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3月30日,由成都墨爾文國際學校小幼部主辦,主題為「融合中英及國際教育精髓 跨學科主題與專科學習並重」的公開課在成都舉行。墨爾文國際學校(亞太區)董事長及行政總裁蘇婕,成都墨爾文學校小幼部校長約翰尼·基特馬斯特(Johnnie Kittermaster)以及著名教育專家,各省市的優秀骨幹教師團隊亮相本次公開課。此次公開課上,學生親身體驗了以跨學科為主題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示範課和以「玩兒轉正方體」為主題的數學專科示範課。
示範課「玩兒轉正方體」 供圖 成都墨爾文國際學校
在成都墨爾文國際學校,幼兒園的課程遵照英國早期教育課程體系,即通過遊戲進行學習。「在幼兒園階段,最重要是的讓孩子掌握中英會話和學習能力,培養孩子主動、獨立學習和探索精神。」約翰尼·基特馬斯特介紹,在課程設置上,他們除了採用英國早期課程,森林教學和教育機器人教學,還結合蒙特梭利和瑞吉歐教學法,培養孩子全方位的能力。例如墨爾文獨有的森林學校,這是以森林教育者授課,以「兒童主導學習」為基礎,注重學生發展五感,讓孩子們參與小型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如何思考、提問和解決問題,同時還包含溝通、合作和領導小團隊等社交能力。
墨爾文學校在西南地區首創探究世界跨學課主題教學,在中國國家課程基礎上借鑑英國、香港、IB(國際文憑組織)及STEM的精髓,通過主題式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約翰尼·基特馬斯特校長滿懷信心地說:「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可有雙軌選擇,初中階段,無論繼續選擇國際化教育,還是轉到國內教育體制,孩子們都能無縫連接。孩子們不單擁有堅實的學術基礎,同時通過全人教育,孩子們的視野、自我驅動能力、社交能力甚至領導力都開始逐漸形成。」
STEM示範課 供圖 成都墨爾文國際學校
本次跨學科主題公開示範課課堂氣氛熱鬧非凡,在STEM老師的帶動下,學生們沉浸在科學的世界中,不斷感受學習的快樂。幼兒園以及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了「長徵水火箭」「科學秀」「科學大發現」「巡航機製作」等4堂STEM課程。這些STEM課程,以「玩」的形式,將Science-科學原理、Technology-科技應用、Engineering-工程與製作、Mathematics-數學與測量多種科目結合起來,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了「科學好好玩,好好玩科學」。
數學專科示範課是由即將擔任成都墨爾文學校小學數學學科主任的尹志勇老師呈現,他這次帶來的是主題為「玩兒轉正方體」的數學課程。在課程中,他通過搭建長方體、正方體活動,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數學中表面積的意義,利用搭建、減少、分割、拼合等步驟,在探索學習中發展學生們的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尹志勇老師說:「數學其實並不枯燥難懂,反而數學也有情感的。在墨爾文,我們提倡的數學教學融匯了中西方的優秀教學方法,教學活動、課程設計更加適合學生全方位發展。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中,墨爾文的學生將在輕鬆愉悅的數學學習中收穫豐沛,成為數學領域的精英人才。」
墨爾文國際學校(亞太區) 董事長及行政總裁蘇婕女士說:「成都墨爾文學校小幼部課程是在中國國家課程標準下,借鑑英國和香港雙語融合課程的頂尖課程框架和國際教育的精髓,強化和實踐沉浸式學習和體驗式學習, 注重跨學科的綜合素質教育及追求專科學術嚴謹和卓越,同時兼顧系統的專科學習,融合中西教育之精髓,打造跨學科主題學習與專科學習並重的墨爾文獨有的優質教育。」(文 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