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荷蘭正在向我國求購口罩。俄羅斯媒體方面提出了一個建議,認為中國目前並不缺錢,荷蘭若需要大量的醫療物資,光刻機無疑是最好的籌碼,可以用光刻機向中國換取醫療物資,大家認為這個方法可行嗎?
光刻機,全球最為精密的儀器。對於我們來說光刻機或許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但它卻是製造晶片的核心裝置。普通大眾在感慨我們泱泱大國連晶片都造不出來的同時,卻不知道我國光刻機製造水平還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光刻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極細的雷射在晶片底板上開鑿出電路圖,指甲大小的晶片上開鑿出成千上萬條電路,其難度可想而知。其中有科學家做出的比喻非常好,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光刻機的工作難度:「光刻機的工作內容就好比兩架飛機在天上飛,從起飛到降落,始終齊頭並進。這時一架飛機上伸出一把刻刀,在另一架飛機上的米粒上刻字。」
我國唯一商品化的的光刻機是上海微電子的90納米工藝製程光刻機,而這與世界上最先進的光刻機相差了近20年的距離,用它刻出來的晶片相當於2004年奔騰四的CPU水平。而我國最新研發的光刻設備為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這是位於四川成都的中科院光電研究所歷經七年技術攻關研發的我國首臺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該設備的出現被公認為可以製造22納米工藝製程的微電子晶片。
22納米是什麼等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上先進光刻機水準。
荷蘭ASML公司,全球唯一一家能生產高端光刻機EUV極紫外線光刻機的廠家,單臺EUV極紫外線光刻機單價1億美元以上,相當於美國F35戰鬥機的價格。其工藝指標為7納米,而中科院的設備為22納米,顯然在技術上還不能和ASML公司相提並論,這中間的差距是巨大的,沒有多年時間是彌補不了這個差距的。
就好比ASML公司總裁曾表示過:中國永遠無法模仿世界頂級的EUV光刻機。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因為ASML公司佔據了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他們作為系統集成商,將數百家公司的技術集成到一起,且光刻機擁有80000個零件,其中還有極為複雜的光學部件,就單一蔡司的光學鏡頭部件就沒有任何人能仿製,更不用說光刻機的核心智慧財產權已完全掌握在這些公司的手中。所以ASML公司根本不擔心我國的仿製。
而中科院的「光刻機」項目所走的技術路線並沒有和ASML公司重合,而是另闢蹊徑。
一、使用不同光源
中科院「光刻機」採用的光源為汞燈,高壓汞燈可以發出紫外光,且價格相較於紫外雷射來說要便宜得多。ASML公司採用的光源為雷射光源。
二、技術路線不同
中科院所走的技術路線為「表面等離子體波」,具體實施是由紫外線以一定角度打上金屬表面的時候產生的波,可以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從而降低反射光的能量,主要應用在超衍射納米光刻中。這才是中科院超分辨光刻的核心技術。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中科院確實完美繞過了國外的技術壁壘,但該技術還需要很長的成長空間才能和ASML公司相媲美。
關於我國光刻機製造方面,網友大致分為三大觀點。
一是EUV光刻機國產化只是想想可以,但國產化比登天還難。我國的技術經驗和人才儲備遠遠不夠,而且光刻機包含許多交叉學科,我們需要同時突破才行,這樣投入的成本太大,還不如直接採購荷蘭的EUV光刻機。
二是部分網友覺得光刻機製造原理並不困難。而且目前荷蘭因為美國的壓力扣留了EUV設備出口到中國的許可證,中芯國際定購的光刻機至今仍未到貨,已經被國外掐住脖子,導致我國10納米以下的晶片如今必須依靠臺積電才能製造。而我國作為製造強國,一定要攻堅克難,不惜一切代價造出國產EUV光刻機。
三是比較中性的觀點。因為光刻機涉及各交叉學科和應用工程,研發周期太長,加上我們自身的發展與國外相差太遠,短時間根本無法追上國外水平。所以我們只需在該領域保持一定的投入就可以了。同時我們需要另闢蹊徑,就如同中科院一樣,繞過國外技術壁壘,進行差異化研發,這樣才能穩健發展。
我個人更傾向於第三種觀點,我們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尤其是這種需要多學科配合的系統,更要制定科學的發展方向,這樣才不至於讓我們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你們認為呢?
如今,荷蘭在面臨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下向中國求助,俄羅斯媒體的隔空喊話戳中了我們的心懷,如果能順利採購荷蘭的EUV光刻機無疑可以解決我國的燃眉之急,也為我國發展自己的光刻機提供了緩衝期,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大家認為我們需要向荷蘭方面提出這樣的要求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