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國的仙調:細說「紅旗小姐姐」在方艙醫院表演的儋州調聲

2020-12-09 笑語千年

「聽啊見儂啊說聲呀~~~囑哥九點半~~~細啊細水紛紛,道啊道路爛爛~~~~怎得閒心邏啊,滴儂的花欄欄~~~~」這首優美的儋州調聲《囑姑九點半》,被來自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支援湖北抗擊疫情的護士小姐姐們,帶進了湖北武展「方艙醫院」,在全國引爆了「儋州調聲」的熱潮。

方艙醫院的儋州調聲

「方艙醫院」收治的新冠病人長期躺在病床上,床位比較密集,空間比較小,沒有什麼娛樂。時間長了,病人會有焦慮情緒,不利於病情恢復。為了鼓勵新冠肺炎患者戰勝病魔,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感染科護理教學組組長薛梅麗,帶著來自海南的護士小姐姐們排成兩排,用這種獨特的文體活動融化患者心中的焦慮和抑鬱,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

薛梅麗和護士們手執小紅旗,教患者學習儋州調聲,先後有400多名患者「順利畢業」,薛梅麗為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紅旗小姐姐」。她也被國家評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光榮稱號。儋州調聲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也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好奇。

儋州調聲是僅流傳於海南省儋州一地並具有獨特地域風格的傳統民間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感情熱烈,可歌可舞,被譽為"南國藝苑奇葩"。儋州調聲主要特色是男女集體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是中國民間文化優秀遺產。

儋州古稱「儋耳」,自公元前 110 年漢武帝設置「朱崖,儋耳」二郡之後,儋州逐漸成為海南歷史上大陸漢族最早聚居地之一,到了宋代成為海南漢族文化主要中心地。大批漢族移民到儋州,不僅帶入先進中原農耕文化,並與當地土著居民黎族一起生活,推動了黎漢民族溝通與文化融合,儋州調聲就是當地漢族文化與黎族文化融匯形成的產物。

一、「儋州調聲」的由來

儋州的調聲來源於海南儋州當地的山歌。千百年前,儋州地區的勞動者們,為了調節乏味的勞作生活,一邊勞動一邊唱山歌,發現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勞動效率,而且能夠增加勞動的趣味性,有效減緩疲勞,於是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口口相傳,不斷將山歌加以改造,使其變得更節奏鮮明,更加朗朗上口。這就形成了調聲和山歌。

西漢時期,隨著外來文化和藝術形式的影響與當地風土人情的潛移默化的改造,使得調聲更加韻律鮮明,具有儋州當地風土人情的調聲最終形成,即———儋州調聲。儋州調聲採用了抒情唱法表達自己的情感,能夠給人以輕鬆愉快的感覺。歌曲不僅優美動聽,音調流暢,而且能給人以靜謐的感覺。

演唱儋州調聲沒有固定的場合和時間,在農閒時節、逢年過節,在山坡野地、鄉鎮集市都可進行,主要是青年男女互相以歌抒情,農曆八月十五唱調聲尤為盛行。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被貶儋州時,對儋州調聲進行了整理和改良,使其文學內涵更為豐富,對儋州調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每年中秋,儋州當地的青年男女都在集會上用調聲的方式相互溝通,互表愛慕之情,這也是儋州千百年來少男少女 們追求愛情的一種常見方式。

儋州調聲作為流傳於海南儋州本地古老而獨特的原生態民間藝術,在不同歷史時期均發揮著特有價值

作用。它是海南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目之一,是儋州乃至海南的文化珍寶。在儋州,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能聽到優美的儋州調聲,它已經成為當地廣大群眾最喜愛的一種文化娛樂活動。

二、「儋州調聲」的曲調和節奏

從音樂結構的角度來看,儋州調聲主要由近音列和窄音列為基礎的三音列構成,一般採用大二度和小三度的上、下進行或環繞的形式進行,偶爾使用寬音列或者超寬音列的模式。這種曲調特點賦予了儋州調聲流暢、自然、歡快的風格。

儋州調聲在具體演唱過程中,樂節以近音列、窄音列或近音樂和窄音列相結合的上行和下行進行為主,也可以以近音列、窄音列或近音列和窄音列相結合的環繞式進行。它的主要基本結構以二句體為主,由上下兩個樂句構成,下句之間形成重複或變化重複的關係。比如在《得哥交儂花和月》中,前四小節為過門,第二樂句開始的部分就是由第一樂句後半樂句窄音列發展而來,採用的節奏型與第一樂句保持一致,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複。

