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聖彼得堡街頭賣藝,這裡就是江湖啊

2020-12-14 就好風偏似

一切故事都發生在街頭。像吉普賽人一樣,所有擁有著嚮往自由的靈魂的人們,在大街上對酒當歌肆無忌憚地跳舞。就像我們走在聖彼得堡的大街上,背著藍牙音響,一手提著伏特加,即使在大雪紛飛的時候,依舊跟著音樂蹦蹦跳跳轉著圈子走路。自由的快樂無法用世間萬物去衡量。而失去了音樂,我們就放棄了從遠古開始人類與諸神溝通的媒介,那麼生命將如死水一樣逐漸變得渾濁黯淡。我們不能失去和自己內心的連結,我們不能失去和這個世界最後交流的方式,這就是音樂存在的意義。

我最先學會的俄語單詞甚至不是「你好」「謝謝」,而是Svoboda——自由。我欣賞的是那些不用酒精藥物,一個beats就能即興起舞的人們。如果我們終將失去生命,哪又有什麼理由對它不再大膽一點?

請允許我引用尼採的話「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街頭江湖賣藝

歐洲的街頭藝人是城市離不開的生動表情。賣藝對他們來說並不完全是生計所迫,更大程度上是「For Fun」,未成名的年輕樂手用此來積累人氣,收穫在公眾場合演出的經驗,販賣自己的CD,而大牌的藝術家也為了享受這種當街表演的樂趣而混入市井。你常常會被他們的演出水準驚豔到,這是決然不同於在Live house、地下小酒館以及音樂廳的體驗。不用買門票來聽演出,沒有商業包裝和輿論導向,完全以觀眾的自然選擇作為好壞的評判標準。在川流不息的人來人往之中,音樂與經過的每一個「場」進行能量的交換。享受注視,空氣和陽光,擺脫束縛,享受自由,那就是江湖。

我想起我在義大利讀書時候的大學系主任,平時西裝革履,可是每年義大利費拉拉街頭藝人節都會像個流浪的波西米亞藝人那樣站在大街上彈吉他,享受這份Busking的樂趣。

從前的吉普賽人用這樣載歌載舞的方式流浪,把音樂和舞蹈散播到了世界各地。他們固執地當個流浪的街頭藝人,因為自由千金不換。對民間音樂有固執偏好的Alexei覺得Busking有一種讓音樂回歸街頭的初心在裡面。

可惜我的技藝無法在街頭賣藝,我總不能在街頭DJ,要不然只有行為藝術了。去年夏天我在博洛尼亞的海神廣場等朋友的時候盤腿坐在地上聽一個把整架古典三角鋼琴都搬來演出的街頭表演。他放CD的盒子上寫著「La musica di cuore」(來自內心的音樂),再次回到從前充滿歡笑和眼淚的讀書三年多的城市,感慨物是人非,我忽然就神經質地淚流滿面。那個鋼琴家低頭用知音般的眼神看著我,大概覺得我被他的音樂感動到哭,大有伯牙遇到子期的感覺,於是我覺得還是不要解釋算了。

聖彼得堡的街頭是一個舞臺,從前蕭士塔高維奇在大街上帶領人們演奏《列寧格勒交響曲》,用音樂鼓舞戰爭中人們的意志。如今就像在歐洲所有的城市裡一樣,地鐵上大街上遍布各色各樣的樂手和五花八門的樂器。充滿東歐風琴的手風琴,小提琴,三角琴……也有古典音樂,吉他,小號,長笛,非洲手鼓,甚至整隻金屬樂隊。記得有一天在音樂廳裡聽完一場交響音樂會出來,午夜的街頭,一位年近半百的小號手在冰天雪地裡孤傲地演奏。忽然他用英語大聲說「yesterday,all my troubles seem far away」然後開始吹The Beatles 的《Yesterday》,那一刻我只覺得胸中感動莫名。

每次到聖彼得堡都會跟著Alexei去街頭賣藝。

夏天的時候我們在滴血教堂門口的遊客地段賣藝,Alexei和另外一位薩克斯樂手即興演出,馬上就被路人層層圍住,轟然叫好,甚至還有一對從教堂行完禮的新婚夫婦穿著婚紗禮服和Alexei就著音樂當街即興起舞。

