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智能外呼機器人、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黑科技助力抗疫

2020-12-18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

無人機在公路上盤旋,代替人工進行空中的指揮工作;AI機器人走進醫院,幫助醫生看CT;紅外測溫儀在不知不覺間測量著車站乘客體溫;外呼機器人則能將疫情信息管理員從每天300多個電話中解放出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這些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1 健康碼

出入社區、坐地鐵、坐公交、逛超市、進單位、下高速口……如今,出示「健康碼」已然成為一張高效的電子「通行證」,「綠碼」也讓城市加快了復甦的步伐。

杭州在全國率先推出健康碼,用「紅黃綠」三色二維碼作為數位化健康證明。居民和來杭人員上支付寶可領取健康碼,綠碼可憑碼通行,紅碼和黃碼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

目前,健康碼已落地了超過200個城市,居民不再需要重複填報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小區卡口工作人員也更加便利,實現了「無接觸式」查驗,降低了感染風險。

在企業開始復工的時間節點上,人員流動無疑會加大疫情防控風險,而「一人一碼」的健康評估證明數位化,有效實現流動人員的健康管理,員工去過哪些地方、有無感染風險等情況得以實現數位化追溯,使得企業復工期間的疫情風險更加可控。

一人一碼以及背後大數據力量助力復工防控,無疑是當下最需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2 智能外呼機器人

疫情排查當中,健康統計、問題收集、信息反饋等依靠人工督辦的流程,費時費力還不安全,有了人工智慧語音隨訪系統智能外呼機器人,大大節約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時間,讓他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防疫工作中。

上海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居委會書記陳純,之前為了通知居民及時領取口罩,一天撥出了整整358個電話,第二批口罩預約時,該社區用上了阿里達摩院研發的「AI外呼機器人」,2月16日當天,機器人同時呼叫了上南三村56戶居民,其中有效呼叫50戶,用時僅1分多鐘。

為做好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管理,智能外呼機器人可以一鍵導入號碼,大批量智能外呼,且對於沒有接通的電話還能進行再次外呼,並記錄外呼數據等,實現智能疫情排查,提升信息收集效率。

現如今,許多社區都正藉助AI智能語音機器人開展疫情智能排查外呼,無接觸地進行疫情信息通知和排查。

3 無人機

無人機怎麼抗疫?

2月8日,大疆出動多架無人機,對深圳龍崗工業園區進行消殺,2小時搞定了60萬平方米。減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還大大提高了效率。

無人機噴灑消毒劑不僅可以設置航線覆蓋半徑,通過自由航線對制定區域消毒,還可以通過給定坐標實現定點消毒,在無障礙遮擋的室外停車場上方十米使用自由航線模式噴灑。

無人機的高機動性的特點,除了滿足定點消毒的需求外,還可以為一線民警投放防疫口罩、醫療手套等簡要設備,為前線服務急需的群眾。

此次疫情,那些愛串門的人,也是很難管。

但是,再不老實,也逃不過無人機。在內蒙古的一個偏遠村子裡,一老奶奶沒戴口罩出門,就被無人機盯上了。

「老奶奶別看了,這是咱們村的無人機啊!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不要亂跑!記得趕緊回家洗洗手!」

這大概是偏遠農村的老百姓,離高科技最近的一次。

4 機器人

在防疫抗疫期間,機器人不怕感染,又「不怕累」,成為了醫生的好幫手。

豹小秘在海澱醫院工作

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推出的智能疫情協作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就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裡,協助醫生進行無人導診,自動響應發熱問診、引領病人及初步診療,實現了醫生對病人的遠程診療,避免醫護人員與病患直接接觸而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另一個場景裡,機器人還盡職盡責地充當著隔離區的「送餐員」這一身份。

1月24日,由新加坡飛至杭州蕭山機場的TR188次航班上有2名確診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乘客,與他們同一航班的219名乘客被安排在了市委黨校進行集中隔離觀察。上海機器人服務商擎朗智能開發的機器人「小花生」就肩負起了送餐任務。

在嘉興南湖區新嘉街道的集中隔離留觀點,機器人志願者「小美」,會根據工作人員的指令,為留觀人員提供送餐、送藥、送物品等各項服務。

這些機器人看起來沒有溫度,但危機時刻,在最危險的地方為大家提供著「有溫度」的服務,儘可能地減少人員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5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2003年,額溫槍還是件新鮮事兒,「非典」時期,測體溫的工具仍以體溫計為主。而現在,各地的車站、機場,都開始啟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幾秒鐘即可顯示結果,一旦有超出標準體溫者,測溫儀就會報警。

紅外測溫設備,能感應到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把溫度轉換成數字和圖像。疫情當前,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滿足了快速、大面積安全排查的需要,同時又是一種遠距離、不打擾的方式,被檢測人員無需停留等候,值守人員也與被測人群保持著較為安全的距離,有效地減少感染風險。