儋州調聲還有一種「擴充式二句體」的結構。它是是在原有約定俗成句幅的基礎上,通過重複、變奏、加襯、加垛等方式,對其中某一樂句或兩個樂句進行擴充的兩句體樂段。它是對前面上下兩個樂句的擴展補充,並採用襯詞的演唱方式,這種反覆重沓的曲調形式,也是我國許多地方民歌最為流行的形式。這種形式在湖南湘西民歌、雲南大理白族民歌中也能見到。

儋州調聲中,也有少量由四個樂句組成的樂段。《調及春景未殘就》這首作品共二十四小節,其中第一、第二樂句為六小節,第三樂句七小節,第四樂句五小節。第一樂句與第二樂句採用合頭換尾的方式,前半句相同,後半句不同,這樣使得兩個樂句之間具有一定的發展和對比,推動之後第三句「轉「的展開。它在四句體樂段的大部分樂句中貫穿著一個主要三音列、節奏型,進行變化,發展,推動音樂的展開,形成首尾統一的效果,大大加強了儋州調聲的藝術感染力。

儋州調聲為青年男女在集會上對歌所唱的曲調,因此節奏歡快,節拍多採用 2/4 拍,以及 2/4 和 3/4 的復拍子。節奏多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連續進行為主,以此烘託熱烈歡快的對歌場面。

三、儋州調聲的分類

1、愛情類

儋州調聲用儋州地區的方言演唱的民歌,體現的是儋州當地的文化,表達的是儋州本地的風土人情。在古代,儋州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愛情往往是通過歌聲傳遞的。儋州調聲是古老的民歌,也是古老的情歌。儋州調聲是青年男女表達纏綿愛意,用歌聲溝通心靈的工具,比如「打個眼神抿個笑,儂的心中流出愛情河」,就是一位男青年對美麗的女孩表達內心情感以及求愛的渴望。

2、勞動類

儋州調聲來源於古代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所以歌曲內容中有大量的勞作內容。諸如 「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儂在田裡把呵哩把秧栽哩栽」,都是古代儋州地區勞動人民耕地勞作的生活寫照。

3、生活類

民歌是記載人民生產生活的工具,通過儋州調聲,我們可以很好的了解古代海南地區的發展,以及海南人民的生活形態。蘇東坡在儋州生活多年,對當地人民的幫助很大,為了紀念蘇東坡,儋州人民用「東坡載酒名呀名揚播」這一類調聲,再現了當年蘇東坡在儋州傳播文化的過程,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感恩和懷念。

儋州調聲「母親帶我和我姐外出逃荒」,說的是舊社會儋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社會現實;「沒有共產黨就沒有這座橋」則表達的是對黨的愛戴,反映了儋州人民今天在黨的領導下,過上了美好生活的欣喜之情。

4、其他類

儋州調聲中也有不少描繪儋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歌曲,比如「白馬湧泉流萬代,松林萬翠架天河」說的就是儋州美麗的景色;還有些調聲屬於兒歌類,起到在載歌載舞中教育兒童的作用。

四、儋州調聲的藝術特點

儋州調聲是在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歌種,以儋州方言演唱,生動而具有強烈生活氣息。

儋州調聲的表演方式以男女集體對唱為主,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突破了山歌固有表現形式。它「一詞復唱」,旋律歡快活潑。表演時,通常以村為單位組成調聲隊,每逢喜慶節假日,男女青年身著豔麗服裝,成群結隊,來到事先約好地點,由一個村的男青年與另一個村的女青年各排成一列對歌。對歌前,兩腳開站「大八字步」,男女雙方歌手各自攜手互勾著小手指,各隊排成行,或男女大家一起圍成一圈,邊唱邊甩手並擺身體。

男女齊唱時,唱的詞曲相同,只需要一個人領唱,是比較普通、難度較小的一種調聲方式,只需聲音和手腳動作整齊一致就行,這種調聲方式主要是全體男女一起圍成一圈唱為主,武漢方艙醫院護士小姐姐們就是用這種方式表演的;另一種對歌方式則由男女面對面各排成一排,男先唱女後唱,男女雙方各有有一個領唱手,在調聲對歌過程中,領唱歌手不僅是負責領唱,還要負責即興發揮,根據場合和氣氛去現場編出七字二句或四句、有韻腳的歌詞。這種表演方式,男唱女答,女唱男答,雙方一起手舞足蹈,場面生動活潑,氣氛熱烈優美。

