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假如還沒到親密無間的地步,便是一條射線,前面的路三地久天長。一旦親密無間了,就成了一條線段,那份交情就要進入倒計時了。所以說,與任何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對你對他都好。
英國政治家班傑明·迪斯雷利曾說過:「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朋友之所以不能長久,是因為我們沒有給友誼留下必要的生存空間。」
冬天到了,一群豪豬為了抵禦寒冷,便擠在一起。但它們各自身上的豪豬刺刺得它們好難受,使得它們不得不分開。但分開了又無法取暖。於是它們就這樣一會聚在一起,一會又分開。
最後,它們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既不會被刺刺到又可以保持溫度。
朋友之間忘記距離,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空間,會有窒息之感,甚至有種被侵略的感覺。人最終和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那是最平靜、最永恆的時候,在自己的空間裡可以養傷,可以充電,可以修復,可以反省,可以放縱自己的身心,而朋友只能滿足自己隨意調劑的需要。
兩個人就像兩條鐵軌一樣,只有平行著才能走遠。真正的快樂是無法分享的,真正的痛苦也無法分擔。與一個不幸的人分享幸福,只能使他的內心更加悽涼。
心靈和情感上的某些東西是無法替代的,正如兩條鐵軌不能相交。心扉倘若完全敞開,就容易傷風著涼。將內心的隱秘昭示於惡人,會成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於善人,會成為他精神上的負擔,因為他要為你恪盡守口如瓶的責任。
當一顆流星從天邊滑過的時候,它的光芒永遠美麗,那美麗的身影會留在你的心裡,那是因為你無法抓住它。
當一片白雲在天上飄動的時候,它的潔白永遠美麗,那變幻的身影會時常出現在你的視線裡,那是因為你無法觸及它。
當一圈漣漪在水中擴散的時候,它的波動永遠美麗,那美妙的身影會記在你的腦海裡,那是因為你無法留住它。
當這些美好的事物遙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時候,你會為它們的美麗而感動,去渴望、去追求;而當它們近的一伸手就可能得到的時候,你會為它們的平凡而失望,不去珍惜。
距離是一種神秘,是一種美麗。晉代詩人陶淵明有一首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其中這個「遠」字,有很深的哲理,也就是畫遠看美,山遠看幽。凡是搞藝術的人都知道距離產生美。
「隔窗雲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那些迷離縹緲、如黛的遠山,吸引我們走進去觀看,待我們走近了,看到的卻是冷石亂枝,令人失望。
距離產生美,為人處世,還是保持一點距離為好。能行則行,不行則止,不要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