冬天聖彼得堡的嚴寒,室外顯然已經不適合演出,Alexei和鼓手Kirell像其它街頭藝人一樣穿梭在地鐵裡賣藝。我們在藍線地鐵裡,每一趟列車只跟兩站路,每一站停下來的時候都迅速奔跑換一節車廂。

他們「警告」我得裝成那種常見的舉著大相機的亞洲遊客,和他們從車廂不同的門進出,裝作不認識。「如果你要拍攝的話,能儘量變成『隱形』的嘛?不然觀眾會被你的相機嚇到,沒人給錢了。」可是我還是常常被觀眾發現是和他們一夥的,還有老奶奶笑眯眯地把錢直接遞給我。「原來你也不是那麼『隱形」嘛」,Alexei無奈地搖搖頭,還好沒有影響他們的收成。

地鐵裡的人們無疑是喜歡他們的音樂的,因為每次兩個小時的Busking結束之後帽子裡總是盛滿了沉甸甸的硬幣紙幣。而每次地鐵即將到站的時候,Alexei那一聲「Sipaciba」(謝謝)變成了我在聖彼得堡那個陰沉寒冷冬天裡,泛著地鐵昏暗燈光的回憶。

東正教聖誕頌歌以及快閃巡遊

在東正教聖誕節的那一天,Alexei的嬉皮朋友們決定恢復傳統來一場Колядки,中文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聖誕頌歌」。這是一個曾經在東歐諸國盛行的傳統。大家穿各種奇裝怪服拿著樂器上街巡遊,舉著一根儀仗以及抱著一個紙偶舞臺的盒子,唱著來自烏克蘭的聖誕頌歌,流竄於各個小酒館小飯館咖啡館。在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唱歌並且大聲祝願聖誕快樂,然後迅速散去,有點類似於Flash Mob。

歌詞大意是說,我們敲打著甜蜜的銀色聖誕鈴鐺,聖誕節到來,帶來了各地的歡愉和祝福。

這個即使在蘇聯時代也沒有停止過的傳統卻逐漸在現代化進程之中消失了。我們那一次上街是聖彼得堡二十年來的第一次。一開始觀眾都處於一種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懵然之中,然後年長的人開始復甦了久違的童年記憶,所有人臉上情不自禁都露出了孩子式的微笑。過去和現在被連結到了一起,仿佛長長的20年在時間的刻度上被漏掉了一樣。

(巡遊的時候我們看見那麼一個乞討的老人,用一種近似於天籟的嗓音唱著空靈而飄渺的歌,像一尊塑像那樣矗立著。我們一致認為她是一個傳遞秘密信息的使者。)