在演唱 「調聲」的過程中,也有鬥歌的。如果兩隊水平接近,必然會鬥得難解難分。鬥歌過程中,採用的格式是 2/4 拍。比如: 「見姑邦體邦體似丹桂。……哥喲哥去追,……引哥心動哥去追……鬥歌的歌詞簡單,容易記住,都是即興創作的,一個群體中一個人開始唱,其他的人就都跟著唱。在鬥歌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較高的智慧和合作精神,要求全體隊員都要非常努力,施展自己創作歌曲和唱歌的本領,場面非常熱烈。

在對歌時,每人手鉤著手,根據歌曲的節奏進行甩手,這個動作讓調聲的表達更為豐富,更有吸引力,同時也可以起到打拍子的作用。每一個節拍,隊員們都要非常用力地甩動手臂,吐音也會很有力,令觀眾能夠感受歌唱者的青春活力,抒發對歌者內心無限的激情。

五、儋州調聲現狀

隨著中國城市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不斷加速,儋州調聲同中國其他地區音樂民俗文化一樣,都面臨著嚴峻考驗。

2006 年,儋州調聲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特定民間社區群體時代相傳反應該群體歷史淵源、生產方式、生活習俗、觀念形態、宗教信仰以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徵文化表現形式總稱,儋州調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得到了政府部門大力扶持,促進了儋州調聲文化傳承與發展。

在儋州,政府將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定為「儋州調聲藝術節」。每逢中秋,來自儋州各個鄉鎮調聲隊伍都會聚集到一起,參加調聲對歌活動。調聲文化藝術節吸引了大批省內外甚至海外遊客前來欣賞,遊客們在體會儋州調聲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也越來越多的了解儋州調聲,並喜歡上儋州調聲。

千百年來,儋州調聲那獨特優美的旋律,明朗歡快的節奏,以及不斷創新的曲調,早已成為南國的一朵奇葩。而這一次,「紅旗小姐姐」薛梅麗在全國合力抗疫的背景下,以武漢方艙醫院為背景,讓全國人民再一次領略到「儋州調聲」獨特的魅力,被網友親切的稱為「以一己之力,將儋州調聲推廣到全國」,這必定是促進「儋州調聲」這種古老藝術全面發展和普及的一個好契機,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深入挖掘儋州調聲的音樂特徵與文化內涵,使其煥發青春,讓這種優秀的民間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相關焦點