高德紅外、海康威視等企業均推出了達到±0.5℃精度的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0.5℃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公共場所的體溫初篩要求。如果搭載黑體(一種校準設備),精度可以更高,可以達到±0.3℃。

雖然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也產生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畫面,比如廣州南站的測溫儀圖像顯示,乘客放屁的時候也會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網友笑稱「真是太羞恥了」。

6 線上課堂

疫情期間,各地中小學校延遲開學,一時間,網絡教學、在線授課成為了整個教育行業最熱門的詞彙。

阿里巴巴緊急上線了釘釘在線課堂、直播互動等教學場景解決化方案,向全國學校免費提供。

疫情期間,湖北省有300多所學校啟用了釘釘在線課堂。直播授課內容是可以作為教學資源無限次分享、回放,直播的觀看情況、在線時長等也能夠數據化呈現,極大地提升了對於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反饋。

這期間,小學生抱團給釘釘線上課堂打一星的消息卻是讓人哭笑不得。

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還回應了屢屢出現在熱搜上的被學生們打「一星好評」一事。他說,釘釘團隊看到很多孩子打一星,是理解的,只是技術哥哥們真的有點委屈。「小孩子天性喜歡玩,要是我小時候天天上網課,說不定我也很討厭這件事情,也會打一星。」

多家教育平臺也都參與到了「停課不停學」線上辦學活動中,紛紛推出在線教育新產品來滿足特殊時期各學校的不同教學需求。微信群、QQ群、視頻電視、網絡平臺等多種形式的授課產品層出不群。

7 遠程辦公

2月3日,本該是春節假期後開工的第一天,但它和以往有些不一樣。疫情並未消除,很多上班族不得不切換到在家辦公的狀態。

過去幾年,網際網路巨頭積極布局企業辦公市場,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後來飛書也加入混戰。面對疫情,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也分別開放及升級了自己的產品能力,以應對「全民SOHO」的局面。

釘釘界面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展現實力的好機會,不成想因為低估了「全民SOHO」的威力。開工第一天,釘釘和企業微信都出現了短時間的癱瘓,好在通過緊急擴容,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網友們也留言調侃著自己居家辦公的狀態。有放假回家沒帶電腦,要開工了只能到村委會去借的,也有人直接下單買了一個新的。

還有網友稱,開工第一天要開視頻會議,要求大家穿正裝,有點儀式感,然後自己洗了12天沒洗的頭髮;也有網友在感慨,在家辦公的效率太低了,想要回到公司去上班。

8 閱片機器人

診斷,是救治患者的第一步。然而,新冠肺炎的診斷並不簡單。

由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湖北省臨床診斷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像學特徵者」作為病例標準,醫生需要通過判斷病人的肺部是否呈「毛玻璃樣」來判斷其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所以CT成為最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雖然CT具備快速、直觀的優勢。但是,由於患者數量多、肺內病灶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複查,再加上優秀影像醫生稀缺的原因,診斷效率難提高,醫生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這時,AI公司們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間。杭州健培科技開發的新冠肺炎影像檢測雲平臺,就對醫院免費開放,還將檢測系統安裝在硬體上打造「啄醫生」閱片機器人,目前已向湖北的四家醫院分別捐贈了閱片機器人。

有醫生評價,影像人工智慧肺炎輔診系統能提供精準便捷的參考依據,迅速給出診斷意見,能夠緩解醫生在精神和體力上的巨大壓力。

9 疫情信息採集系統

面對疫情傳播,時間就是生命。1月29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應用「疫情信息採集系統」進行信息管理並支持決策。該系統是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里巴巴、浙江谷瞰服務團隊,通過阿里雲宜搭平臺,僅用時1天時間就搭建出來,並能按照最新需求迅速調整以滿足工作需要。

新系統上線後,為防疫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

比如醫院物資保障統計。原先用Excel表格匯總各方信息,從區縣、市到省逐級上報,匯總效率低、易出錯、反饋慢,新的系統以支持多級部門數據實時導入,緩解基層疫情上報繁瑣、地方收集信息耗時耗力等問題。

對於社區工作人員,該系統可以將面對面詢問隔離人員的工作,用自主填寫智能表單代替,減少防疫工作者與有潛在傳染威脅的病患接觸時間,降低防疫工作風險,提升效率。

據了解,全國15個省市、100多個區縣、10萬多個基層醫療單位正在應用阿里宜搭平臺搭建疫情相關的信息採集、管理系統。為了讓更多政府、企業快速生產類似應用服務,阿里雲方面表示,向全社會開放宜搭平臺及每日健康打卡、企業返工情況跟蹤等免費模板,直至疫情解除。

