」。這會比「嚴厲的懲罰」更有效。
告訴你的小孩,不管怎樣你都愛他:有時候小孩子不承認錯誤是因為,他怕你知道他做了錯事,你會不再愛他了。這個時候,家長要讓孩子清楚地感受自己對他的愛,並對他承認錯誤的勇氣對他加以讚賞。
建立信任:告訴你的孩子,你相信他,同時他也可以相信你。比如家長帶孩子去打預防針,有的家長為了哄孩子會說:打針不會疼的,這樣孩子感受到了疼痛之後,對家長也不會再那麼信任。
當家長失去了孩子的信任的時候,需要給孩子道歉和解釋,以繼續獲取孩子的信任。
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明確期望:給孩子設立規則界限,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清晰明確的界限,其實是對孩子最好的愛,在孩子逐漸了解了這些規則和界限的時候,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可以自己去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合理,同時長大後也會更容易去尊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