  • 海南儋州唱調聲過大年 傳統民俗助力適婚青年節後「脫單」
    據了解,儋州調聲是當地極富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以方言男女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自漢代流傳至今。同時,儋州自古就有「詩鄉歌海」之稱,調聲對唱如同對詩一般,不僅有來往,還要講究韻律。與一般少數民族對歌不同,儋州調聲是在漢族聚居地區廣泛流傳。2006年,儋州調聲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儋州!今天,為你解密《九點半的心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0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項啊久一人且呀一處處,咱姑照合鳳,先處兒囑姑無去,等到好哥囑啊慢來......」12月10日,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聯合儋州市委宣傳部傾情推出短片《九點半的心動》,將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與儋州調聲文化向觀眾們娓娓道來
  • 來自方艙醫院治癒患者的告白:武漢的熱乾麵很高興認識保定的驢肉火燒
    ,感染了新冠肺炎的婷婷成為第一批住進江岸方艙醫院的患者。親愛的培:望眼欲穿的我終於等到了出院通知,很高興來到方艙醫院認識了來自保定的你,一來就被你撩到了,本來剛來的時候很焦慮,後來看到你們醫護人員這麼大老遠支援我們,還幫我們打氣,加油,鼓勵我們,焦慮的心情緩和了不少,保定的護士小姐姐都這麼人美心善嗎?好吧,武漢的熱乾麵也很高興認識保定的驢肉火燒!哈哈!
  • 《2020武漢日記》亮相書展,方艙醫院治癒者黎婧暖心分享感人故事
    活動特別邀請了52集南京抗疫紀錄片《守望2020主播日記》作者趙迪遠程連線《2020武漢日記——方艙「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作者黎婧,與讀者共同分享了疫情期間全民抗疫的感人故事,《2020武漢日記》也同時亮相江蘇書展。
  • 「火爆全網的緣分」後續:想考湖南中醫藥大學的方艙女孩來信了
    記者今日從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獲悉,為感謝湖南中醫醫務人員的照顧,徐丹特意寫了一封信。 信件如下: 2020年2月15日,大雪。懷著焦慮不安的心情,我被社區轉送到了距家20公裡的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儋州第二屆「最美教師」候選人名單出爐
    南國都市報9月19日訊(記者 易帆)19日,記者從「東坡故園·最美儋州」系列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了解到
  • ...沐春光古郡風景異 文體旅名片煥生機 ——儋州推進文化體育旅遊...
    如今,說到儋州,人們想到的除了儋州調聲、儋州山歌之外,更多人會隨口說到:儋州調聲文化節、東坡文化節、海南雪茄文化節、儋州國際馬拉松賽、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三節兩賽」的舉辦,讓世人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項項文化、體育賽事,而是「文化+旅遊」「體育+文化」「體育+旅遊」的融合。文化體育旅遊的深度融合,不僅開啟了儋州文化體育旅遊的新篇章,也成為了儋州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的新路徑。
  • 微信小遊戲《小姐姐回家》經典掃雷玩法的延續
    《小姐姐回家》是一款掃雷玩法的微信小遊戲,玩家需要按照windows經典遊戲掃雷玩法的原理,一步步的讓小姐姐平安到達目的地,安全送小姐姐回家。不過《小姐姐回家》相比掃雷,有著更豐富的內容和道具,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下這款遊戲的玩法。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開始遊戲↓
  • 感受盛夏海南 「尋味儋州」美食體驗之旅正式啟動
    人民網儋州6月16日(枉源) 6月13日至14日,以「拾遺時光,尋味儋州」為主題的親子文化體驗之旅正式開啟,來自全島的15個家庭從海口出發,前往儋州,領略這座千年古郡的文化魅力。
  • 走進儋州:看農業主題公園 品客家文化風情
    海南鄉村旅遊體驗活動第五站,記者帶您走進儋州洛南村委會力乍、屋基村到屋基看農業主題公園在力乍品客家文化風情力乍村鄉愁博物館內展品南國都市報6月30日訊(記者梁振文文/圖)彎曲整潔的街道,6月的儋州洛南村委會綠意瑩瑩。
  • [「奮進十三五」·儋州這五年——文化旅遊篇]融合發展聚新力 ...
    2010年,中國海南儋州西洋棋特級大師超霸戰首次舉辦,參賽棋手全部來自中國。2018年第九屆開始,參賽棋手為8人,其中外國棋手有5人,且棋手等級分都在2700分以上,屬於高水平國際賽事。2018年10月,第十三屆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舉行,起終點均設在儋州,這是儋州首次成為環島賽「東道主」,配套還舉辦了美食展、趣味自行車體驗等活動,將專業與業餘、競技與狂歡融為一體,有效推動了儋州旅遊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以及體育事業的發展。
  • 抖音小姐姐表演變裝,蘿莉瞬變御姐,網友:請收下我的膝蓋!
    不過想要成為網友那得需要獨特的顏值,不然就得有超高的才藝,這個很多的小哥哥小姐姐傷透了腦筋。不過最近在抖音上興起了一股化妝的熱潮。很多的小姐姐在抖音上表演化妝火或者卸妝,引來了很多網友的圍觀和吐槽,小姐姐也因此的火了一把。有一個小姐姐看到這種方法也有火的可能,於是她決定也模仿一下。
  • 20家「方艙醫院」馳援武漢!「方艙醫院」是什麼?一文了解
    另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家「方艙醫院」正馳援武漢,收治觀察病例和輕症疑似病例的診療檢測工作。(詳情閱讀:國家衛健委:調集20家方艙醫院、3個移動P3實驗室支援武漢)  央視新聞帶你一文看懂  「方艙醫院」是什麼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  這些模塊可以是真正的房屋,也可以是帳篷等可以臨時搭建的處所,在各種應急救治中廣泛使用。
  • 買紅旗再等等!4米8帶水晶擋杆,2.0T+8AT,車內還自帶「小姐姐」
    要說起旗艦SUV,人們往往會想到霸氣的外形,奢華的內飾以及豐富的配置,還有澎湃的動力,可以說這種車型就是其先進技術的集合體,所以它的售價一般都是比較的昂貴,對於很多大眾來講可以說是遙不可及,但是一些國產品牌旗下的旗艦SUV都比較親民,而我們如今要說的就是來自於一汽奔騰旗下的這一塊T99
  • 大慶小護士劉洋:方艙醫院當「翻譯」
    劉洋與方艙醫院患者一起健身娛樂方艙大慶小護士 對武漢很「精通」劉洋是個十分開朗的姑娘。3月14日上午,記者連線過程中,她告訴記者的第一件事,就是父母不但諒解了她的「不辭而別」,還十分支持她在戰「疫」前線的工作,叮囑她要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2020年2月3日,洪山體育館成為首批被改建為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它是武漢市計劃或已經建設的32家方艙醫院之一。這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累計已有約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僅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就有來自河北、遼寧、湖南、青海、廣西等地的援漢醫療隊進駐。