10 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

精準的基因檢測,能解除數量龐大的疑似患者的焦慮,緩解臨床診治的壓力,也能為後續疫苗與藥物研發打下堅實基礎。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阿里巴巴達摩院、傑毅生物共同研發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可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並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該平臺採用不同於核酸檢測方法,而是以一項全基因組檢測技術,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比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變異產生的漏檢,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和準確率。

在整個平臺中,傑毅生物開發了全自動高通量測序建庫儀,把常規人工需要12小時的工作縮短到2個小時。每次測序過程中產生的海量基因數據,則交由達摩院AI算法進行分析。

達摩院算法專家表示,在序列比對過程中,他們對算法增加了分布式設計,病毒基因分析的速度由數小時縮短到半小時,從而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

阿里雲宣布,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希望為抗擊疫情研究更有效藥物、疫苗,跟蹤病毒變異爭取寶貴時間。

相關焦點

  • 大立科技快速響應,紅外熱成像助力疫情防控攻堅戰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疫情檢測的第一道關口,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成為了打贏疫情防控戰的重要環節。其中,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檢系統憑藉快速、直觀、安全等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公眾場所對體溫異常人員的大面積快速篩查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全民抗疫,中國科技企業亮出的十大黑科技
    無人機在公路上盤旋,代替人工進行空中的指揮工作;AI機器人走進醫院,幫助醫生看CT;紅外測溫儀在不知不覺間測量著車站乘客體溫;外呼機器人則能將疫情信息管理員從每天300多個電話中解放出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這些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 紅外成像測溫儀是否準確?權威回應來了
    目前不少火車站、機場、醫院、政府機構大樓、商場、寫字樓已經開始用紅外成像測溫儀,對人群進行初檢。當體溫異常人員出現,機器自動報警,醫護人員才會上前進行進一步檢測。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對此解釋說,體溫篩檢是這次疫情中對可疑病例進行篩查和排查的一個手段,根據相關資料可以看到,紅外熱成像體溫儀和傳統的體溫計或者額溫槍等測量設備相比,能夠實現一些較遠距離,比如可以達數米,在非接觸的情況下對多目標同時進行體溫檢測
  • 「雙節」防疫大考來臨,多點AI紅外測溫儀升級助力待命
    自全球疫情發生以來,不管歐洲、亞洲,還是中東、東南亞等國家都已經意識到,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便是測溫,所以今年以來人臉紅外測溫儀也在助力疫情防控的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什麼說人臉紅外測溫儀是在助力疫情防控?
  • 紅外測溫儀哪個牌子好_十大紅外測溫儀品牌排行榜
    紅外測溫儀哪個牌子好_十大紅外測溫儀品牌排行榜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6 08:31:08   紅外測溫儀品牌排行榜一:Raytek雷泰
  • 紅外測溫儀成公共場所標配「悄無聲息」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昨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黨群服務中心、商業綜合體、城中村、專業批發市場、產業園區、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發現百分百體溫監測和出示「穗康碼」成為廣州市民進入公共場所的標配。其中,智能紅外測溫儀被廣泛應用,避免人工測溫帶來的通行慢、人員接觸情況,既方便又高效,「悄無聲息」地為每位市民健康出行、每處公共場所安全運轉保駕護航。
  • 中小學迎來開學潮 賓果智能推出HiBingo紅外測溫教育機器人助力...
    事實上,此前已有教育部門發出過「必要時學校要配備紅外熱像體溫測量儀器,對有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的通知,這種利用紅外熱成像原理的體溫篩查,就是指通過熱像儀(非接觸式方式)初步對多個人體表面溫度進行快速檢測。可在各種場景下快速部署使用,針對人體體溫進行有效測溫。
  • 美國疫情告急,紅外測溫儀成為防疫熱銷產品
    作為一個醫療水平發達的國家,美國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卻有些令人失望,其不但對全球抗疫沒有任何貢獻,對自己國內抗疫也不負責任。抗疫開始迄今,美國抗疫故事似乎每天都是圍繞著行政權力。為了推卸責任、挽回形象,川普政府除了使出「甩鍋」中國、「甩鍋」世衛等伎倆,還不斷傳播「檢測充足論」,用以顯示疫情防控得力,同時為美國龐大的確診病例、死亡人數尋找藉口,然而這一理論卻很快「翻車」。