相關焦點

  • 七旬「網紅」滕曉飛 講述撂地賣藝的江湖往事
    號稱「中華第一劍」粉絲近百萬 冰城街頭曾常見他的傳奇身影七旬「網紅」滕曉飛 講述撂地賣藝的江湖往事滕曉飛文/攝 龍頭新聞記者 張澍「各位家人,我是撂地藝人滕曉飛……」每晚七點或七點半,在快手等平臺,70歲的滕曉飛會穿著緞面的演出服
  • 民間故事——京城賣藝人的奇幻表演
    鹹通年間,京城來一賣藝人在街頭表演奇幻異術,賣藝人讓自己孩子躺在地上,手起刀落,孩子頭顱分家,眾人驚呼,膽小者不忍直視,然而孩子頭部傷口沒有一絲血跡,隨即藝人念念有詞,大喊孩子乳名,孩子站立醒來。第二日,賣藝人再次現身街頭,自打昨日驚險表演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一時間,人頭攢動,裡三層、外三層,擠的水洩不通,賣藝人雙手抱拳,深鞠一躬,「感謝各位父老鄉親的捧場,我和小兒向大家抱拳了,今日演罷,立即回鄉,再也不踏京城半步,安心教養小兒,讓他讀書報效國家。」眾人掌聲四起,有富家婆娘,自顧摸著眼淚,直言孩子可憐。
  • 日本網友吐槽:無臉男流浪街頭賣藝,一人獨奏三味線
    最近有日本網友就在街頭拍到了一位無臉男,被發到網絡上之後有網友吐槽說:這是無臉男流浪街頭賣藝,一人獨奏三味線的節奏啊。這位無臉男彈奏的「三味線」是一種日本傳統樂器,據說發源於中國的三弦,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三根線所以叫這個名字,了解的朋友請在評論區科普科普。
  • 晚清老照片:圖一男子街頭賣藝,圖五三寸金蓮令人震驚!
    晚清老照片:圖一男子街頭賣藝,圖五三寸金蓮讓人震驚!街頭賣藝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此圖是晚清時期一名男子街頭賣藝的情景,他表演的是「口吞匕首」,身邊圍觀的人很多,他的表情看似十分痛苦,觀眾們一臉擔心的看著他。
  • 鬼滅藝人街頭賣藝遇見小禰豆子,漫展無慘遭遇眾人圍攻
    另一類則是街頭賣藝,街頭賣藝還是值得提一提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於街頭賣藝的雜技。他們在私下也付出過辛勤的努力到街上表演,讓觀眾收看, 從而達到一定的收益。《鬼滅之刃》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得,相信漫迷們觀看這部動漫有得已經不止觀看過兩三遍了。有的甚至已經把原著,漫畫都觀看完了。
  • 老北京天橋,江湖賣藝的聚集地,相聲大師侯寶林就出自天橋
    什麼三元橋,亮馬橋,但最著名的就是這天橋了。天橋的特別之處有兩個,一是,天橋是天子才能走的橋,所以叫天橋。二是,天橋是老北京平民文化的象徵地,民間雜耍的大本營。天橋早在元代的時候就有了,南北方向,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是皇帝從正陽門出來,前去天壇祭天的必經之地。橋下就是很有名的龍鬚溝。真正的天橋在1934年就被拆除了,大家現在看到的,是2004年重建的。
  • 五旬盲人自學口琴演奏 街頭賣藝養活自己
    目前,他來珠海有半年了,靠著街頭賣藝賺取生活費。隔一段時間,他會伸手去摸一下盒子裡的錢。現場一位環衛工講,每天上午十點就看見在太陽下演奏,身上的衣服汗溼又曬乾,真不容易,好在珠海市民積極伸出援手。晚上十點,他停止了演奏,摸索著收拾東西,一位老太太將他帶到附近的公交站,上車了,結束了一天辛苦的工作,消失在燈火闌珊的街頭。
  • 悲慘的江明學:從爆紅淪落街頭賣藝,因交不起房租自殺多日無人知
    為了生活,無奈之下江明學只好主持人,但他最愛的還是唱歌,於是他決定走上街頭賣藝。從當初在舞臺上光芒四射的明星淪落到街頭賣藝,令人唏噓,命運對他來說太悲慘了!但他認為自力更生並不卑微,而是樂得其所。人生跌宕起伏,所有的結局都始料未及。
  • 《歸去來》寧鳴清華畢業,淪落美國街頭賣藝?網友:轉角遇到愛!
    《歸去來》在各大平臺還在熱播中,如今已經播出過半了,而書澈與繆盈的關係慢慢的出現了裂痕了,而主要的原因還是繆盈的爸爸成偉的,不過繆盈與書澈分手肯定就是時間的問題了。繆盈其實,大家這時候還要注意一個人,他就是寧鳴,作為劇中的男二號,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卻漂泊在美國好像一個流浪漢一樣,不得不說寧鳴在美國活的很窩囊,甚至有一種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感覺
  • 老北京天橋往事,留下江湖藝人的五味人生
    編者按:清末民初,天橋是最火熱的平民娛樂場所,集吃喝玩樂、遊覽購物於一地,無數民間藝人來這裡賣藝設場。它的興起既是一個經濟現象,也是一個文化現象,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天橋平民文化和藝人江湖。秋原在新作《亂世靡音》中描述了舊藝人的生存邏輯,今天節選關於天橋的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拉洋片的天橋群眾。
  • 曾與周杰倫胡彥斌齊名 被傳心臟病去世 現在淪落到街頭賣藝
