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環衛工人捐贈防疫物資。雲南日報供圖
昆明火車站黨員爭當先鋒。雲南日報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昆明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積極發揮作用,堅定不移把黨的各項主張和決策部署貫徹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一線,構建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銅牆鐵壁」,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 16601個黨組織、15954名黨組織書記、108718名黨員投入到戰疫一線
● 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6410支
● 58876名黨員主動遞交請戰申請書
● 在疫情防控一線組建臨時黨組織253個
● 1354名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幹部群眾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鼓勵一線建功 已提拔26名科級幹部
昆明市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全市各級黨組織組織力和戰鬥力的試金石、磨刀石,著力健全組織體系,引領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黨組織協調聯動,聚焦疫情防控各項重點工作和薄弱環節,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著力壓實各級領導責任,推動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衝鋒在前,把時間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救治、解決物資保障、社會秩序維護和復工復產、改革發展等實際問題上來。市委組織部副處級以上領導和各處(室)負責人組成工作組,對全市11個重點村(社區)實行「點對點」掛鈎聯繫,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著力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引導黨員在防疫一線當好「戰鬥員」「信息員」「宣傳員」,積極參與到村(社區)、樓棟、院落等防控工作中,協助做好摸底排查、環境消殺、值班巡邏、科普宣傳等工作,湧現出了官渡區金馬社區金馬寺大村居民小組黨支部書記曹永、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雞街鎮黑山村委會黨員張正光等用生命踐行初心使命的先進典型。全市27萬餘名黨員自願捐款3067萬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2月27日,官渡區在全市率先對擬提拔的6名戰疫優秀幹部進行任前公示,樹立建功立業、實績考核、選拔任用、獎勵激勵在一線的鮮明導向。其中,金馬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周明澤等3名幹部擬任正科級領導幹部,吳井街道一級科員夏雯娟等3名幹部擬任副科級領導幹部。疫情發生後,周明澤主動請戰擔任金生源酒店留觀點工作組組長,為第一批185名湖北籍滯留旅客提供留觀服務,成立留觀點臨時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始終堅守一線,統籌調配防疫物資,幫助紓解留觀人員心理壓力等。
為牢固樹立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幹部的鮮明導向,昆明市堅決糾治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激勵和引導幹部擔當作為。截至目前,全市已梳理出一批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領導幹部,已提拔26名科級幹部。全市還有1354名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幹部群眾遞交了入黨申請書,74名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45名被確定為發展對象,23名表現突出人員被吸收為預備黨員。
充實一線力量 萬名黨員進社區服務
「我們把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充實一線力量作為組織部門發揮作用的重要切入點,有序組織在職黨員到所在村(社區)報到。」昆明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2094個機關黨組織、1990名機關黨組織書記及25444名機關黨員幹部直接投入疫情防控,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結合「萬名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和「兩聯繫一共建雙推進」活動相關要求,加強市級統籌調度,全市83個市級機關單位和黨員主動與掛鈎聯繫的97個社區和143個村對接溝通,接受村(社區)黨組織的調度安排,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吹哨報到」機製作用,強化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依託全市68個街道「黨建聯盟」和361個社區「大黨委」,實現屬地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行業、部門組織聯建、防控聯動、隊伍聯管、資源聯用,凝聚工作合力,構築疫情防控「紅色防線」。
採取「區域劃格、格中設崗、以崗定責、黨員履責」的網格化管理措施,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下沉社區、編入網格、精準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全市各級機關共成立98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組建1017支黨員志願服務隊,推動黨員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將黨員力量集結在一線、作用發揮在一線,以實際行動詮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同時,發動源柏物業公司黨支部、蓮花物業黨支部等53個「紅色物業」黨組織,示範帶動全市物業企業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作為,為網格化防控提供有力支撐。作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各物業公司黨組織積極響應組織部門號召,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長、樓棟黨員的作用,全力配合街道、社區抓好防疫監測排查,強化公共區域衛生保潔消殺,為業主提供代購生活必需品和配送服務等,實現物業「多跑腿」、住戶「少流動」,降低住戶感染風險,增強業主的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一線答卷 「90後」彰顯青春力量
昆明市充分發揮黨管人才的組織優勢,廣泛凝聚各類人才,攜手抗擊疫情。全市3.5萬餘名醫療衛生人才投身戰疫一線,133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抗疫前線。企業人才、社工人才、共青團員、在校大學生、青年志願者等積極投身防疫熱潮,服務群眾、貢獻社會。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積極行動全力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15日,全市956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復工917家,復工率達95.92%。
他們之中,有很多是「90後」的青年一代,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他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在東川區紅土地鎮大坪子村,一支由29名大學生組成的「防疫防控先鋒隊」,每天分兩組與村幹部、黨員志願者們一起奔忙在防疫勸導點和村組各路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在富民縣款莊鎮,50餘名「90後」「00後」的團員青年、返鄉大學生們,用實際行動奏響了青春戰疫的號角。
在晉寧區二街鎮響水村,一群身背消毒箱的年輕人格外顯眼。領隊普莉娜是一名「90後」,也是二街鎮青年人才黨支部的一名黨員。她動員正在上大學尚未返校的妹妹和村裡的其他小夥伴加入到戰疫之中,成立了以「90後」青年為主的村內義務消毒志願隊,堅持每天背著20公斤重的消毒水對村間道路、公共區域進行消毒。
雲南海歸創業園是目前雲南單體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入駐企業5300餘家。作為創業園的黨支部書記,「90後」的趙言鴻毫不退縮、衝鋒在前,不論是進出園區的車輛人員管控、公共區域消毒殺菌、防疫物資儲備,還是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他都親力親為,先後指導30餘家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並持續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和後勤保障工作。
雲南紅嶺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揮網際網路企業優勢,在「雲嶺先鋒App」上開發上線了「眾志成城、團結奮進、抗擊疫情」功能模塊,助力雲南抗疫。作為公司的黨員技術骨幹,「90後」的高汝康不忘入黨初心,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堅守在一線擔當作為,為該功能模塊的開發上線和49部疫情微視頻的上傳提供技術支持。
呈貢區「90後」創業者劉江昆,得知武漢封城後多次出現蔬菜供應緊張情況後,積極組織供應商及合作商,發起蔬菜捐贈工作,累計為湖北等地捐贈蔬菜6車。同時,協調其他愛心企業及志願者,為昆明市內醫院、社區、機關單位等捐贈蔬菜70餘車。(記者 茶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