  • 疫情防控APP、紅外熱成像儀、實時大數據……東大抗疫「神器」上線!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東南大學多個抗疫「神器」硬核上線,以科技之力助力抗疫。   啟動大數據平臺 行為軌跡全知道  東大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全方位助力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在這份九龍湖校區消費情況統計表上,記錄了2月6日這天共有100人在校園內消費,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職工及其他人員,購買早餐、宿舍洗澡等情況也一一詳細記錄下來。
  • 那些走在抗「疫」前線的紅外測溫儀製造企業
    杭州海康威視數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海康威視於2008年開始熱成像技術研發,並在2016年推出全系列熱成像產品。1月22日,在獲悉湖北紅外測溫儀仍存在短缺情況後,海康威視又連夜調撥40臺紅外測溫設備馳援武漢。該批產品已被安裝在武漢市第七醫院等地,協助進行高精度體溫篩檢。
  • 紅外測溫儀成公共場所標配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記者走訪發現智能紅外測溫儀方便高效 「悄無聲息」為市民健康保駕護航  在天河城,8臺智能測溫儀每日測溫服務超過10萬人次;在荔灣區多個批發市場入口,採購客商出示穗康碼後,不知不覺中就已被智能測溫儀量了體溫;海珠區石溪村、瑞寶村4臺自動測溫儀自投入使用以來共監測人員體溫約
  • 百度AI市場上新,人臉測溫儀、紅外監測系統、防疫機器人走向抗疫一線
    為助力防控,專注於服務AI產業鏈的商業平臺「百度AI市場」正式上線「復工復學,智能防疫」專題,首期加入的合作夥伴包括深圳賽藍、深圳易晨、湖南超能、廣州飛翔雲、廣州十牛、北京數騰天下,成都必盈、北京分形、深圳華途、深圳全天智能、上海立樂教育、深圳華芸等。該專題匯聚了當下最受關注的智能園區、智能教育、智能辦公三大場景的熱門防疫產品,有應用需求的企業、社區、學校等都可直接下單採購。
  • 艾睿光電推出手持紅外人體測溫儀
    因全球疫情的嚴重性以及輸入病例的存在,雖然國內疫情已經趨於穩定,但新冠防疫已經成為常態化,作為紅外熱成像企業,為社會提供高效、易用、經濟的紅外人體測溫儀已成為重要責任和使命。
  • 人體紅外測溫儀的科普小知識
    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分類常用的人體紅外測溫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兩類。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大面積監測,自動跟蹤、報警高溫區域,與可見光視頻配合,快速找出並追蹤體溫較高的人員。
  • 深圳技術大學:成功研製紅外熱像測溫儀
    本報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謝馥蔓)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如何迅速、準確、安全測量人群體溫狀態,助力精準識別患者?近日,深圳技術大學機器視覺研究所古樂野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紅外熱像測溫儀,可實現非接觸式測溫,與額溫槍相比,測溫距離更遠、速度更快。首批設備已在校園內安裝啟用。  古樂野教授團隊研製的紅外熱像測溫儀,無須工作人員操作,無須被測人員駐留,通過速度快。
  • 2臺健神牌多人抓拍測溫儀,助力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疫情防控
    為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護患者及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經過7天的比選測評,由湖北健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最新研製的多人抓拍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被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成功購用。已於近日投入使用。
  • 紅外測溫原理是什麼 紅外測溫儀的介紹
    紅外測溫原理是什麼紅外測溫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匯聚其視場內的目標紅外輻射能量,視場的大小由測溫儀的光學零件及其位置確定。紅外能量聚焦在光電探測器上並轉變為相應的電信號。
  • 測溫儀哪個牌子好紅外測溫儀多少錢
    測溫儀也就是溫度計的一種,在很多方面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而且在操作上也比較方便,那麼應用廣泛的測溫儀哪個牌子好呢?不同的測溫儀價格上貴不貴?紅外測溫儀多少錢?測溫儀牌子用紅外線傳輸數字的原理來感應物體表面溫度,操作比較方便,特別是高溫物體的測量。
  • 聚光科技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部署防控第一線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杜卓蔓1月29日,聚光科技宣布,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局勢,公司攜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緊急召回相關人員,全力保障紅外熱成像測溫產品對此次防疫工作的應急保障。記者獲悉,截至1月29日,首批近百套由譜育科技製造的AI智能型紅外熱成像分析系統已全部緊急調撥派往前線,先後在北京首都機場、北京大興機場等京津冀、長三角的機場、車站、醫院等人員流動密集區域投入使用。
  • 紅外測溫儀供不應求,從「隱士」到「明星」,鍺元素的逆襲
    你無論坐火車、汽車還是飛機,從家鄉到工作地,估計體溫測量不下數遍,體溫測量是抗擊疫情關鍵一環,現在測溫普遍使用的是紅外測溫儀,採用紅外測溫儀能夠快速地篩查識別有發熱表徵的疑似傳染人員。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測溫都是醫生拿一個水銀溫度計,放在嘎吱窩裡等十五分鐘。而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紅外測溫儀已經成為普遍配置,那它測溫又快又準的原因什麼呢?這要從紅外測溫儀的原理和關鍵材料「鍺」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