    他的一首《三國戀》、《專屬天使》以及《如果我變成回憶》都是我們朗朗上口的歌曲。曾經的他,知名度很高,而且作為創作型歌手與胡彥斌不相上下。然而命運弄人,tank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而且是家族性的先天性心臟病。當tank的媽媽和姐姐相繼因為心臟病的離世,他的內心在非常傷痛的時候,寫下了《如果我變成回憶》。這一首歌,有說是寫給他已經去世的姐姐的,而另一說也是說這是他寫給自己女朋友的。
  • 廢柴愛迪生手工耿手掄大錘街頭賣藝,堡壘前線玩家:賣個錘子?
    相信大家對那個只要出品必屬廢品的手工耿一定不陌生,憑藉自己發明的一系列無用的東西成為了國內炙手可熱的網紅,在國外也是獲得一塌糊塗,也因此他被網友們稱為「廢柴愛迪生」,但最近小編發現廢柴愛迪生竟然和表弟一起街頭賣藝?!表演的還是胸口碎大石的乾貨,這又是怎麼回事?
  • 一夢江湖隱藏職業大全,高手在民間
    我們之中也是有很多隱藏能人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一夢江湖的隱藏職業,見識一下這些深藏不露的江湖能人,小畫家之所以說這些玩家是小畫家是因為一夢江湖的家園玩法中有一塊讓玩家自由發揮的硬筆,玩家可以在上面繪畫寫字等等。
  • 川音附中賣藝女生續:蝸居20平陋室但很知足(圖)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分明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敘述過的場景。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女孩端坐在房中,右手五指如蝴蝶般上下翻飛,或挑、或彈、或剔、或撫,琵琶的泛音模仿出雨滴敲擊房簷的音效,時疾時緩,悠揚琴聲順著蜿蜒的小巷飄散開來。  「喲,原來是小美女回來了呀,真能幹!」鄰居一位中年婦女開心地誇道。
  • 抖音網紅女歌手現身重慶街頭獻唱賣藝 全國巡演為貧困山區募捐
    看上去像是在「賣藝」,其實女歌手張清清兒是為全國各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搞募捐。街舞、民族舞混搭上流行、勁爆音樂,很快現場就聚集了很多市民和孩子,很多市民為這位網紅女歌手捐了錢。一個多小時,網紅女歌手張清清兒募捐了16000元,張清清兒告訴筆者,她要全國街頭巡演賣唱募捐,她將會把這些錢轉交給全國各地貧困的山區的學校。
  • 賣藝少年稱讀書無用 清華碩士照樣找不著工作
    》    賣藝少年稱讀書無用 清華研究生照樣找不著工作    核心提示:昨日,記者在對惠州街頭兩對賣藝小兄妹採訪時,他們語出驚人,認為讀書不如賣藝,還拿清華大學研究生因找不到工作抑鬱自殺為例證明自己的觀點。
  • 王者榮耀四大美女擺攤賣藝,盲僧轉型賣眼罩來看看你要買什麼?
    說到王者榮耀擺地攤,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美女在街頭賣藝,楊玉環的琵琶,西施在旁邊吹簫,加上王昭君的笛子,這三個人都是演奏的角色,最後的貂蟬則是在中間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這畫面想想都覺得太值得了!擺攤肯定要有美食,程咬金必須有姓名!畢竟廚神不是白叫的,這炫酷騷包的姿勢絕對不輸給撒鹽哥。
  • 歷史街區巡遊,彼得要塞|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 水系發達。「 聖彼得堡 分布在44座島嶼上,由580多座橋梁連接,其中20座為開合橋」。開合橋一般在午夜打開,Veronika建議我們有時間去看看。聖彼得堡聖彼得堡這就是我們的坐騎,Veronika和另一個 中國 男生坐在前面,我和隊友還有 西班牙 大姐坐在後面。我們的第一站是一 個舊 工廠改造的創意空間。
  • 阿衰:小衰買新球鞋,扛頭上炫耀,為聽周董演唱會,街頭賣藝洗碗
    導語:小衰這個人總是很善於給自己找藉口,但是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對於想要做到的事還是很執著的。為什麼說小衰很善於給自己找藉口呢?為此真的可以說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啊,連蜘蛛俠都想當了。這個理想還是挺不錯的,絕大多數男孩都不介意成為蜘蛛俠。但是小衰真的是一根筋,因為他竟然直接模仿蜘蛛俠的誕生,直接讓蜘蛛咬自己。最氣人的是他竟然還真的成功了,還會吐絲了。真的是別人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看不穿。不過當蜘蛛俠還不是長久之計啊,估計自信沒找回,就已經被拉去解剖了。
  • 連續三個月24小時都是白天,聖彼得堡的白夜節
    作為一個擁有九年義務教育的出色公民,如果有人問我,白天一般都幾個小時這種弱智問題,我會毫不猶豫的給她一耳嗨,並且告訴他正確答案,當然是12小時了啊。但是如果有人告訴我,白天其實是24個小時,我會毫不猶豫的給她一耳嗨,你是不是把我當成弱智,是不是欺負我讀書少,是不是瞧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