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記者 海月 通訊員 程敏 王濤
陳某接受檢察機關辦案人員審查。
漢江集團下屬一家企業女出納陳某因沉迷賭博,貪汙、挪用公款達165萬餘元。她潛逃近一年後,在武漢被抓獲歸案。19日,陳某被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以貪汙罪、挪用公款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6年。
該案系建國以來丹江口市涉案金額最大的職務犯罪案。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迷上了賭博不能自拔,又是什麼促使她鋌而走險將雙手伸向了公款?
1、紀委舉報女出納攜款潛逃
去年9月,漢江集團紀委工作人員到丹江口市檢察院反映,該集團下屬一家企業的女出納陳某有挪用公款並攜款潛逃嫌疑。
接報後,該院立即成立了以檢察長為組長的專案組,初查後及時立案。偵查證實,陳某在擔任該廠出納期間,利用財務不健全之機,採用塗改單據等方法,貪汙並挪用了大量的公款。
然而,陳某這時卻突然從人間蒸發了!原來,因貪汙、挪用公款數額巨大,陳無力填補歸還,於當年9月5日畏罪潛逃。
經查,辦案人員發現從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陳某作案持續時間長達4年之久。她作案次數多,僅塗改工資表、虛列工資涉及的月份就達40多個月份。從公司銀行帳戶巨額取款不繳單位,供個人揮霍使用達70餘筆。
為查明陳某塗改工資、隱瞞公司收入等侵佔公款的情況和從銀行取款不交公司供個人使用的情況,檢察院辦案人員深入到發案單位查閱核對會計帳目。同時,深入丹江口市中行、建行、漢江集團內部銀行等單位核對轉款、取款情況,掌握了詳細的第一手資料。
經過反覆甄別,終於使陳某貪汙、挪用公款一案水落石出!陳某塗改工資表,虛增工資支出43筆,侵佔公款68萬餘元,隱瞞公司收入33萬元,貪汙公款合計71萬餘元;挪用公款金額高達93萬餘元,總計165萬餘元。
9月19日,丹江口警方對犯罪嫌疑人陳某進行通緝。檢察幹警在公安機關的大力協助下,通過運用各種偵查手段,終於將陳某的蹤跡鎖定在武漢市江漢路一帶。經辦案人員3天3夜的蹲點守候,於今年7月24日將潛逃近一年的犯罪嫌疑人陳某抓獲。
一個月後,丹江口市人民檢察院以陳某犯貪汙、挪用公款罪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今年11月19日,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以貪汙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11年;犯挪用公款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決定合併執行16年。
2、女出納離異後迷上「詐金花」
落網後的陳某面容憔悴,淚流滿面。現年45歲的陳某,原本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是漢江集團下屬一家企業的出納。企業效益較好,每月有兩三千元收入;她的丈夫在另一家公司工作,經濟條件也不錯,一家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陳某閒來無事,偶爾也走到麻將桌前,但那時只是一種娛樂和消遣。由於性格不合,後來,她與丈夫辦理了離婚手續,沒有了丈夫的約束和幹涉,她坐在麻將桌前打牌的次數就更多了。漸漸地,成了一種習慣。
雖然那時也是輸多贏少,但以她當時的經濟實力,輸點小錢只是「毛毛雨」。
用她本人的話說:「那時賭博輸的錢,自己輸得起」。那麼,她什麼時候由輸得起變成輸不起了呢?
事情還得從4年前說起。
一天,一個開麻將館的朋友喊她去玩一種新的遊戲。這種遊戲就是「詐金花」。一場牌下來,輸贏少則萬餘元,多的達二三萬元。
由於兒子在武漢讀書,年過不惑的她閒來無事,想著好玩便在「詐金花」中消磨時光。可是,隨著一次次的參與,「詐金花」的刺激,還有那種有時贏錢後的激動與興奮,如磁鐵般深深吸引著她。
陳某先是拿自己的錢去賭,可是很快,存摺上的錢一下子就被吸光了。於是,她開始借錢賭博。
極愛面子的陳某,儘管已輸了不少,但她從來不給別人說實話,每次都把輸的數額說到最低點。
後來,她又向「莊家」借、向放高利貸的人借,希望自己能拿著這些錢去「撈本」。
家人和好友都曾勸她不要賭博,她也想到了後果,想到了後怕。可是,每當別人一喊,陳某就控制不住自己,一次次走向牌桌,又一次次空手而歸。
輸到最後,連借高利貸的人都不願借給她錢了。
3、不擇手段吞公款賭博
是金盆洗手不賭了嗎?可是,借好友的錢、借高利貸的錢拿什麼還!
公款,當她想到動用公款的念頭時,著實讓自己也嚇了一跳。然後,她轉念一想,等自己贏了錢就立即還上。
有了這樣僥倖心理,陳某便把手伸向了公款。她採用粘貼塗改工資表虛增工資等手段貪汙公款,還將職工的住房公積金、遺屬補助費等貪汙、挪用用於賭博。
一次、兩次……就這樣,她不斷挪用公款,不斷地在牌桌上輸掉。陳某在賭博的路上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她酣戰牌桌時,能從頭天夜晚「鏖戰」到次日清晨。幾乎每一天,她都要去賭,多的一次就輸掉十幾萬元。她瘋狂了,賭紅了眼。此時的她,膽子越來越大,什麼也不去想,因為她不敢想她的後果是什麼樣的。
「當時自己深陷進去,收不住了。最後已麻木,對錢沒有什麼概念了。」她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從2003年6月至2007年9月,陳某採用粘貼塗改工資表虛增工資等手段,貪汙公款達70餘萬元,挪用單位資金達90餘萬元。
只要是公家的錢,她就不惜一切手段,大部分用於賭博。同時,她還流連於丹江口市各大美容院,用公款去揮霍。
紙包不住火。公款漏洞越來越大,馬腳最終要露出來!當她聽說檢察機關正在查帳時,她恐慌了。因貪汙、挪用公款數額巨大,她無力填補,於2007年9月5日畏罪潛逃。
4、更名改姓漂泊打工度日
倉皇逃出了丹江口市後,陳某最先到了北京,給幾家公司做代班會計。
後來天氣漸冷,她因不服水土回到湖北,在天門住了1個月,在黃陂待了一周,後又到了武漢。武漢是她的老家,可她不敢與父母聯繫,到處東跑西躲。
在武漢,陳某看見一家皮具公司招聘會計,便去應聘,但公司提出要身份證和房產證做擔保。由於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便在路邊買了一個假身份證,取個假名叫汪靜,並將自己的年齡改小10歲。
為了順利拿到房產證,想到老太婆好糊弄,就找到了一個遠房的姑媽。她編造謊言對老人說:自己與老公吵架,不想和他過了,出來找工作,需要房產擔保。老人信以為真,就把自已的房產證給了陳某。於是,她拿著這房產證找到了工作。
四處漂泊打工的日子,天天提心弔膽。她不僅後悔,還很害怕。與兒子同在武漢,可她不敢給兒子打電話,更不能去看一眼。因為,她知道自己愧對兒子。
一次,她給好友打電話。可是接通電話了,她卻不敢搭話,只聽到那頭傳來一聲「餵」,就趕忙掛斷電話。
這份痛楚只有她自己心裡清楚。陳某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被抓住,也希望自己束手就擒,因為她想結束這種惡夢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